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丽丽 《魅力中国》2013,(34):241-241
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非常广泛,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中,随处可见不同的历史图片。不同形式的图片史料,其运用策略有所不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对待不同的图片,要进行不同的运用策略,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图片史料的强大功能,真正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本文主要探讨图片辅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宋伯莉 《魅力中国》2014,(1):144-144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要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抓好初中历史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杨红丽 《魅力中国》2011,(21):278-278
在初中历史薪课程的实旋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完整准确地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跨越时间、事件的学科,在这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深挖其中的深度内容,在教学中凸显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不仅受到历史事件自身的影响,还受到历史跨度、学生学情与教师素养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内容的缺失很容易使初中历史教学陷入困境。那么,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凸显历史的学术性,实现教学与史学的统一;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解史与辨史的的统一呢?这就需要从突破初中历史"深度"的限制入手,实现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5.
张林 《魅力中国》2011,(18):169-169
初中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概括、思维、理解、语言表达等有关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达到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初中历史学科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把德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张立 《魅力中国》2014,(12):118-118
乡土史就是立足本土历史资源,从熟悉的历史故事出发学习历史。历史的大背景下催生出许多历史人物,而历史人物的活动也与历史大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从乡土史开启初中历史的教学不仅能够从学生们经常听到的历史故事着手更加生动贴切地讲述使学生们兴趣盎然,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将身边的典故同整个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记忆。本文以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例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吴洋 《魅力中国》2013,(28):159-159
全面透彻地解读课标之后。我们知道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少讲、精讲。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在此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何为精讲、精讲的点拨作用和基本原则。以及精讲艺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伯拢 《魅力中国》2014,(2):216-216,218
初中历史教师都很困惑:历史课是学生最不愿学的科目之一。学生认为,历史课属常识课一既然是常识,不学也罢。究其原因,学生的回答无外乎两点:一是“内容枯燥”;二是“听天书一般,没意思”。这两个原因,前者是客观的,问题在教材;后者则是主观的,问题的关键在教师。那么,初中历史的价值点究竟应该如何挖掘,如何围绕这些价值点展开高效的教学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的主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其次要考虑利用好现代教育媒体,打破沉寂的课堂,使历史教学活跃起来。第三,创设问题情景也是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探讨的教学方法。第四,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相似文献   

11.
李呐 《魅力中国》2013,(8):222-222
《课程标准》和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活力注入课堂。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王智广 《发展》2009,(8):102-102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慧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就是说,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本文结合新编初中历史课本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笔者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建平 《魅力中国》2011,(15):354-354
良好的记忆力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教育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历史进行归纳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心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实例,探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东 《魅力中国》2011,(21):378-379
以初中历史第十三课教材《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例释说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马军 《魅力中国》2010,(3):158-158
凤凰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风范大国民》,宗旨是要用历史上与现实中的优秀中国人的事迹作为教材来建构当代中国人的大国民心态,对这一举措,我非常赞赏,并从这个角度开始重新审视我所从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一方面,在教学思想上体现时代精神,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有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的教学法。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老师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改革呢?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本文作者运用联想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玲 《魅力中国》2013,(11):260-260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使得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在教学中较好的渗透。因此,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用我国悠久辉煌的历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内容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l心,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学好文化、报效祖国的情感,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黄智星 《魅力中国》2013,(34):233-233
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