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目前社会救助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浙江省孤残儿童,大部分孤残儿童享受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孤残儿童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合力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出台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建立完善新型孤残儿童福利体系;加强儿童福利机构自身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稳妥推行家庭寄养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弘扬爱心助残助孤义举,推动孤儿福利事业与慈善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委托家庭寄养的本质在于为福利机构儿童寻找替代性的亲子关系,帮助其逐渐实现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从而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这种养育模式从儿童利益最大化出发,让福利机构儿童能和社会儿童一样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呵护,弥补其成长的不足与空缺.  相似文献   

3.
2003年,民政部制订并通过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首次确立了家庭寄养制度。但是在之后实践的10多年期间,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家庭寄养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因此,民政部于2014年9月14日出台了《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杭州市应该结合地方特殊情况,对《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做进一步细化,并借鉴其他城市的特点,最终建立属于自身的"杭州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公办民营型"儿童福利机构研究背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发展强大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政府和社会开始关注困境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他们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尤其是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儿童,更是弱势中的弱势.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通过举办福利机构来收养那些没有依靠、无家可归、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孤儿和弃婴,努力保障他们的生活权益.与此同时,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国家要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来加强对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护,全面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等"两项补贴"制度.以此更好的关注孤残儿童的生活现状.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同时对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共有孤儿50.2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被家庭收养的孤儿人数为2.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4.4%.全国收养性机构收留抚养孤儿12万人,其中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孤儿5.6万人.同时,还有大量散居在社会的孤儿和困境儿童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境儿童的问题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农民收入构成的角度研究农民收入,以期找到农民增收的途径。文章通过对河北南部W村农民收入构成的实际调查,对W村的农业、非农业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家庭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和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与动力。针对W村的实际,提出农民增收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半农户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合理协调农业与非农业,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将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踊跃为之.作为专门收养抚育弃婴孤儿的儿童福利机构,便成为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及个人奉献爱心的热门对象.面对不断汇聚而来的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爱心资源,如何整合更好地服务于孤残儿童,成为新时代儿童福利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合村曾经是一个以一村两制形式存在的村,新合村联合体既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单位,又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但因管理体制等矛盾的深化,使得新合村的一村两制最终全面走向家庭联产承包。探讨其改制的原因,对我们更好地探索农村发展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活方式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着个体的不同面貌,显示着家庭的不同风格,因而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行的儿童保健门诊每天都会接触到早产儿、留守儿童、单亲儿童、隔代代养儿童等各种类型的儿童,就儿童的成长阶段不同,其劳动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交往方式也不同,使用同一个模式保健是无法应对  相似文献   

9.
家庭课税模式是与个人课税模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个人课税模式是以一国税法规定的居民个人或者非居民个人作为课税单位征税模式.个人在缴纳税款时仅就本人的收入所得缴税而不考虑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状况.家庭课税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对家庭所有收入来源征收税款的课税模式,即对家庭所有成员全部的收入征收税款.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个人为课税单位的征税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均发生翻天覆变化的当下,其弊端突显.  相似文献   

10.
闫新  闫峰 《经贸实践》2016,(18):20-21
家庭课税模式是与个人课税模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个人课税模式是以一国税法规定的居民个人或者非居民个人作为课税单位征税模式.个人在缴纳税款时仅就本人的收入所得缴税而不考虑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状况.家庭课税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对家庭所有收入来源征收税款的课税模式,即对家庭所有成员全部的收入征收税款.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个人为课税单位的征税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均发生翻天覆变化的当下,其弊端突显.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教养方式——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寄宿教育和自我教育。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道德成长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分别对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劳庙村、河溜村和褚庙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通过调研发现,被调研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显著,其主要表现为亲情淡忘、家庭教育淡漠。学校安全淡味和社会监管淡化,是造成亲情淡忘、家庭教育淡漠的主要根源。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大背景下,儿童阅读推广工作重要且紧迫.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某种程度上由儿童阅读推广主体的特点决定.本文从与儿童联系最紧密的主体为出发点,分析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学校、家庭这三类推广主体的各自意义与特点.这三类主体构成一个三维结构,它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共同作用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造就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从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寻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让留守儿童的守望不再是对幸福的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约翰·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通篇都在讲家庭教育,包含了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约翰·洛克的家庭德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对当今儿童的家庭德育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信社主导的小额贷款作为支撑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服务,其发展状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具有现实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基于对饶平县新圩镇“信用村”模式的调查,从农户的需求满足状况、“信用村”的运营管理以及农户的信用及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信用村”模式中所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过去30年间,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城乡和地区间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贫困地区出现了许多“空巢村”现象.人口迁移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繁荣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现象的具体产生缘由及其影响,本文针对陕北两个市的家庭移民及收入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覆盖8914个村庄,110万个家庭,490万人口.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揭示了人口迁移的模式、起因和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贫困或经济困难的人们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搬迁到其他地方.另外,举家搬迁和劳动力迁移是两种不同的人口迁移行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填补了一个重大学术空缺,对中国地区发展和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整村推进为扶贫开发确立了新的模式,整村推进对新一轮扶贫开发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国扶贫整村推进取得成果和需要完善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吉林省整村推进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吉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为扶贫开发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背景下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它所带来的家庭功能的缺失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如缺乏正确疏导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让儿童随父母到打工城市生活和吸引父母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现实情况下这两种模式的实现有较大难度,而母亲居家灵活就业的方式在中心城市远郊区既易实现又能使儿童至少拥有母亲的关怀,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变迁,这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并服从于国家的建设发展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村民自治组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自主地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形成"乡政村治"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村级治理出现危机,国家通过减除农业税这一政策简政放权,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村治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