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本市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后,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应增设“502工资基金”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工资基金和工资增长基金。相应,取消原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的“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和“432应付工资”科目。“502工资基金”科目应设置“应付工资”和“工资及工资增长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应付工资”明细科目,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工资、津贴等。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合理化建议和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奖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2.
81年会计制度将“工资”科目改为“应付工资”科目,从资金占用方改为资金来源方,是一项较大的改革。由于“应付工资”科目月终有余额,与73年制度中规定的“工资”科目月终没有余额不同,引起一些同志的怀疑,有人称之为“闷葫芦”(见《上海会计》第6期)。最近《财务与会计》第6期发表的财政部会计制度司二处的问题解答,作了明确的说明。“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记本月实际发生的应计工资总额,也是应分配的工资数,其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3.
在工资结算的核算问题上,新会计制度较旧会计制度有两个实质性的变化: 一、旧制度规定采用的,属资金运用性质的“工资”科目,被新制度规定采用的、属资金来源性质的“应付工资”科目所替代。  相似文献   

4.
问:全民所有制企业停工待工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在治理整顿期间,发给企业停工待工人员的工资和生活费,应通过“应付工资”或“工资基金”科目核算,并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渠道解决。由企业留用利润或其他专用基金开支的,借记“专用基金”(有关明细科目)科目,贷记“应付工资”或“工资基金”科  相似文献   

5.
“应付工资”科目可以出现差额有二种情况,一曰预付工资(借差),二曰应付未付工资(贷差)。  相似文献   

6.
呼声与建议     
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人员工资 应由单位行政负担   最近,笔者到基层调研,一些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会干部反映他们的工资由基层工会经费负担,挤占了大量的工会经费,影响了工会活动的开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股份有限公司行政财会人员以财政部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应付工资”科目的表述为依据,不愿由行政支付工会人员的工资。经查阅,该制度中“应付工资”科目第四款规定:月份终了,应将本月应发的工资进行分配:……应由工会经费开支的工会人员的工资,借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相似文献   

7.
最近,本市地方国营工业中的一些企业,开始试行“工资包干使用”办法。这对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等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由于工资包干使用以后,“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有利于企业挖掘潜力,增加生产,很受广大企业干部和工人群众的欢迎。关于实行工资包干使用以后的会计处理办法,已经市财政部门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是三条: (1)在“专用基金”科目下设“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核算包干工资的提取数和使用数;  相似文献   

8.
工业会计中,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工资的核算,既要反映工资的结算,还要反映工资的支出和分配。为了加强计划管理,国家统计局要求统计、计划、会计三者的工资总额数字口径相一致。财政部在一九八一年新会计制度中设置“应付工资”科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反映企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总额及其分配情况。一、新会计制度规定:凡属工资总额范围的支出,都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因此,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使用“应付工资”科目孙华铨新会计制度规定:"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通过本科目核算。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凡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性开支,不管资金来源是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10.
1.从今年一月一日起一九八五年以来国务院及市政府统一规定发给国营企业职工的各种副食品价格补贴,其中原由财政拨付和企业福利基金负担的部分(如一九八五年四月起实行的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补贴等)改为全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并按工资分配的渠道,借(增)记“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借(减)记“专用基金”科目。贷(增)记“应付工资”“工资基  相似文献   

11.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及.在实际工作中,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时,应借记的科目是()。A.“管理费用”科目B.“应付福利费”科目C“基本生产成本”科目D.“制造费用”科目2.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3.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的甲产品数量为100件,”其中合格品为95件,料废产品为2件,由本人过失造成的工废产品为3件。计件单价为10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表了一些解释新制度的文件等,该“工资”科日应按权责发生制核算。但是,对经常性的工资有如下规定:其中对“432科目”有了纯理论的解释,着重提出79年10月国家统计局《劳动工资统计主要解释》 “报告朔(月、季、年)的工资总额,均按实发数计算”。新制度“会计科目”77页第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2006年对预算会计制度出台了一个补充规定(财库[2006]48号),其中第四条规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负债类科目下增设“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工资改革数据汇总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部分欠发达地区工资拖欠情况,了解政府隐性负债,但该科目必须先列报支出,  相似文献   

14.
李必樟 《上海会计》1991,(11):32-33
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规定,“应付工资”帐户除了核算企业应付给中外职工的各种工资外,还包括应付中方职工的劳保、福利费用和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但实际上,目前合营企业“应付工资”帐户的核算内容并不一致。本文就其内容、性质和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是一小型生产企业,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连续几个月没有生产产品,那么工人的工资、生产车间的折旧、水电、以及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还是记人“制造费用”科目吗?  相似文献   

16.
企业奖励基金主要来源于税后留利,也有从税前利润中提取,或从成本中列支的,还有由上级下拨的。按照现行规定,上述几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各不相同,属于工资总额范围的奖金,必须由“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属于税前列支或成本开支的,或从企管费中列支,或从有关成本科目  相似文献   

17.
你刊今年第二期《自学辅导》第三章工资的核算倒数第2行“福利基金分配的帐务处理与工资分配相同”一句,对于自学者来说,往往会造成疏忽导致记帐错误。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根据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基金,在提取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时,应随同工资费用的分配分别记入“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等有关科目的借方,此项帐务处理与工资分配相同。但按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与工资分配不一样,应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如果仍由职工福利基金列支,那么等于没有提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的“税”,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 1.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指开办费,作者),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发生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相似文献   

19.
职工薪酬,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影响很大,它关系到公司招贤纳才的能力、员工的工作态度等等。新中国会计史上对于工资的核算也不尽相同,会计科目从最初的“工资”,到“应付工资”,再到现在的“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科目核算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以前,我国对这样重要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框架。比如,对职工薪酬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理解比较狭隘,而且不同企业对薪酬的界限也往往不同,此外,涉及的会计科目也比较分散,例如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缴款、其他应付款等。  相似文献   

20.
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是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项目“应付工资”的结余数额即工资总额结余 ,由工资基金和效益工资组成。对于这部分企业负债 ,企业职工是债权人 ,应参与管理并选择投资形式 ,达到避免风险 ,资产增值 ,切实维护好职工自身的正当权益。一、现行的工资管理办法体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分配关系1 工资结余资金是应付未付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是企业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 ,在所得税前列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职工作为劳动者 ,通过劳动付出获得报酬 ,企业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职工 ,这是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