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利用各类指标,对1992年-2005年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银行业的数据加以对比。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强于股市的影响作用,而股市规模较小,也制约了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股市的活跃也有利于银行储蓄资金流向股市。  相似文献   

2.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中国股市里面也得到了印证,由于在体制和运营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国股市的成长,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分析股市里面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是股市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了11年的不平凡历程。在迂回发展之中,股票市场历经了曲折。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正处在中国经济的特殊转轨时期,频繁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我国股市发展还不成熟,宏观经济与股市关联度没有成熟市场那么高,但在分析中国股市的市场运行及制度风险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对它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传导机制影响股票市场及其发展的。它的影响途径可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作为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公司利润水平提高;二是间接影响,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投资者提高对股市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有些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并非直接针对股市,但股市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潜在的、长期的,有时政策效应在股票市场的显现也会有一定的时滞。但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管理层对股市发展也非常关注。因此,宏观经济与股市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4.
看了贵刊12月号的封面文章《亿万富豪沉浮》后,我对股市财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15年,期间有很多人通过股市使得自己身价暴增,也有很多人彻底地沉沦在股市。  相似文献   

5.
熊了一年,为全球股市领跌的中国股市,在年底岁末奋起,展开了绝地反击战,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为全球股市领涨。渣打银行认为,企业利润和GDP增长的提速,2013年将把中国股市推高13%。汇丰银行也调高了对中国股市的预期,预测2013年中国股市将给出19%到26%的回报。应该说,中国股市的好日子终于盼来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当前交易量和交易信心减少,虽然中国股市没有像美国在金融危机下损失惨重,但是中国股市在自六千点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股市的希望完全放在了交易制度上的改变,将原有的T+1单项交易制度改为T+0双向交易制度,以此来刺激当前的股市交易量,增加股票和资金的流通量。虽然新的制度可以为我国股市创造新的机遇,但是股市的交易风险同样也被放大了。本文通过逐一分析新的交易制度下的市场风险,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控制股市泡沫的监管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股市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使股市健康、稳定地发展,防范股市泡沫风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以追逐价差利益为主要的动力源,它的运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成分。规范股市运行已经提了多年,监管层为此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政府部门制定证券市场发展及监管政策的观念仍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8.
向文波 《经营者》2007,(10):69-69
<正>今天的中国股市可以说是人财两旺,与此同时人们对后市的担忧也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悲观的股市崩盘论。当大盘在3000点左右振荡时,我写过《中国股市理应牛气冲  相似文献   

9.
边看边说     
财富与“神话”看了贵刊12月号的封面文章《亿万富豪沉浮》后,我对股市财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15年,期间有很多人通过股市使得自己身价暴增,也有很多人彻底地沉沦在股市。贵刊把严介和、王文京等重量级的企业家在中国股市淘金的故事集中展现给读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子,但不足的是,还缺少个别曾经辉煌的重要人物。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壮大,投资股市的股民也越来越多。这样就给了很多企业家太多一夜暴富的机会,如文章中提到用友软件的王文京,王文京的身价在上市当天就暴增到50亿,耀眼的数字让人感觉是在做梦。虽然是“纸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尾部相依系数作为度量极值关联性的工具,首先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陆股市与七个主要贸易伙伴股市的极值关联性强弱,即股市同时极端下跌的风险性大小;其次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大陆股市与世界股市整体的极值关联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相比欧美股市,中国大陆股市与亚洲股市联系更紧密,同时发生极端下跌的可能性更大。整体而言,中国大陆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配置资产已无法完全分散极值风险。因此,若投资者在中国大陆股市进行投资的同时也寻求其他国家或地区股市,为了降低极值风险发生的概率,应选择欧美国家的股市。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在股改下启动了,2007年更是频频创出了历史新高,股民的热情不断推动着我国股市的走高,投机之风也较之高涨,若发展成为过度投机,必将影响到股市的理性投资。本文分析了2007年我国股市的表现和投资过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谨防过度投机的建议,以期股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股票和股市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路走来,已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股票,可以让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一日之内沦为落破乞丐。因此,股市上的色彩变幻,牵动着众多股民的神经。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行情也为各界广泛关注。尽管在空前的大“牛市”来临的时候,许多人不约而同积极地纵身股市,但股票和股市对普通股票来说,还多多少少遮掩着神秘的面纱。本期“经济史话”栏目开始刊登的系列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股票和股市历史,介绍历史上难忘的股票事件,重申股市箴言——没有永恒的“熊市”,也没有永恒的“牛市”,“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似文献   

13.
股灾     
《财务与会计》2011,(7):17-17
股灾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的影响,突然爆发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经济界》2003,(3)
我国股市自1990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规模和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股市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吸收国外股票市场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本期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让股市恢复本色——论调整期的中国股市》一文,指出我国股市目前已进入调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让股市恢复本色。  相似文献   

15.
股市作为市场经济的晴雨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有相当多的因素会对其的运转产生影响,不仅股市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及作为组成因子的企业会对其产生影响,国家的政策环境和国外资本市场也会影响股市的运行,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简单阐述了影响股市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远见》2008,(5)
许多股民在回首过去的炒股战绩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慨:指数涨上了天,我的股票却趴在地下只挪动了一下脚,指数暴跌时,我的股票跌幅却得比指数大得多。据世界各国股市的投资统计数据表明,股市中的投资者,只要不彻底退出股市,都难以逃脱一赚二平七亏损的命运。也就是说在股市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如何成为那少数人的一部分呢?让我们先看看股市的成功者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放弃了在苏州、武汉的房产中介生意,回到杭州专业炒股,还开了个QQ群供股友交流,名字就叫“房产变股票”。笔者也算是推波助澜,屡屡著文号召“股市炒楼”,也就是到股市里买房地产公司的股票。这两年股市大牛,其中房地产股和金融股一样成为牛中之牛,让不少人赚到了炒房子都没赚到的钱。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6,(1):127-127
到2005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整整走过了15年。15年间,股市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有关财富的话题。恰恰有一批这样的人,通过股市让自己的身价一夜暴增。比如用友软件的王文京,2001年5月18日,用友上市首日,就让他的身价达到了50亿,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让“亿万富豪”的称号名至实归,也让人开了“暴富神话”的眼界。最近几年,尽管“长熊漫漫”,但中国股市“造富机”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粗略估算,中国股市已制造了上百位的亿万富豪。中国富豪榜的制造者胡润验证了这一判断,每年的富豪榜中,都有很多在股市运做非常成功的“大鳄”。不能忽视的是,股市有…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上海股市波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年轻然而发展最快的股市,股市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自我完善和发展壮大,其监管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建立初期的多头乱管到今天的逐渐分工明确,由消息发布的不规范到今天的逐步规范,由交易制度、证券立法的欠科学、不健全到今天的更加科学和逐步健全……其间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政策、消息、扩容都是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除此之外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机构大户操纵、各种非正常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选择合适的价格术语 价格术语是报价单的核心部分之一,价格术语决定了买卖双方责权、利润的划分,所以,出口商在拟就一份报价前,除要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外,也要充分了解各种价格术语的真正内涵并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