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是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全球原油供需宽松致使油价持续低迷,而低油价将使全球原油产量和供给能力增长速度放缓,OPEC不减产、保份额政策可能松动,美国致密油生产的平衡成本价格受油价持续下行的挑战压力增大,巴西等国家的原油生产受资源国经济形势影响增长乏力,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产量增长约20万桶/日.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将维持150万桶/日的低速增长,美国和中国增长缓慢,欧洲持续减少,印度等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2016年底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将重回供需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2008年,由于原油出口受联邦法律严格限制,美国原油产量达到阶段性低点.之后,由于页岩油开发获得了实质性突破,美国原油产量呈螺旋式上升,目前已增至250万桶/天,比2008年增长了近50%.原油产量的增长直接强力推动美国炼油业前行,炼制产品出口亦水涨船高.目前,美国炼油企业生意红火,纷纷扩能.  相似文献   

3.
北美是全球已探明致密油资源量最丰富的地区,且美国和加拿大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全面、技术研发相对成熟,是全球实现致密油商业化开采的两个典型国家.本文通过梳理北美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资源供需、行业发展、地缘政治和国际油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认为致密油在北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美国的原油产量,展示了其成功开发的必备条件,也改变了世界能源供需的版图;但其他国家受地质条件和配套设施等制约,尚无法快速实现商业化,致密油在全球的产量不足以改变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油砂开发带动出口管道建设大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两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开发成本的降低,加拿大油砂油产量已突破100万桶/日.预计到2015年,油砂油产量将占加拿大原油总产量的75%以上,达到270万桶/日.为了跟上油砂的开发步伐,加拿大石油管道系统急需扩建或新建.对加拿大西部原油产量增长趋势和现有外输管道运力的对比分析显示,未来十年,配合加拿大西部油砂开发,总计需要新增大约60万桶/日的管道运力.在已公布的几条扩建和新建管道方案中,出口到美国的南线管道已先期开工,未来美国仍将是加拿大油砂油的主要出口市场.通向西海岸的扩建和新建管道,将是阿尔伯达省油砂油通往亚洲市场的重要通道,对于实现加拿大石油资源出口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其石油月报中称,以美国为首的非OPEC(欧佩克)产量增幅将超过全球原油需求增量,限制了国际油价的上行空间。由于来自美国等国家石油产量的大幅增长,今年下半年和2020年的前景都将面临"相当可观的原油超供局面"。OPEC+近期将现有减产120万桶/日的协议延长至2020年3月,并没有改变超供的基本面。鉴于全球油市再平衡的过程正在放缓,IEA预计油市超供格局将持续到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认为,美国产量和出口旺盛、全球需求不佳,将令油价到2020年都保持疲软。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至今已经5年,虽然油价自  相似文献   

6.
2012年加拿大油砂产量已达175万桶/日,接近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加拿大油砂唯一的出口目的地,加拿大也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目前,加拿大油砂产量逐步增长,与出口压力的矛盾不断加大。加拿大油砂亟需拓展新市场、培育新客户的原因:1)客户单一,对美国过度依赖,存在一定市场风险;2)加原油在美销售折价严重,经济利益受损;3)美国本土致密油崛起,抑制油砂市场扩张。加拿大油砂未来八大市场的走向:1)美国东海岸将会小幅增长;2)美国中西部保持领袖地位;3)美国墨西哥湾彰显重要作用;4)美国落基山脉仍然维持小型封闭状态;5)美国西海岸拥有巨大潜能;6)东加拿大具有良好预期;7)西加拿大改变不大,基本维持现状;8)东亚市场增长空间惊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2013年,全球石油焦产量为12638万吨,其中燃料级约占70%,其他为碳素级。未来5年,全球石油焦产量仍将继续增长,增量中约80%来自亚太、中东和拉美地区;预计2018年产量将达到14400万吨,其中燃料级所占比例将上升至74%。美国页岩油和加拿大油砂油的快速发展将对美国原油加工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长期看美国石油焦供应地位将减弱,但仍是全球石油焦的生产重心之一。中国和印度石油焦供应稳定增长,未来5年两国的石油焦市场仍然供不应求,但中国政府提高进口高硫石油焦关税以及国内煤炭价格下滑将对中国石油焦需求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中东及北非地区的焦化能力和石油焦产量将大幅上升,是全球石油焦产量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油价主要取决于全球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关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原油市场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全球原油市场贸易体系开始发生质变,原油市场也加速步入买方市场。这一转折点的推动因素有两个方面——中国和美国,尤其是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成为影响市场转变的关键因素。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是影响全球油气市场的一个主要因素。页岩油气革命使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大幅飙升,2008年美国原油产量在500万桶/日左右,页岩油的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市场石油供应和需求增幅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供应总体偏紧,石油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受原油加工量增速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原油进口增幅有所下降。1~5月,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8,3%,许多油品的产量同比增幅在10%以上,但原油加工量和绝大部分油品产量同比增速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受高油价刺激,下半年国内原油产量仍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估计全年原油产量将达到1.8亿吨左右;原油进口继续保持高位,但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石油需求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增幅将比去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际油价的企稳回升,全球油气工业呈现回暖态势。美国页岩油产量稳定增长,已成为全球原油供给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力量。国际油价回升助力全球油气工业筑底(一)国际油价"触底回升"2017年全年,国际原油价格呈现"一波三折、触底回升"走势。年初,受欧佩克(OPEC)近八年来首次达成稳产协议等因素刺激,WTI和Brent两大基准原油现货价格均在50~55美元/桶区间附近震荡整理。但进入3月后,受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国际油  相似文献   

