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昌全 《魅力中国》2014,(16):83-83
由我们南阳市豫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排演的豫剧古典文武大戏《大破天门阵》,是从京剧传统剧目移植而来的,我在戏中以文武小生应工,饰演青年时代的杨宗保。  相似文献   

2.
李向英 《魅力中国》2013,(14):87-87
化妆是舞台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舞台美术的一种造型艺术,是演员在演出前塑造角色形象的最后一道程序。舞台化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舞台化妆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化妆突出演员的角色并能体现出演出风格,使角色的形象在舞台上更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3.
姚献敏 《魅力中国》2014,(4):132-132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中心任务就是进行角色创造。我认为,要想把戏演好,必须会分析人物,然后才能投入到角色的创造之中。豫剧唐派名剧《三哭殿》是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很多剧团都爱演这部戏,很多地方的观众也都很喜欢看这部戏。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在排演《三哭殿》的时候,安排我来领衔主演戏中的一号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刚一接到这个任务,我的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史记》这部历史巨著同时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著作,它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活生生的历史画面。从《史记》著作中巧用抑扬法、妙用互衬法、善用详略法等,阐述了《史记》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王巍 《魅力中国》2014,(13):97-97
关于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历来就存在着“体验派”与“表现派”旷日持久的争论。而作为还在表演艺术学习中的学生来说,不管哪个派别都是一条通向终极目标的道路。一般情况下,演员往往采用先体验人物情感,后寻找舞台动作,最后达到创作人物形象的创作方式。但很多时候因为剧中人物情感较为复杂。或者对于演员较为陌生,因此演员无法直接体验到人物情感。这种情况下,演员也可以采用从外部表现形式入手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体验人物情感,从而达到表演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朱艳丽 《魅力中国》2013,(22):121-121
戏曲艺术是融歌、舞、剧、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并突出载歌载舞,虚实结合的特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戏曲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塑造古往今来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及幻觉形象(神、仙、鬼、怪)时,戏曲演员不但要有一个好的扮相,而且既要说又要唱,还要有行动。戏曲演员除自身必备的三个自然条件(容貌、嗓音、体型)外,  相似文献   

7.
李华雪 《魅力中国》2013,(34):65-65
小品是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综合演绎出丰富精彩的演出内容。小品具有故事性,每一个小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国的观众很喜欢趣味横生的小品,像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师傅演出的几个小品备受赞誉和观众喜爱。有了故事框架就有人物,有了人物就有人物塑造性格,只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才能长久的吸引观众观看。小品人物塑造的结构有三种:流动结构、深层结构以及表层结构。这些结构分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性格和其内心世界。有的小品就算过去了几年时间,依然被观众喜爱,重复看几遍仍不觉得腻味,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品,不仅仅需要在人物性格上鲜明的表现出来,更是需要表达出人的本体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学彦 《魅力中国》2011,(7):265-265
人们对戏曲艺术的优劣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戏曲在内容上是陈旧的,甚至是传播封建思想的渠道;有的同志认为戏曲艺术形式落后,“认为戏曲这种形式本来就已使观众们不感兴趣了”。另一方面,有些同志在强调戏曲的优点时又把戏曲说得似乎十全十美。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并不符合实际。为了使戏曲艺术在多种艺术门类的竞争中提高竞争力,不但求生存,而且求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为社会主义服务,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戏曲的长处和短处,努力做到扬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王海升 《魅力中国》2009,(16):93-94
有一些专家和观众在看我演出的几部武大戏后戏,好评如潮,纷纷称赞我唱、打并重,把戏演得甚是精彩,甚至认为他我当今豫剧舞台上的精打擅唱的大武生。说句实话,大武生这个称号我真不敢当,是专家和观众在对我进行鼓励与鞭策,希望我能成为豫剧舞台上的一个大武生。  相似文献   

10.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386-386
舞蹈是舞者通过艺术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艺术行为。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情感的代入来塑造人物角色,使得舞蹈感情得以传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中心目标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情感,舞蹈技巧、舞蹈动作只是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过程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永超 《魅力中国》2014,(20):125-125
戏曲演员想要成功的塑造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要理解人物。再创造角色,体现人物。并且要勇于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的人物角色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演员能否成功的演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对饰演的角色和与剧中其它人物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深刻认识。那么分析精研剧本则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才能准确的把握。来表达和传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起伏。  相似文献   

12.
胡曙光 《魅力中国》2014,(22):125-125
戏曲艺术是一种有机配合、相依为命的综合性艺术。它极广泛地包括了文学、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光学、武术、建筑学等艺术领域。特别是在当今也更多地吸收了兄弟姐妹艺术的精华:如话剧、歌剧、舞剧、杂技、魔术、曲艺等,将其与已融为一体,并突出载歌载舞、虚实结合的特点,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关美利 《魅力中国》2014,(8):103-103
《穆桂英挂帅》是中国豫剧一代宗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是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打炮戏、看家戏、保留剧目,是中国豫剧的一部经典之作,是我最下功夫从马老师那里学来的一部流派名剧,是我最喜欢主演的一部作品,是观众最喜欢欣赏的一部好戏。  相似文献   

14.
李红霞 《魅力中国》2011,(1):105-105
戏曲演员在塑造人物时,要准确地捕捉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与之相应的行为动作,既要有具体的思想内涵,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表演形式和强烈的感染力,这样才能达到自然真实,才能给予观众高品位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5.
影视与时装如影随形,影视在行使其传播文化作用的同时,造就了服装的流行.服装的流行又将影视的内容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服装加强了影视的艺术效果.影视推动了服装的流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阿瑟·黑利的作品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商界到药界到服务业到制造业,无不结合现实社会一一展开,读他的作品就象是在欣赏一个微缩的美国当代社会景观。其作品中独特的人物塑造风格让读者深深体会到大人物们功成名就后的无奈和感伤、体会到何以高处不胜寒。而其作品内容的专业性和广泛性,使得它们就象是一部部当代美国百科全书,让读者在娱乐中了解了各行各业,其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舒成刚 《魅力中国》2014,(2):111-111
本文从《三国演义》小说人物塑造的“定型化”,“特征化”这两个问题出发,结合曹操、诸葛亮具体的人物分析了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得与失,对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得与失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辛国庆 《魅力中国》2011,(12):187-187
一个有所建树的戏曲演员,除了好的自然条件,还应该具备_一种永不言败的“拼劲”,面对挑战,只有去拼才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是我对塑造豫剧《卖苗郎》中苗郎的深刻体会。豫剧《卖苗郎》是一出孝敬父母、歌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古装剧,在这出戏里.  相似文献   

19.
寇玉治 《魅力中国》2013,(11):87-87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世界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表演方式风格独具,与西方的所谓“斯坦尼斯拉夫”、“布莱希特”体系迥然不同,是舞蹈、音乐以及武术、杂技、美术于一体,美仑美奂、惟妙惟肖的把戏中人物表演于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20.
王文久 《魅力中国》2013,(32):69-69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属于较老剧种。豫剧虽是古老剧中,至今却依然充满活力,它在广大城乡流传。在祖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豫剧团队,有张岫云、王海玲等著名演员,并深受群众喜爱。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受流行文化的冲击,因为体制的问题,豫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的困难,但作为一个剧种来说,它并没有走向衰败的迹象,它并没有失去广大观众。这原因是,豫剧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革新,不断有新的创造;它在革新和提高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间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