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与分析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显效例数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增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有效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任何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患儿及其家属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的急性细菌性肠炎症状,通过使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对其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100例患有急性细菌性肠炎的小儿病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小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对试验组的患儿使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两个组的治疗疗程为一周。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概率为70.0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概率为94.0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同时,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相较于使用头孢克洛对小儿的急性细菌性肠炎进行治疗来说,头孢克肟对小儿的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是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林市中医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1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销售金额、消耗量统计第三代头孢菌素占主流,以DDDs统计三类头孢构成比分布较均衡.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合理,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疗程和数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患者7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192例,第二代314例,第三代217例。统计所有患者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销售金额,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耐药情况。结果第一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静脉注射为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比例相当;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最高,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217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不合理用药7例,头孢曲松钠不合理用药9例,不合理用药率为7.3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8例,占8.29%,其中消化系统8例(3.69%),过敏反应5例(2.30%),血液系统3例(1.38%),泌尿系统2例(0.92%);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平均耐药率为33.67%,对头孢曲松钠平均耐药率为57.64%。结论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在临床治疗时需充分掌握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和药理作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两种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钬激光碎石术感染的成本-效果,以探寻经济有效的术前预防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并于术后规律性应用2 d,比较两组预防感染效果、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预防感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P<0.05)。将抗菌药物成本剔除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A组成本-效果比仍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达到较理想的抗感染效果,选择头孢呋辛作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药物管理室中抽取几种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简称DDDs)和药剂类型和前两代进行比较,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药物的成人用药剂量和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的DDDs为11.18,高于第一代的3.84,低于第二代的17.29。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以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为主要用药方式,且具有相应性的药理特征。结论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只有清楚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特征,才能够为合理用药提供保障,确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2011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用药金额、使用数量等排序方法对我院门诊2011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使用数量和用药金额均最大,第一代头孢次之,第二代头孢最小。片剂头孢氨苄片、针剂头孢曲松针使用量最大,为第一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序贯疗法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论述,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实例,采用三代头孢菌素与头孢布烯序贯治疗儿童细菌感染的三种方案以及用头孢噻肟钠与头孢布烯序贯治疗中度及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案,根据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序贯疗法为较佳方案。结论序贯疗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米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0%,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9年来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通过WHONET5.3软件对耐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年来MRSA临床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4年达到最高峰为89.3%,2007年、2008年分离率均大于平均分离率,各临床科室MRSA分离率居高不下的科室是:ICU、神经外科、呼吸科,分离率大于平均水平的科室。结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MRSA临床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CU、神经外科、呼吸科是主要感染科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抚松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头孢呋辛钠与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血象恢复时间、胸部X线片表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在老年肺气肿感染的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使用药物经济学决策树模型分析,选择期望成本最小的治疗方案,评价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治疗效果。结果决策树分析显示,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均有很好的疗效,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的期望成本分别为35.556元和22.331元,而对应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8.23元和24.81元。结论头孢克洛治疗方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不同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通过含量测定、p H检查、不溶性微粒测定、外观测定来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不同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和5种不同注射液进行配伍后,溶液p H值发生较大改变。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碳酸氢钠注射液(SBI)配伍后,出现白色浑浊;光照会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GI)、果糖注射液(FI)的配伍稳定性造成影响。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SBI具有配伍禁忌,在与GI、FI进行配伍时,应避光。  相似文献   

14.
对弱碱催化法合成7-ACA—MMTZ的工艺进行了探索,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对弱碱催化法进行工艺改进,加入了相转移催化剂TEBA,同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理想的反应条件,使产品纯度这93%以上、收率达到83%。与文献报道相比均有所提高。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以7-ACA为原料,在三氟化硼催化下与1-甲基-5-巯基四氮唑发生缩合反应,制备头孢母核7-ACA—MMTZ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理想的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发现较理想的反应条件是:催化荆是三氟化硼-乙腈,反应温度20—30℃,反应时间150min,配料比1:1.2(摩尔比)。使7-ACA—MMTZ合成总收率达105%(重量收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头孢呋辛钠的含量,仔细观察配伍后的混合流的外观变化以及PH值,并分别对25℃和37℃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结果经实验观察发现,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PH值显著提高,在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PH值明显下降,同时,其含量也明显下降,而与克林霉素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应该谨慎,与氨茶碱注射液不宜合用;与克林霉素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后性质仍旧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头孢类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抗菌力强,抗菌谱广,并且不良反应比其它抗菌素相对较少.由于抗菌适应症多,用途极广,所以配伍用药机会大.然而,头孢类药物与其它药物配伍时,存在许多的配伍禁忌和慎用配伍,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患者动脉氧分压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能够显著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症状,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科发热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血液科发热患者,回顾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克雷伯杆菌16例,沙门氏菌3例,白色念珠菌12例,绿脓杆菌6例,大肠杆菌7例,葡萄球菌10例,合并多种菌感染6例,结果未检出20例。常用药物敏感率为,万古霉素97.5%,亚胺培南90.0%,头孢哌酮/舒巴坦72.5%,庆大霉素70.0%,头孢吡肟62.5%,左氧氟沙星35.0%。结论血液科抗感染治疗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及微生物培养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延缓耐药菌株产生,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年龄段在39~58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充分对症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今后应重视总结新一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应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孕5~10周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及宫外孕Ⅱ号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包块缩小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保守治疗,较之于单纯使用甲氨喋呤及宫外孕Ⅱ号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迅速解除宫外孕症状的优势,说明米非司酮在治疗宫外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