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新股"破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常态。而学术界通常将IPO定价问题锁定在抑价发行上,但对跌价发行却研究得不多。此外,定价为何过高、如何抑制这种现象等问题也需要解决。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引入利益分割和信号传递的概念,通过对2010年及2011年的资本市场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新股跌价发行现象,以期为研究新股发行打开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关系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IPO抑价理论、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与一级发行市场、二级运行市场的关系三方面出发,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研究进行概括与汇总,以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研究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3.
新股发行定价是资本市场收益分割最为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发行人融资额、申购者收益及二级市场投资者长期所得。二十年来,资本市场已进行十次新股发行改革,均是为解决新股发行中的高"抑价"问题,旨在合理分配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后,我国证券发行市场面临巨大变革,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将进一步朝看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资本市场逐渐对外开放。本对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论述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演变的进程,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股破发是目前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基于2004年至2010年上市的A股IPO,研究合资承销商对新股破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承销商所承销的新股破发率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合资承销商的低破发率主要归功于更加有效且符合市场预期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能力,其表现为合资承销商发行的股票的短期市场价格相对发行价的偏离程度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发行的股票。另外,我们还发现合资承销商采取了一定的托市行为,该行为也减小了短期内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概率。本文的发现从新股发行的角度提供了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IPO定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IPO, Initial PublicOffering)定价是股票发行业务中的核心环节,定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发行人、投资者与承销商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判断发行定价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发行价的确定是否以预期的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低估现象(Underpricing),一般证券市场上都存在这一现象,根据一个对32个国家(地区)样本区间的统计,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达27.86%,这说明新股发行价格和新股上市价格本身还是有所不同。从统计数据看,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新股发行抑价程…  相似文献   

7.
张劲帆  李丹丹  杜涣程 《金融研究》2020,475(1):190-206
本文通过对比2009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IPO市场化定价发行阶段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IPO限价发行阶段共1950个IPO样本,发现IPO限价发行对于新股在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具有“弹簧效应”:即抑制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价格会造成新股在二级市场价格短期内超涨,限价发行新股的二级市场定价显著高于市场化定价发行新股的二级市场定价。限价发行引起的过高二级市场定价最终导致股票长期回报率低下。另外,创业板公司“弹簧效应”显著强于主板公司。这些实证结果都可以被本文提出的一级市场价格压抑造成二级市场非理性投资者上涨预期一致、盲目追涨的理论模型所解释。本文的研究指出抑制股票一级市场定价虽然形式上可以解决新股发行价过高问题,但是却造成二级市场更大的价格扭曲。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完善我国IPO发行定价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股发行价格对各类信息的反应效率这一角度来研究核准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效率问题.针对影响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因素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能够较全面反映新股发行价格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CSM)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在核准制制度下新股价格基本上反映了内在价值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信息效率;而对发行因素反映的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信息效率.总体而言,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效率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新股发行价格对各类信息的反应效率这一角度来研究核准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效率问题.针对影响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因素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能够较全面反映新股发行价格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核准制下新股价格基本上反映了内在价值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信息效率;而对发行因素反映的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信息效率.总体而言,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效率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0.
郭慧彬 《金卡工程》2010,14(11):246-246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从A股市场成立以来经历了数次变革,在新股发行从行政导向向市场定价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下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通过从发行定价到申购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使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更加趋向于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1.
各国(地区)IPO制度向美式累计投标询价方法的融合基本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我国的资本市场效率在新股发行方式的不断变换中得到改善,但是新股的发行定价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应找出适合于现阶段我国股市的发行定价方式,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发行和定价方式,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综述的方式研究了股票发行定价问题,分别从股票定价理论度发展、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定价理论、发行市场新股抑价理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对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和长期业绩进行了比较。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 ,公司上市后发行新股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没有采用发行成本低的配股方式发行新股 ,而采用发行成本较高的增发新股方式发行新股 ,这个现象被称做“配股之谜” (paradoxofrightsoffer)。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的长期业绩出现了下滑现象 ,被称为“新发行之谜” (newissuespuzzle)。对于这两个财务之谜 ,本文详细的论述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以期对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颁发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5年开始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改革为市场询价定价制度.实行十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突飞猛进,与我们实行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不无关系.但是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比较,我国IPO询价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汪沂 《上海金融》2012,(3):35-42,117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是证券交易活动的前提。其中IPO定价既是整个新股发行制度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国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着手点。为实现IPO"市场化"定价,我国历次新股发行改革总是围绕着定价方式本身进行,效仿发达资本市场采用的询价制定价方法,不断改进具体的发售方式,而忽视了市场化定价模式对定价主体最基本的独立性要求。文章分析认为实现我国IPO市场化定价首要任务是对定价主体独立性给予法律制度上的完善,确保定价主体能够名副其实地"自主"决定新股发行价格。从定价主体与政府和定价主体之间两个维度进行制度完善,开放证券市场进入、退出环节,加强审核机关的责任约束;同时从事前约束和事后补偿两方面加强定价主体之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IPO抑价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寻股改后造成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17.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新股抑价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定价偏低是全球新股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新股抑价仍然是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但如何结合中国IPO市场实际,借鉴国外新发行理论来完善我国新股的市场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创新载体,科创板市场改革能否达到改革预期目标,是当前资本市场热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市场定价效率的视角,对科创板基础性制度改革下的定价机制改革效果进行评估,着重考察询价机制改革和价格限制改革对市场价格发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主板及创业板市场(试点注册制改革之前),科创板市场定价效率显著提升、价格发现功能显著优化。从具体改革路径来看,询价机制改革更好地实现了发行定价市场化,通过“询价机构报价行为”路径提升了科创板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且促进了中长期理性定价;价格限制改革则更好地实现了交易定价市场化,不仅抑制了科创板新股首日溢价程度,也加速了市场日后均衡价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