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昱尧 《魅力中国》2014,(10):314-3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而在这众多社会问题中,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尤为突出。近年,网络传媒将未成年人犯罪的众多案件公布于众,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文章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入手,结合当前的热点案例,从未成年人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这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进行剖析,以寻求具体的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吕颖 《魅力中国》2014,(22):307-307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故意实施危害社会,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与一般成年人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防治对策有区别于成年人犯罪。国家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必须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特点入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政策,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储爽 《中国经贸》2009,(10):142-143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探寻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诸多的原因之中,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窗口,分析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一犯罪,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潘红旗 《杭州研究》2007,(4):134-13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存在缺陷,社会不良环境影响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不高等。本文在梳理分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条件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岩 《魅力中国》2014,(24):304-30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的主体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并从影响其犯罪的环境、家庭、教育、网络及个体主观方面几个部分,来分析说明心理问题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起点。基于此,提出如何预防并矫正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张彬彬 《魅力中国》2010,(32):120-121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它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称之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因此,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的原因,制订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早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犯罪低龄化、犯罪数量持续增长等诸多迹象逐渐明显,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急需补救的一块严重创伤。要针对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夫妻婚姻质量、提高未成年人素质、展开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以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犯罪的前倾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倾性,也称低龄化.司法实践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乃至60年代前期相比,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已提前2至3岁,而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也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相当部分地区的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此数据青少年犯罪年龄为14岁至25岁).而另有资料表明,湖南省某县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在四年间就由9.6%上升至27%.  相似文献   

9.
戴明晖 《魅力中国》2014,(3):322-323
在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和整体上升趋势。作为刑事诉讼的中间环节,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积极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采取区别对待、重点保护、教育为主等措施,对于达到教育、挽救、预防的目的及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检察机关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帮教工作,还应对我国初步形成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吕途 《理论观察》2002,(4):44-46
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在认定、案件审判、刑罚适用上与成年人犯罪主体有很大区别。在司法实践中 ,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刑事责任的认定 ,应严格把握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 ;刑罚适用上注意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原则、刑罚种类、执行方面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王庆标  杨红云  张玉凯 《魅力中国》2013,(32):326-326,315
在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剧上升,不仅危害了社会稳定,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未成年人”是法律设定的概念,指法律根据一定的年龄而规定其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或者无行为能力的人。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对未成年人年龄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世界“三大公害”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方向发展。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成了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能不能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年,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成愈演愈烈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焦点.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较为凸显,本文通过对2012-2014年大方县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分析近3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从社会、学校和家庭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改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力求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以其犯罪主体特殊、社会反响巨大等特点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关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治理犯罪的对策,为司法机关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契机.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现状,司法机关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深入调研,以期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科学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妍妍 《魅力中国》2010,(6X):105-105
本文在对河南省少管所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下,以家庭德育的缺失为着眼点,浅析其与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家庭德育缺失的内在原因,提出家长应提升文化水平、德育方式科学化、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律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己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滕山岭 《魅力中国》2010,(17):105-106
未成年人犯罪、环境污染和吸毒现象是当今世界的“全球三大公害”。其中。又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对社会发展和人们安宁的生活影响最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青少年犯罪率逐年递增,达到75.7%。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比率维持在60%左右。然而,在总体比例有所下降的同时,其绝对数量却持续攀升。以1992年和1994年为例,青少年犯罪的比率分别降至56%和50%,其绝对数量却达到88万和83万宗。与此同时,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比例更是急剧上升,以1999年为例,青少年重大杀人、伤害案件占了当年青少年犯罪总案数的70%,湖北省仅2000年-年因暴力犯罪被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青少年犯就有165件。  相似文献   

18.
龙昶 《新西部(上)》2007,(6X):128-129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其显著特征集中体现在未成年人独特的心理状态上,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内在原因,从“心”抓起,是寻求矫治谋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考虑到学校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的优势和作用,为此,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来探讨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遏制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态势。学校教育现存的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一定影响,如何全面改进学校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