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月在唐代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西方兴起到21世纪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其重点是研究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意义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许多语义都可以从认知角度获得解释,尤其体现在隐喻方面.传统上,隐喻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重要认知方式.1980年Lakoff&Johnson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标志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研究的开始.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作为隐喻的"正气",通过其来源,延伸义以及"正气"概念隐喻分析三方面阐述其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罗成 《开放时代》2021,(4):53-71
"领导权"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标识性概念.在欧洲革命运动中形成的领导权,有列宁和葛兰西两种模式,分别主张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市民社会阵地战.区别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难题是"军绅政权"及其离心结构.对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1927年到1942年间进行了构建革命领导权的历史探索.革命领导权包括军事领导权与文化领导权,以自我革命与相互嵌入为核心逻辑,强调"枪杆子"与"笔杆子"在自我改造基础上的再结合:"枪杆子"接受文化教育,"笔杆子"深入战斗生活,在文武结合的同时更与实践经验结合,真正成为革命政党指挥下的"两支军队"."文武双全"领导权的文明意义在于,既满足了 20世纪早期中国对于解放政治的历史诉求,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解,更隐现了中华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社会认知语言学为出发点,采用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对世界500强企业和浙企百强的企业使命宣言的语料进行了实证研究,解释了揭示"竞争"和"合作"这两个概念隐喻在企业使命宣言中实际运用,及其特点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作为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引起众多关注.考察长株潭城镇化的特点,对长株潭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四个方面提出电子商务助推长株潭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中的消费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舞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利用文化物质材料和文化精神构成的综合创造的动态意象.从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产业消费中的变化来看,旅游作为一种生机勃勃的表演产业,伴随着对"原生"文化表演的追求,傣族民间舞的重构和消费特征由文化物质材料向文化精神转化.但这并没有使民间舞的特质意象消解,而是旅游作为一种地方文化重构中生机勃勃社会因素与其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一起作用于民间舞的现代创造重构中.使民间舞在旅游发展中被更深层次的融入当代审美意识成为新的现代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7.
刘洋 《当代经济》2018,(4):120-121
声音商标作为商业活动的产物,并逐渐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武器,它同其他传统商标一样是蕴含在商业活动的重大无形资产.随着商业的繁荣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声音商标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商标也由传统的文字、图形等商标逐渐向非传统的立体、颜色、声音等商标扩大.我国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中,也在逐渐摸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之年通过的声音商标的立法,本文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对声音商标显著性的认定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机制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庆辉  陈俊梁 《经济问题》2007,332(4):60-62
从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多种要素合力作用中分析"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以及道德、产权、法律的有机统一.针对其形成机制,提出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的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主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一元论哲学,其对西方中心主义内在地发挥决定作用.中国由于地处"远东",殖民化的成本太高,原住民人口过于庞大,不仅没有被殖民者及其后裔所替代,而且在近现代的国家政治建设中维护了自身传统,并形成了能够整合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这样的机制使中国比那些西方殖民社会具备了更快、更易于进入工业化的条件,这也正是中国完成工业化并且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真正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意象图式为方位隐喻的形成提供了认知依据.方位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非可见性的目标域.我们可从认知方位隐喻出发,重点分析上/下这对方位隐喻对歇后语的认知解释,从而证明:恰当使用方位隐喻对歇后语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从十六大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我们看到了一个从局部的到全面的现代化,从不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现代化的一个过渡.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不但历史文化悠久,而且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快四十个年头了,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大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反哺"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在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文化反哺"现象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而在对新生器物(高科技产品)的使用和对新潮流的了解层面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学生向老师进行文化反哺的能力或他们的话语权利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受传统的束缚较少,以及他们凭借大众媒介获取社会信息的便利性;该现象的出现动摇了教师"长者为尊"的地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文化反哺"现象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阐述了"文化反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启示,提出了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20世纪上半叶的辜鸿铭、罗素与罗梦册所描写的中国意象及其内容,并比较这三种中国意象之异同,指出:辜鸿铭笔下的"中国"是一种文化的乡愁;罗素笔下的"中国"是一种作为西方文化的对比;罗梦册笔下的"中国"是一种"天下国家",不同于西方历史所见"帝国"或者"族国","天下国家"是未来中国的愿景.三者之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地将政经社会问题化约为文化问题,并认为文化具有优先性与重要性,呈现某种"文化化约论"的倾向;其次,都强调"中国"之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性",将"中国"加以理想化,这种思路与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性"的强调互相呼应;第三,有心美化中国的"过去",以引导"现在"中国的发展,勾勒"未来"中国的蓝图.而最终,这三种中国意象之所以构成"乡愁""对比""愿景"的差异,乃因辜鸿铭与罗素以西方人作为阅读对象,罗梦册的发言对象是中国同胞,尤以他的"中国"论述最扣人心弦,并展现出世界史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过令人称奇与惊讶的历史.作为世界文化中的两朵奇葩,二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抑或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折射到现代生活中的影子.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影响人们外在各种行为方式的精神内核--文化也相应的不断发生交流与碰撞.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分析其差异和精髓,并进一步探寻适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管理之道也就被赋予了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承载与参与:发展我国的社会中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社会从总体上看,是一种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政府对社会实行严格控制的传统社会.在这种社会模式下,政府依靠强大的政权组织力量,运用行政权力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行严格的控制.这种社会模式的作用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看.积极意义上,它使我国顺利平稳地渡过了建国后积贫积弱、危机四伏的过渡阶段,使财力、物力、人力能相对地集中起来做一些急需解决的事情.消极意义上,它使社会发育僵化,逐渐丧失了新生社会的活力.具体地说,首先作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是严格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的:其次建立在计划经济之上的政治系统表现为过分集中的扩大化行政权力;其三作为关乎人的诸多活动领域的社会生活系统也被高度的政治化;其四作为社会精神文化方面,也因上述三方面的环境而受到极大的禁锢,特别是"左"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安东尼奥·葛兰西通过对自身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意大利革命运动失败的反思,提出了著名的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而在对文化领导权的强调过程中,葛兰西尤为关注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高度重视有机知识分子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的全面理解,以求探寻"有机知识分子"和"文化领导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近年来,国内网络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为"高级黑"提供了一定的时空场域与传播载体,对国家、政党、社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深入分析和阐释网络社交媒体中"高级黑"现象的实质、危害及应对之策,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社会大众提供"正能量",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凝聚人民力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释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科学、政治、经济及文化理念与宗教言路的紧张,从文化比较的视角,提纲式地分析了中国现代社会的主流走向及其可能产生的意义生活的危机。在文章的立论上,作者采用了雅斯贝尔斯对“科学迷信”带有挑战性批判的思想,蒂里希“偶像崇拜”的概念及马克斯·韦伯宗教伦理和经济行为关系等论述,意在说明,当科技、政治、经济等工具理性要取代形上学而作为社会唯一合法的声音时,必须注意人类存在性意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从古希腊至今,阿尔卑斯山一步步地走进了人们,特别是文学家们的视野,它的意象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耶利内克的"阿尔卑斯山情结三部曲"--<啊,荒野>、<贪婪>和<情欲>是20世纪欧洲文学中描写阿尔卑斯山的代表作.本文主要以这三部作品为切入点,探讨了这一时期阿尔卑斯山的意象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