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中央部门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公车过多过滥,公车费用庞大,无疑已经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而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司机私用公车现象也屡禁不止,使政府形象蒙受损害。同时,公车管理漏洞也造成了巨额的养车费用,有关调查显示,公车修理费用是私车的6倍,存在着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2.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一般是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中产生的经费。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对审计部门来说,“三公经费”也就成了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针对当前“三公经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推进“三公经费”审计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12)
"三公"经费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支出的一部分,目前已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三公"经费审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每年都是审计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三公"经费审计具体事例,对主要风险点和措施做出分析,并从单位管理层面提出建议,规范单位更好地开展财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袁辉 《经济》2014,(3):78-79
正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从反"四风"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制度安排,从讲话、文件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身体力行,这些政策和行动表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态度和决心,体现出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顺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实际上,铺张浪费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长期以来,铺张浪费、豪华奢侈的顽疾更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搭上了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快车.加强财务管理是独立学院既好又快的发展的重要保证."三公"经费管理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增加"三公"经费透明度是外部和内部对独立学院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6.
罗军 《经济师》2015,(4):148-149
"三公"经费挤占高校教学经费,"三公"消费滋生隐性腐败。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国的经济社会面临着自上而下的深层次变革。制度变迁对经济领域的传导效应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旅游、餐饮、酒类、汽车等"三公消费"敏感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在制度变迁的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战略调整以及CEO特征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在整体上发现了制度变迁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的证据;年轻的CEO和有政治关联的CEO更具有适应性和创新的能动性,在动态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促进企业战略转型。本文的研究可用来检验制度变革在经济领域的成效,有助于了解影响上市公司战略调整的关键因素,为上市公司从高管个人层面寻求改善上市公司境况的途径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是中共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条条"清规戒律"对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公务员徐平(化名),与大家分享公务员在2013年的故事。勤俭节约,转变文风2013年来,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各地各部门都认真履行勤俭节约的规定,三公消费等现象大为改善。谈及这个问题,徐平表示,在他们单位的工作中,确实在勤俭节约方面有不少改善。"首先,公务接待的次数大为减少,自从中心出台了关于公务接待的小册子,我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长期以来,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一个支柱行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央改变作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深入推行,中国餐饮业经历了廉政风暴第一轮洗礼,高端餐饮进入了寒冬,高端酒店餐饮营业收入锐减,餐饮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由此入手分析了高端酒店餐饮现状,并且对高端酒店餐饮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11.
李响  杨丽华 《经济师》2012,7(2):190+193
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其实,目的不在于公开本身,关键是要通过公开,减少"三公"经费的浪费与遏制"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文章从"三公"经费公开和支出的现状切入,对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罗彬 《广东经济》2014,(1):39-40
2013年是中共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条条"清规戒律"对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公务员徐平(化名),与大家分享公务员在2013年的故事。勤俭节约,转变文风2013年来,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各地各部门都认真履行勤俭节约的规定,三公消费等现象大为改善。谈及这个问题,徐平表示,在他们单位的工作中,确实在勤俭节约方面有不少改善。"首先,公务接待的次数大为减少,自从中心出台了关于公务接待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国企受到的外部监督越来越严格,这种外部监督所带来的外部治理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2年12月出台的"八项规定"政策,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国企高管权力大小视角实证检验了"八项规定"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发挥了有效的干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国企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在政策实施初期,相对于拥有较高权力的高管,"八项规定"对低权力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抑制作用更强,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政策对在职消费的治理效应使得国企高管的寻租方式发生了转变,过度投资成为高管获取私人收益的替代途径,并且高管权力越大,过度投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国家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本公司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八项费用"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八项费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本文从企业八项费用的控制为出发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公经费"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各界对加强与规范"三公经费"的透明、管理呼声越来越高。对"三公经费"支出问题的治理饱含期待。面对这一形式,做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乡镇机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努力创建节约型乡镇机关?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2)
随着高校不断地加强办学规模,高等学校收支的规模及类型趋于复杂庞大,经济业务多样化。其中,"三公"经费是高校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高校"三公"经费支出存在铺张浪费、报销不清晰、报账流程随意、报销经费数额隐蔽等问题。文章着重说明了加强"三公"经费报销管理的重要性及规范报销流程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在"三公"经费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公开"的对策来加强"三公"经费报销流程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三公"经费公开是预算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决定要求九十八个中央级预算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和2011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支出以来,"三公"经费公开出现了公开的部门不齐全、时间不统一、内容不明细和格式不规范的状况。分析原因,主要是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即《预算法》迟迟未修订形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正式开展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仍存在着内容笼统、公布延期、界限模糊和审核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的“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5,(12)
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国共产党抓好党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文章对基层企业如何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精神,分析存在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制度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微言     
《经济改革》2014,(7):7-7
三公经费减少,公车改革破冰,"打老虎、拍苍蝇"新一届领导让民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兴利除弊"的改革魄力!——2013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比2012年实际支出减少4.1亿元。"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民营企业家参加李克强召集的经济座谈会谈看法。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就像我明白我想要的是自由的,能够自我掌控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