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在新时期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针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的产权原因,从耕地保护和产权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建议,奠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勇 《经济论坛》2003,(12):26-2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整个城乡土地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近年来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也早已存在,且逐渐呈现兴旺之势。为了探索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国土资源部从2000年起在安徽省芜湖市开始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此前后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试点。到目前为止,这些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盘活集体建设存量用地,缓解地方建设对土地供给的压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建立规范的农村集体建…  相似文献   

3.
米秋花 《经济师》2009,(2):113-114
改革发展实践中大量出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由于缺乏合理法律规制,曾引发诸多矛盾冲突。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改革与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吴月芽 《经济地理》2005,25(3):401-405,410
在现行政策法规下,我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原则上是禁止入市流转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趋势日益明显。文章从理论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可行性作了探析,并从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运作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6)
文章归纳总结了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的六种用地模式: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租赁,入股集团公司,宅基地流转,土地基金管理部门,用于政府公租房的主要特点、缺陷和经典案例,然后从不同视角对六种用地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内涵是将土地上的各种权属分离开来.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框架下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是对。一定范围中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7.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杰 《经济师》2008,(11):80-81
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收益分配问题是解决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方主体收益分配不合理问题,然后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有多年,这在各省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流转实践中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通过研究湖州市流转试点的情况及流转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谭术魁  彭补拙 《财经研究》2002,28(10):69-7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我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具体是: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事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统筹协调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科学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全国部分省市特别是北京、成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研成果,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背景,梳理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相关法律及政策变迁,并在分析国内各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指明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润秋  高松 《财经科学》2011,(2):116-12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严重的资金时差悖论,导致难以利用集体土地本身进行融资,土地整理融资难反过来又成为阻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瓶颈性因素。现有流转模式难以协调各种利益,不能对流转各方产生足够激励,变相征地的方式削弱了农民的土地持续收益能力,未能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质、同价、同权"。因此,应根据利益协调的原则创新制度设计,以地权激励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促进集体建设用地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 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 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陶进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45-46,20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利是: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用地空间;为小产权房屋的解决,宅基地的流转,户籍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提供配套的法律依据,缓解目前高房价造成的住房困难,解决众多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让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减少征地纠纷和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弊是:耕地可能大量流失,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对国有土地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难以支撑其正常运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注意的问题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符合“三规”要求和“三个集中”原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须遵循土地用途管制规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通过城乡有形土地市场公开交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必须归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并依法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亟需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山市调研各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省—城乡"二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三方利益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组织和用地企业是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交易的积极推动者,地方政府是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流转交易的关键决定者。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行为不能根本杜绝的现实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变堵为疏,规范交易双方行为,调整市场秩序,建立中介组织,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判别区位特征和产权特征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程度,深入探究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市场建立的障碍因素。模拟结果显示:区位因素中,繁华程度、道路通达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完善度提高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11.3%、10.1%、7.3%、5.9%;产权因素中的使用权能、处置权能、占有权能的完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40.8%、13.4%、8.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立过程中,政策上要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手,逐步改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条件,并从法律上明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赋予占有、使用和处置权能,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激活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8.
林依标 《发展研究》2012,(3):108-110
集体建设用地用于租赁房建设,牵涉面很广,要达到利用已有的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的目的,必须从规划、计划、投资主体、产权设置、经济收益分配以及市场流转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试点中加以规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嘉义 《经济论坛》2011,(12):134-135
目前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导致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被动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本文从产权制度、流转主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乱象,并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在土地要素跨城乡配置过程中长期博弈的结果。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历史变迁中各主体的博弈演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表明以村集体及农民的诱致性变迁为主导,是由需求引致型变迁向供给主导型变迁过渡的历史过程,属于典型的卡尔多改进,需通过统一村集体与农民利益,降低地方政府利益损失,弱化地方政府阻碍偏向等措施促使博弈实现相对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