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从中可见,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际交往与生存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正确认识口语交际的特点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训练途径是各种课堂口语活动和实践活动课。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体态语训练,注重交际礼仪的教育,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语言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语言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这种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虽然难以名状,但却真实存在,并且对于语言学习者的积极作用一直为语言教学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导师制度,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意识,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时,要强化语音训练,注意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努力扩大英语的词汇量,拓展知识面;指导学生听力的学习方法,重视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一般而言,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重视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予以足够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程,满足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需要,是人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语言项目训练为载体,以"用中学、学中用"为教学模式,以主干课+选修课构建主辅双修大学语文课程群,以学生活动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积极推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感悟"这个词,例如"人生感悟""生活感悟"等等,特别是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但很多语文教师把握不住诗词的内涵,体会不出作者的感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唐宋文学教学中,感悟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在唐宋文学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珍视学生的情感、对诗词的体验与理解。在唐宋文学教学中,不仅要对诗词进行理性的分析,更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感悟。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感悟,教师不但要有目的地指导,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重直感、重比较、重陌生化,在唐宋文学教学中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文艺理论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时,要强化语音训练,注意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努力扩大英语的词汇量,拓展知识面;指导学生听力的学习方法,重视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力阵地,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拓展并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这是语文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假如离开了情感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就会因失去了灵性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重要航向,早在2000年公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就作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明文阐述。近年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蓬勃发展,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几大影响因素,以期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尝试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推动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语言学新理论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从基础上解决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形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学习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欠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厘清语法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入手,探索语法教学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即引入"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使语法知识学习在课前得以完成;课堂教学中专注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以生态教学观为视角,构建互利共生的英语专业教学生态圈,建立发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商务英语是一个独立专业.在传统商务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弄清楚在商务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更加合理的商务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论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院语文教学的改革,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本文从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对高职院校语文改革的重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说到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中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很大,富有艰巨性。现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