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奕瑾 《魅力中国》2011,(12):150-150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类对色彩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在绘画艺术中最具情感因素的是色彩。一幅艺术作品中的色调、色彩构成形式都渗透着画家强烈的主观因素。“诗言志”、“画抒情”。画面恰当的色彩表达是作者抒发主观感受和情感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云 《理论观察》2008,(6):F0003-F0003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在色彩中体现的很明显,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观赏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色彩成就了中外电影人的梦想,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色彩本身并不能脱离主体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至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佳佳 《魅力中国》2014,(1):116-116
本文在探讨舞蹈表情和舞蹈美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透析情感渗入在舞蹈中具有的作用加以提升舞蹈艺术美感;并围绕提高舞蹈表情性,提出“三个注重”,即注重生活体验、打牢感情基础,注重表演技巧、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注重外部烘托,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4.
朱岚  郝玉荣  杨慧芳 《发展》2009,(7):94-94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张丹若 《魅力中国》2013,(28):95-96
朗诵傲为艺术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表演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更是许多朗诵爱好者展现声音魅力和文学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是众多艺术语言爱好者不断追求其艺术效果、探索语言表现力的艺术载体。能够“走心”的朗诵者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内容融为一体,与观众和听众产生共鸣,使文学作品经过朗诵者的声音表达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达到审蔓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健 《黑河学刊》2012,(12):28-29
吴冠中先生探索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往来具象与抽象之间,特别重视画面中点线面,黑白灰,红绿黄的结合与搭配,以及色彩的情感表现所形成的强烈的形式感。对吴冠中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剖析,论证了其色彩语言的形成和自成体系的用色原理。  相似文献   

7.
《画家笔下的色彩——色彩的冷暖》为湘教版美术教材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对比欣赏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冷暖色带来的不同情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色性与相对性,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抓住事物特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培养善于联想、大胆表现的学习品质和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杨莲花 《魅力中国》2011,(3):97-97,82
色彩是艾青诗歌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他追求强烈的视觉艺效果.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心理功能.赋予意象、主题以相应的色调,把色彩这一视觉艺术要素成功地运用到诗歌艺术中,使其诗歌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美感,同时也使感情的表达独特而浓烈。  相似文献   

9.
《画家笔下的色彩——色彩的冷暖》为湘教版美术教材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对比欣赏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冷暖色带来的不同情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色性与相对性,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抓住事物特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培养善于联想、大胆表现的学习品质和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冯泽星 《魅力中国》2010,(9X):178-179
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和语言高度结合的艺术,使歌唱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声乐学习者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好歌唱语言的准确性,注重歌唱语言的情感表达,从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声调运用、感受体验、重音和语调等几个方面着手学习,才能提高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使歌唱具有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俞磊 《发展》2009,(7):92-92
一、教学态度的概念 教学态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身姿语和手势语,是一种非语言消息,它包括身体局部或全体。在应用上,它跟语言、文字一样,也是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其消息传递与表达,主要靠人的身体动作姿势或姿态。诸如:情感、知识技能和道德修养等。在教学中,它是身教的重要方面。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红梅 《魅力中国》2010,(15):118-118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音乐正是借助于有节律的音响运动,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寻之于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人的心灵。所以,音乐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艺术,它本质上是一种依托于文化土壤中的情感教育。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平面广告案例分析广告色彩表达及其视觉效应。平面广告的色彩表达是传播广告诉求点、展现产品特性的重要手段,对广告效果、品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平面广告的色彩表达应以广告视觉效应为目标,遵循广告色彩的应用与搭配原理,秉承传统平面广告的色彩应用原则,努力实现现代平面广告色彩应用的创新,即广告色彩选择遵循品牌定位,广告色彩应用要体现时代精神,广告色彩搭配要根据不同投放媒介进行设计创新,广告色彩选择要与受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有一种“激情”。虽然语文教学不是演出,但是也要做到声情并茂,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把“激情”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才会在教学中以“情”动人,激起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试想,那种刻板的神态、呆板的声调、乏味的形体动作,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呢?中学现行教材,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这些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都是作家、文人用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5.
王唯琦 《魅力中国》2014,(26):84-84
舞台灯光中色彩元素的科学运用,不但能够突出戏曲的主题、诠释戏曲的内容,而且能够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使舞台表演与观众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灯光设计师只有根据舞台戏曲的不同内容、不同主题和故事发展的变化创新地运用色彩,才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才能适应戏曲艺术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洑玲丽 《魅力中国》2010,(29):164-164
表达与交流是内在语言和外在语言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重要方式。表这交流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因此,如何激发、增强他们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表达的水平,让他们实现从“畏惧表达自我”到“乐于表达自我”这一质的飞跃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实践与思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严俊红 《魅力中国》2014,(20):152-152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英语课程总目标。其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和谐发展。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板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符合我们提倡的“二十四字教学法”。本文理论结合实践,来谈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孩子们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孩子只有在“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然后借由书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就像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孩子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  相似文献   

19.
绘画是孩子们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孩子只有在“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然后借由书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就像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孩子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  相似文献   

20.
季倩 《魅力中国》2014,(12):82-82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发音是大提琴演奏的核心问题。大提琴演奏的音质、音色、音量、乐句之间的衔接和整个旋律的流畅程度都是由右手技巧决定的。我们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对情绪色彩的描写和情感活动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大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完成,让听众产生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大提琴演奏的中心问题是演奏者如何通过右手的演奏技巧让大提琴产生自然振动、优美浑厚、富有表现力的音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