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一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以下简称1331号准则),就注册会计师(以下缩写CPA)首次接受委托进行审计时,对财务报表期初余额(以下简称年初数)实施审计的程序、结论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本试以1331号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作审计实践,阐述年度财务报表(简称年报)审计中年初数的审核与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财务部于2006年2月公开修订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修助记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1301号)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审计证据》(以下简称第5号)。原准则由总则、一般原则、取证方法、附则四章组成;  相似文献   

3.
经李金华审计长签发的、审计署令(第2号)《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以下简称审计署28令、新准则),已于2000年8月7日起正式施行。经过近半年的反复学习和审计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审计署2号令发布的5个新准则,与审计署1996年12月发布的原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相比,更加完备、科学和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的、宗旨更明确。从审计署2号令发布的新准则来看,无论是审计方案准则、审计证据准…  相似文献   

4.
新审计证据准则中的认定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豪 《财会月刊》2007,(11):57-58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相似而又不同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依据的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依据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两部审计准则都对内部控制评审(以下简称内控评审)提出了工作要求,但具体要求又各不相同,笔者就此进行探讨,并思考对当前发电企业内审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审计署新颁布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详细规定了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该准则有如下新的特点:一、控制审计风险《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颁布的目的,首先是规范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其次就是控制审计风险。该《准则》为控制审计风险,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新的规定:(一)明确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准则》规定:“及时向审计组及审计人员全面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合审计工作,是被审计企业法定…  相似文献   

7.
新审计准则中内部控制规定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相关规定,与旧准则中的相关规定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规定既适应了被审计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变化对审计实务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审计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将对我国的审计实务与注册会计师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拟对其予以诠释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张义杰 《会计之友》2007,(7X):83-84
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和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指出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开莉 《西部财会》2006,(12):74-7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新准则的实施必将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原准则)相比的主要变化:一是扩大了借款费用资产化的资产范围,原准则仅限于固定资产.新准则扩大到了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2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施行。此次出台的新准则对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作了充实和改进,为规范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一)中期财务报告内容的变化。1.比较报表为了体现可比性原则,新准则第7条规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会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  相似文献   

13.
钟成武 《安徽财会》2001,(12):29-30
2001年2月颁发的财政部财会[2001]7号《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001年修订)》(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原财政部财会字[1999]29号《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原准则》)作了修改,本文拟就换人的固定资产入账基础和劳务交换是否可以纳入非货币性交易范畴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作用,但内部审计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这种管理职能和作用是外部审计无法替代的。从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看,其对内部审计涉及内容较少,且对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应将内部审计真正纳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15.
审计署2000年2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主要依据。该准则比照1996年颁布的第一稿(以下简称老准则),在审计报告具体内容的规定上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区别,即:老准则规定在审计报告内容中要有“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定性、处理、处罚建议及其依据”,而新准则将此改为要提出对“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以及定性、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规定”,这就是说,要求审计组在审计报告中只需提出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1998年6月2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下简称“新准则”),并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一、关于收入的定义1992年颁布的原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原准则第44条)。新准则则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新准则第4条)。两种定义相比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的区别:1对派生…  相似文献   

17.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董事会批准了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机构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化,严谨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所在机构实现其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和第27号——效率性审计已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以经济性(Economy)、效果性(Effectiveness)和效率性(Efficiency)(以下简称“三E”)为宗旨的管理审计思想在我国内部审计领域从制度上加以落实,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可以更好地领会和实施管理审计,从而有利于组织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的效率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及其会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其必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在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的定义外,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根据无形资产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