11.
回顾 1.原油 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震荡上扬.尽管伊核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但是受伊朗核谈判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也门国内局势动荡、EIA预计美国5月页岩油产量将下降等因素支撑,国际油价止跌回升,但美国原油库存屡创新高则限制了油价的升幅.4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54.43美元/桶、59.76美元/桶和58.55美元/桶,环比上升6.66美元/桶、3.84美元/桶和3.89美元/桶.  相似文献   

12.
海外快递     
EIA下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2月11日,EIA(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一期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对2020年期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和原油期货价格预期进行了下调,并同时小幅下调了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期。El A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31万桶/日,至103万桶/日;将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14万桶/日,至152万桶/日。  相似文献   

13.
化工品市场主要受油价、国内外需求因素的影响。预计国内化工品市场4~5月或为年内低谷,二季度后期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二季度国外化工品市场需求将继续减少,全年将处于低迷状态。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原油需求大幅萎缩。沙特与俄罗斯开启石油价格战,虽近期达成减产协议,但预计仍难抵消需求空前萎缩的影响,短期内油价大幅反弹概率仍然较低。受低油价的影响,国内化工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龚金双 《国际石油经济》2003,11(12):39-42,57
2003年,受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以及天气异常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原油加工量和绝大部分油品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增加;原油、大部分油品及石油表观消费量也大幅增长;部分油品需求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地区市场特征发生变化,广东地区不再引领国内石油市场走势: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两大石油集团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展望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仍将快速增长柴油需求增长率可能与2003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长6%左右;汽油需求增长率可能略高于2003年、估计增长率在4%~5%:其他大部分油品需求也将快速增长,石油需求总增长率将达65%左右,巨大的石油需求将使中国的炼油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5.
金枫 《中国石化》2013,(11):70-71
水力压裂法用于开发页岩油将提高美国页岩油产量,不仅助力美国石油工业复兴,还将进一步改变世界油气生产重心。最近,水力压裂法已经改变了美国能源的前景.该技术在页岩气生产中的成功,正在被复制用于从页岩地层来生产页岩油. 新技术助力页岩油开发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且到2030年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页岩沉积地的水力压裂与天然气生产密切关联,但天然气和原油大的价格差,已驱使油气行业生产商应用水平钻井、水力压裂和其他现代提取技术开发页岩油,即残留于低渗透地质构造,如页岩沉积地中所含的原油.  相似文献   

16.
杨国丰 《中国石化》2013,(12):26-28
巴肯、伊格尔福特、奈厄布拉勒和二叠盆地,美国这三大致密油区资源潜力巨大,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致密油的成功开发成为推动美国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钻井生产报告》显示,今年10月,美国巴肯、伊格尔福特和奈厄布拉勒三个主要致密油产区的致密油产量已接近250万桶/日,高于之前的预测。三大致密油区的勘探开发如火如荼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正@纸黄金纸白银原油走势分析-余煜欧佩克正在不断减产来控制全球原油的供需平衡,然而美国方面,因为特朗普税改的落地,美国企业不用再缴纳高额的税金,而美国油企就是其中之一,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的1月月报中均提到美国原油产量将迎来爆炸性增长,这对原油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田家广讲习所中国有五大问题待突破:第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下半年至今,国际油价呈现暴跌态势,沙特等OPEC组织国家期望借助本轮国际油价下跌走势,抑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挤占其在原油市场供给中的份额。然而,美国页岩油产量规模并未出现实质性缩减,生产企业通过"降本保值"应对油价风险。首先,页岩油企业通过全产业链优化,持续降低单桶原油生产成本。从页岩油生产的整体效率上看,由于过去数年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100美元/桶的高位波动,页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9月份国际原油市场继续受欧佩克减产延期以及美国原油库存水平持续下降的影响,油价大幅攀升。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和英国布伦特油的价格涨幅均达到4美元/桶以上。 8月份国际原油市场牛市气氛仍较明显,WTI、欧洲布伦特油和亚洲迪拜油现货平均价分别为21.28、20.18和19.39美元/桶,比7月份分别上升1.18、1.26和1.72美元/桶。  相似文献   

20.
“煤电油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四大难题,已形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亿吨、1.75亿吨、1.85亿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而我国石油消费却在不断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原油消费量达到2.5亿吨以上。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已达1.2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正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