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焦婕 《金卡工程》2009,13(10):4-5
由于实施效果不佳,产生诸多问题,甚至被称为"国家不赔法"-在出台十四年后,<国家赔偿法>终于首次进入法律修改程序.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修改及其进步之处,并就归责原则与适用范围、赔偿范围、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与赔偿标准几个方面指出修正案草案中的不足,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敏 《金卡工程》2009,13(9):101-101
<国家赔偿法>所构建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存在许多疏漏.笔者认为,归责原则的单一、国家赔偿范围的狭小是目前国家赔偿制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鸿程 《金卡工程》2009,13(4):93-93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赔偿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以来国家权力日益膨胀,尤其是行政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大前提下,民主政府自我约束的避险对策。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意即判断行政主体应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它不仅是构建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关键,也是司法事务处理案件的基本尺度,因此对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尤其将我国赔偿的归责原则方面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加以比较和成本分析,深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邱志华 《金卡工程》2010,14(6):133-133
侵权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对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侵权归责原则体系应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构成,并阐明理由。  相似文献   

5.
刘红 《金卡工程》2009,13(4):149-149
法人侵权责任的认定是法人侵权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法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法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以及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了我国法人侵权责任的表现形式,对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与法人侵权的替代责任进行了研讨,对我国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的今天,采用何种归责原则才能达到既保护弱者,又能维护法律的价值目标、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本文对几个发达国家的归责原则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为我国归责的确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良平 《金卡工程》2010,14(4):31-32
国家要致力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深度审视国家赔偿问题,不建立完善合理的归责原则,国家赔偿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空壳,不利于规制国家权利运行和公民权利保障;不建立专门有效的赔偿义务机关,即使确认了公民的赔偿权利也不利于该权利的实现;不完善赔偿范围就会导致公民的许多权利在侵害的情况下得不到国家赔偿的救济,即使有救济其救济的力度也远远不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赔偿法》,正式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仅有35条的《国家赔偿法》的一经出台即被誉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成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然而,颁布十多年来,由于"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老百姓往往很难进入国家赔偿的司法程序,《国家赔偿法》被法学界专家认定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侵权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侵权责任法经历了一个极大的发展。现代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已经形成了以过错原则为核心,多种归责原则并存,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归责原则体系。侵权责任法的不断完善就能够更好的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对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辉 《金卡工程》2008,12(6):158-159
网络侵权作为特殊的侵权方式,其归责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不尽相同,本文拟在通过对网络案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般侵权的归责原则,进而求得网络侵权这种特殊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对责任主体的认定以及归责原则的合理界定是困扰我们正确适用法律的关键,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措辞上的模糊性以及侵权责任法中对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适用的缺失不利于我们正确认定归责主体和适用归责原则,依据侵权责任法维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道路交通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衔接上的缺失也增加了我们的诉讼负担。本文通过对责任主体的重新界定以及归责原则的再认识,借鉴德国民法上的保护性法律条款,以使得道路交通法和侵权责任法实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纪颖颖 《金卡工程》2010,14(8):140-140
精神损害赔偿被载入《国家赔偿法》不能不说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次超越性发展,同时也彰显了我国法律向法的人权价值不断奋斗的决心。精神损害赔偿弥补了国家赔偿违法责任原则的不足,也为现实中实际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受害人寻求救助之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国家赔偿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仍然显得不够成熟,不够彻底,为执法者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缺乏具体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黄梦婷 《投资与合作》2014,(11):349-349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于财产损害赔偿方面,一贯坚持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原则,采用抚慰性赔偿标准.虽在2010年的《国家赔偿法》修改中,赔偿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以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这在财产损害赔偿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1国家赔偿排除间接损失其实质仍是“国家豁免主义”理论在作祟,事实上等同于国家直接剥夺了公民的部分救济权.  相似文献   

14.
任楚蓉 《金卡工程》2009,13(2):57-58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中首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本文以如何认定国家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为研究对象,从数额认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运用的计算方法出发,对我国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方法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5.
对行政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这一基本问题,行政法学界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着重对行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涵义与意义做些探讨,在对目前的主要法学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理出一个基本的思路,以期对法律实践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侵权行为的一般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既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归责原则。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是法律所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另外,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所应适用的归责原则,所以笔者认为其仍然应适用一般的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这是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使然。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阐述其中理由。  相似文献   

17.
袁顺苹 《金卡工程》2009,13(5):120-120
高空抛物侵权的频频发生及其在实体法上依据的欠缺使得实务界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关于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则是争议的核心。对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的选择确立也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在面对受害人及被列入可能行使侵权行为的无辜方相对的两方利益主体时法律的选择。而通过对高空抛物侵权的认识,对过错原则说与过错推定原则说的论述可见,确立侧重对受害人利益保护的过错推定原则,不仅有利于实现法的价值,符合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分散社会风险及维护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家赔偿法》自从2010年进行修订后,在许多方面均体现了其进步之处,国家赔偿标准也不例外.文章基于新的《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标准进行归纳梳理,并探析新的赔偿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归责原则以及精神损害赔偿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其缺漏不足之处.笔者在此基础上,出于保护消费者的目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骏 《金卡工程》2008,12(9):33-33
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中所谓的无过错主义归责原则的分析,认为其本质仍然是过错主义归责原则.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过分析,得出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三要素说",即(1)违法的环境污染行为;(2)损害事实;(3)损害事实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