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清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11-15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公司控制权的竞争。本文就从现在仍存在的治理理念上的误区加以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公司控制权市场化方面实现股权多元化结构,从而最终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吉甫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1):24-31
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第一大股东手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Herfindal指数与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Tobin’Q值呈现出显著的正U型曲线关系,其分别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3.38%、Herfindal指数为0.343时,Tobin’Q值达到最低。多数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38%,股权集中度小于0.343。这说明,目前就整体而言,第一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另外,国有性质的第一大股东比非国有性质的第一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更差,亦即更无效。 相似文献
4.
5.
骆祚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3):77-82
2000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72家公司,在1999—2003年公司业绩均呈下降的趋势,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公司监管缺失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目前,加强公司监管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约束而放弃或忽视对公司的监管,只有在有效的公司监管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主题之一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4年民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探讨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大,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越差;公司治理将弱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控制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国情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与管理层持股的关系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公司有效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且二者在形式上均与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变量Tobin’Q值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所不同的是,由于受控制权性质的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55.78%)远大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14.57%)。说明为了调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的积极性,国家须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包括公司控制权的丧失。倒U型的曲线关系的存在,也表明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制度,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另外,利益趋同效应与掘壕自守效应的存在,使与股权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约束机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论股权结构、控制权激励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对2000年中期ROE(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与ROE为负值的两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效较好的公司国有股比例相对偏低而绩效较差的公司则国有股比例相对偏高的结论。并指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有企业控制权激励机制失灵导致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在这种情形下,仅仅靠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货币收益,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标。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现代化公司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债权融资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首先,从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和分配入手,探讨债权融资作用于公司治理的传导机制和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然后集中讨论债权的分布结构(集中度)与债权人的所有制结构对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最后是本文主要结论的总结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朝着公司制改造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 ,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 ,究其原因 ,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分权及权力的制衡关系。对照发现 ,国有企业改制后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 ,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衡。只有重新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权力的制衡关系 ,国有企业的改制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3):276-279
所有权的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会对企业的组织运转和经营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所有权的配置影响了公司的效率时,产权就有必要发生转移,让那些真正的企业家走上前台。管理层收购正是为这种产权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基于应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丰富的蕴涵与复杂的运行机理引起了中外学界的普遍关注,理论体系得到不断扩展甚至发生重大变迁。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便处在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之下,同时业已实施的旨在平等股权、促进流通的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收购方与反收购方博弈的竞争态势,初步建立的一套制度系统,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现实运行提供了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性质、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治理机制进行的。鉴于公司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因而这些研究总体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也很少涉及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问题。以经营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的新动向。本文在少数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受到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的显著影响,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控制权的分配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中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公司治理概念体系中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概念的界定不清晰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概念内涵,并进一步探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以达到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深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在非正式信用和正式信用双重缺失的背景下,企业主的“集权情结”和经理人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让渡面临着“控制权损失”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导致了控制权让渡的失灵和家族治理结构的锁定行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让渡是治理结构转变的关键,重新配置控制权以及改进治理结构是家族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跨越的门槛,而所有权和控制权在两个维度上的不同分割,将使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沿着不同的路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7.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两种模式的背后有着相同的治理逻辑,具体的治理模式仅仅是公司治理行之有效的表面因素,其深层因素在于是否存在一个竞争的产品市场和以市场绩效为任免机制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曾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65-66
本文描述MBO的特征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得出目前实施的MBO大多并未实现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或转移至新成立的公司,无法实现管理层作为自然人在MBO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指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股权结构合理化;强化董事会的职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建立完善的国有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结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效率较低,上市有助于提高其治理效率,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理效率。从现有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也不例外。为此,应当采取减持国有股、确保出资人到位、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完善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加强有效监管等措施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