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珲珲 《中国市场》2009,(22):28-29
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大转移的推动下,银行业务流程外包(BPO)呈现跳跃式发展。近年来,其在中国银行界也蓬勃兴起,但中国市场总体处于初级阶段,银行BPO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BPO本质和发展历程入手,在分析国内银行业BPO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银行业BPO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银行业BPO实践战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务中已广泛应用。但是,电子计算机还仅是使银行内部的服务实现了“电脑化”。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银行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更好地为进出口业务服务,已成为近几年各国致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项研究在80年代中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1986年开始进入  相似文献   

3.
《进出口经理人》2013,(9):20-21
银行付款契约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一个振奋人心的全新时代,然而何时采用银行付款契约,建议企业认真考虑银行付款契约(BPO)清晰地指明了国际贸易融资正在向更多自动化操作所带来的更大效益迈进。国际商会(ICC)和全球金融信息巨头斯威夫特协会一致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的管理和审核是出口业务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作者以近30年的“老外贸”出口实务经验,总结了信用证管理与审核应注意的具体问题,以对各出口企业更好地运用信用证有所脾益  相似文献   

5.
银行付款责任(Bank Payment Obligation,BPO)是由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组织研发推出的一种新型结算融资方式。短短几年间,BPO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全球有近百家银行集团已经在使用BPO,其中包括全球前20家最大的贸易银行中的15家。我国亦有多家银行正式采用BPO,如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由于兼备电汇、信用证、托收的优势,BPO高效、便捷、风险低、费用少,有望给国际贸易结算融资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6.
可转让信用证与对背信用证是为了便利中间商人从事国际贸易而使用的结算方式,这两种信用证在适用方式、具体内容和使用程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实质性的内容上仍有很大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何在?如何从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各当事人应如何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正> “500”对“400”的修订是一次大的修订,其条目从原来的55条压缩为49条,没有改动的只有4个仅为一句话的小条目,属于新增内容的条目有4条,一些条目的内容作了实质性的变更,更多的条目论述得更具体和更适合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大家对照学习,国际商会在1993年7月颁发了第511号出版物《统一惯例500号与400号比较》,对“500”与“400”两者进行对比并作了逐条逐句的详细解释。 “500”对“400”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正>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简称UCP 500)已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它将是国际银行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处理跟单信用证业务的主要依据。根据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也称信用状。从它的英文名称可以看出,信用证系以信函的形式出现,是银行应进出口商的要求而出具的保证函。一般地说,只要出口商完成了信用证规定的条款,便能保证得到货款,而进口商也能得到合同规定的货物。信用证既可以使卖方安全及时收款,又可以使买方安全及时收货。它把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便利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了信用证的不断完善。目前,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下面,我们通过信用证的流转过程、主要种类、以及要求的主要单据来分析其内容、作用机制及有关各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结算工具之一,信用证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和使用,但受国际贸易惯例、国内立法、司法效率、诚信体系等因素尚不完善的影响,使用信用证进行结算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通过分析信用证属性和特点,特别是信用证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控制点,从立法、司法、银行和企业四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买卖双方通常在合同中约定以跟单信用证付款。根据信用证的规定 ,卖方必须提供与信用证相符的单据。如果卖方提示的单据和信用证相符 ,银行必须付款 ,银行的付款义务是绝对的。银行接受单据后 ,买方对于和开证指示相符的单据也必须接受并向银行进行偿付。银行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并不影响买方在合同中的权利 ,如买方未收到货物或货物存在品质瑕疵 ,买方可以向卖方提起违反合同诉讼 ,即买方可行使其拒收货物或索赔的权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 ,如经过检验发现其与合同的要求不符 ,买方并不丧失拒收货物或索赔的权利。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丰颖 《国际市场》2002,(8):44-45
案例一:银行漏押通知信用证案 1998年11月25日和12月9日,中国银行某分行收到以电传方式发来的以美国花旗银行VIRGINISLAND(U.S)为开证行的信用证,金额分别为USD264,400和USD430,775、申请人均为INTRADA(USA)INC.2 WORLDTRADE CENTRE SUITE 4718-19NEW YORK N.Y.10048 U.S.A.,货物为不锈钢板.信用证上显示密押为开证行与其纽约分行的密押,并在信用证末尾有如下语句:WEHAVE TODAY REQUESTED CITIBANK NEW YORK TO AUTHENTICATED OUR ABOVE TESTWORD ACCORDINGLY.次日中国银行收到表面显示为花旗银行纽约分行的未加押电传证实上述两信用证密押正确.由于我方核押环节上的失误,仅凭未加押的证实密押相符电传,就在信用证正本上加盖押符章,通知了受益人.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