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必须走绿色转型之路。绿色转型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路径选择是一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向清洁、循环、低碳发展的递进过程,关键是选择在成长期主动转型,核心是优化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运用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方法对成长型资源城市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优化分析得出,煤炭产业绿色转型不能只追求项目规模和经济增速,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是煤炭产业绿色转型的最优路径,煤制气和煤制油是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2.
薛飞  贾刘耀  钟乐  邬建国 《技术经济》2019,35(10):95-103
资源型城市必须走绿色转型之路。绿色转型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路径选择是一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向清洁、循环、低碳发展的递进过程,关键是选择在成长期主动转型,核心是优化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运用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方法对成长型资源城市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优化分析得出,煤炭产业绿色转型不能只追求项目规模和经济增速,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是煤炭产业绿色转型的最优路径,煤制气和煤制油是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3.
邢章萍  刘璐  张军红 《经济》2012,(10):21-22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但是现有的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安全等方面,还难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面对严峻的挑战,城市亟待加快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4.
谭卫华  舒银燕 《经济地理》2020,40(11):149-157
运用2011—2016年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新金融发展对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城市新金融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但区域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中国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格局;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作用于城市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工业绿色发展。为此,应加强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创新,引导新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改造、绿色工艺设备升级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建立绿色信用体系和企业绿色认证机制,优化新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星  李斌 《财经研究》2016,(7):134-144
资源环境约束下,通过环境规制设计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差异性,因而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规制政策,进而难以有效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并不存在,但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的增强,可明显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及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东部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并未对绿色技术创新及工业绿色转型形成有效激励,但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的正向促进效应明显。中西部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有着负向影响效应,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和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转型的激励效应不明显。文章对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衡量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展和细分环境规制的类型,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科学设定环境规制强度和合理选择环境规制形式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TPE复合系统模型,从绿色转型的动力系统和推力系统考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的内涵。围绕构成动力系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技五大子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大庆市为例进行具体评价,结果显示大庆市具有较强的绿色转型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及评价,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皖南最高,皖中其次,皖北最低”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产业结构对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负向作用,政府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构建安徽省绿色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协调发展策略、明确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2008—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识别了地方政府转型与工业绿色发展的因果联系,采用空间联立方程探索了二者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转型与工业绿色发展呈现出“U”型关系且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关联;政府转型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先抑制、后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绿色创新能力,间接地作用于工业绿色发展;强化环保失信惩戒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发绿色创新能力,但会加剧资源错配。强化环保守信激励,能大幅度提升主体的绿色创新意愿,但在其他传导路径中效果不显著。提高环保守信意识,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为“放管服”背景下转型期间的各地政府应如何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发展困境。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艰巨任务下,需积极应对工业能耗结构难以快速转变、工业绿色技术发展储备不足、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工业区域发展关系面临调整难题、工业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要培育绿色市场需求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导向功能,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深化绿色制度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推动机制,提升绿色对外贸易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是我国主要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资源型省会城市,太原是全省经济中心,主要经济结构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是全市支柱产业,传统典型的资源性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业风险,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太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绿色转型战略,努力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文章将探讨对近年来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之路,以求推动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有助于规避资源诅咒,在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可持续性。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我国109个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变动指数,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因子与交互作用探测分析以探究驱动作用。本研究得出:(1)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以5.98%的年均增长率波动性改善,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依托类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指数均值排序为: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成熟型城市、森工型>油气型>有色冶金型>煤炭型>黑色冶金型,均波动上升;(3)对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提升驱动力最强的因子由环境规制强度转为科技投入水平,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规制强度是最有效的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有关绿色经济以及有关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研究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相关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相似文献   

14.
邓斯文  翟璐 《经济师》2023,(8):113-114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辽宁省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在政策环境、数字技术等方面对辽宁省数字经济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推动辽宁省工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6)
为摆脱资源约束带来的发展困境,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出各具特色、可供借鉴的城市转型之路,并预示了坚持绿色化发展能为未来城市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建设需要,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受到过度开发,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理念不符.在绿色发展导向下,对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进行优化是必然的趋势,产业生态化的目的是在经济与生态处于协调的情况下,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思路和对策的研究由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研究——基于绿色转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适应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业态,其强调生态循环、绿色高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经济,应贯彻以生态学为范式的生态经济价值观,而生态环保、均衡循环、产能高效是其基本发展模式,整体共生、系统优化是其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是解读城市发展过程的一把钥匙。文章基于低碳环保理念,论述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符合生态学的规律,符合和谐城市的建设理念,它可以作为城市的记忆和再生细胞,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还通过分析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项目,整理了我国当前工业遗产保护及利用的一些现状和困惑,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绿色发展转型的全球研究热潮由此勃兴。"绿色经济"一词是由皮尔斯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强调碳减排,绿色经济则更偏向生态环境的安全性。21世纪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生态环境恶化催生了绿色发展理念。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在西方世界,公司、政府和个体共同致力于绿色发展转型与创新。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具广谱性。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今天,全人类对绿色发展的共识与行动,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走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