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广州亚运会体操比赛、2010年体操世锦赛以及2011年体操世界杯多哈站和科尔布特站比赛成绩比较分析,对中国体操男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前景进行了预测研判。认为,中国体操男队在八个项目中的团体、吊环和单杠三项最具夺冠可能,自由体操和双杠二项有夺冠可能,全能和跳马二项则与冠军无缘。  相似文献   

2.
资本外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并且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因此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1982~2000年的资本外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初步构造了解释模型,然后通过SS统计软件的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到最佳的检验模型,并且在结论部分还提供了一些解决我国资本外逃问题方案。  相似文献   

3.
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可以发现偿债保证力、市场竞争力、公司风险、成长性及资产流动性是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各因子对短期负债率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对长期负债率的影响力;偿债保证力、市场竞争力、公司风险、资产流动性对短期负债率的影响显著,对长期负债率影响显著的因子包括偿债保证力、公司风险、成长性及资产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国西南与东盟的人均GDP差值、中国西南与东盟的平均市场规模、中国西南与东盟的平均市场规模差异、中国西南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中国西南和东盟的国家接受的直接投资等五个变量,根据最终得到的模型结论,进一步分析了应通过扩大两地区市场规模、加快中国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为促进中国西南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费峰 《现代经济》2013,(8):108-109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其中,人口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文从人口因素出发,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数理分析解释了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了作为早期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影响,研究了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的大涨大跌和不稳定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来调控股市的运行.本文首先总结了关于政策性因素影响股市运转的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国家推出政策性因素和投资者在股市上操作的运作过程,最后针对中国股市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消费市场态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恩格尔系数与中国的消费变化199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4.2%和58.8%。到2000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为40%左右,比1990年下降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则下降9个百分点,为50%左右。2001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又分别降到37.9%和47.7%。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的状态,也就是说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满足,日常消费开始进入追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活得更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观点,一个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8.
何梅 《西部金融》2012,(11):43-46
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既有内部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并且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等外部冲击是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内部调整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本文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总体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回流呈现的新特点,并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科教发展、对外开放、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研究了影响中国留学生回流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人才回流时代,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吸引留学生回流,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13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的国民收入水平、距离以及是否参与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对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很大;边界关系、与发达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安排以及APEC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快速的城市化对健康产生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城市化使城市人群能够分享现代医疗技术的最新成果,从而使城市人群的预期寿命更长,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更低;但同时城市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又使城市人群在许多疾病的发病率上高于农村。城市化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尝试对此问题做一评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31个工业行业1998—2004年面板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按年平均能源强度将31个工业行业分为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并对全工业行业、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涨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进入程度的增大提高了工业行业尤其是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变化对全工业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有显著负的影响,对高能源强度行业没有显著影响;R&D投资强度的增加提高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从多方面促进广西财政收入增长,并使广西财政收入项目结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广西财政应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支持广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对190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进行周期分解以及趋势分析。并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各指标因素,进行了EMD趋势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自190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总体呈现指数式增长态势。(2)我国碳排放存在70年和106年的准周期波动,未来一段时间内碳排放总量将继续以指数方式高速上升,并于2025年前后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碳排放趋势将有所放缓。(3)人均GDP、能源消费总量,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生产总值等7项指标与我国碳排放均显示出显著的关联度,关联系数均在0.8以上,按照指标关联系数大小排列为,能源消费量〉农业〉人均GDP〉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4)从各影响因素的EMD分解趋势来看,各影响因素均表现出增长态势,由此分析出我国碳排放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攀升的态势将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FDI影响因素与中国引资环境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决定因素,指出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服务业发展水平、外资利用状况和房地产业吸引力是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引资环境进行分析后指出,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比例较低与我国人力资本状况、服务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制造业利用外资现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过高、涨幅过快的总体特征,并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的相关因素(资源类型、景区面积、客流量及地区经济等)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制定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个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分别做出阐述。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拉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制度因素、消费因素、投资因素、贸易因素、知识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等加以分析,最后得出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分析——ARU结构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影响我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我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的ARU分析范式,结果表明:(1)我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呈现出比较大的差距,东部省份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2)我国省际旅游业的竞争力结构以吸引能力和接待能力为主,利用能力相对较低;(3)影响我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的因素相当复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础设施等支持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提升省际旅游业的竞争力,区位条件、政府的参与作用对省际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