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富论》中,第一次进行了关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讨论,他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于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从此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进行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一时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阐释经济之所以增长的理论在不断进化中,这段演进历史,也是经济学家不断寻找经济增长源泉,以及对经济增长路径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体育繁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作为第三产业一个重要部门,在现代让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体育,加大对体育的投入,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动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它通过研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情况。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把影响经济的因素归结为七个:①就业人数和他们的年龄、性别构成;②工作时数;③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④  相似文献   

3.
东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西方国家60、70年代的水平不相上下,当然与西方国家目前的水平(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说美国目前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决不是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零或者很低。而且从时间的纵向比较也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制度决定论与地理决定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家一直重视对国民财富增长问题的研究,这一古老的问题吸引经济学家的关注已长达数个世纪。而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的基本框架里,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随着20世纪中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复兴,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逐渐意识到,物质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技术进步固然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投资比其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蔡昉 《宏观经济研究》2005,(12):34-37,4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绩效,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在于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连续27年实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成绩的同时,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条件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许桂娟 《经济纵横》1992,(12):15-18
<正>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异同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同.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了严格的区分,经济增长主要是用于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加,即用货币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衡量,其公式为:GNpt=GNpb(1+r)n,式中的GNpt代表期终的国民生产总值;GNpb代表基期的国民生产总值;n代表基期至期终的年数,r代表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高度关注、不懈探讨的永恒主题。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就曾悉心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规律,认为自由贸易、资本积累和社会分工等均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等认为可以通过利息率调节储蓄和投资,借助价格机制和工资调节来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了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地方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目标进行调整存在一定的策略性,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东部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渐呈现出放缓的形势,而实际上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习主席曾阐述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是不能保持以往的水准,只是从整体情况考虑进行控制的观点,有关于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进行策略性调整,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家们致力于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三次发展高潮。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内在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与此同时,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这些对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只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1978-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具体依存关系,得到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理论的演化和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树金  赖明勇 《经济评论》2004,130(6):65-68
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理论是基于经济增长的“复杂性”来解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增长差异。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经济学家在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主要表现为从外部性、偏好结构和开放经济三个角度考虑不确定性经济增长路径的存在 ,现有研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知识的总和,技术进步象一条涓涓溪流始终贯穿于整个经济增长与发展史,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础,经济学家们就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是在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展开的,许多经济学流派都曾关注过技术进步并试图将技术进步溶入其理论框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用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增长过程。本文从亚当.斯密体现在积累及劳动分工上的技术进步因素开始,循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时序,分别进一步评析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及色彩斑斓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各大理论流派均认同技术进步一定会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但人类显然还没有找到一把普适的经济发展的"魔杖",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延续展开着。  相似文献   

13.
金融活动在现代国民经济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股票市场的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影响,又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许多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国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就越高,这种  相似文献   

15.
颜廷标 《经济论坛》2014,(3):174-176
正经济增长其实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代表着一国和地区的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的持续增长说明其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毫无疑问,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努力追求的,也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应厘清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来分析、观察、思考如何通过人为的调控来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研究引致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的一  相似文献   

16.
李莉 《时代经贸》2008,6(11):17-18
经验研究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价格的波动、荷兰病、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制度弱化等.本文对"资源诅咒"研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关系的假设检验、"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而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围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东西方经济学家作了相当多阐述,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内开展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如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管理,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仅如此,这三者又与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密不可分,路径选择将使上述三者的内在结构和实际运作发生重要的改变,并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因而成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的关系,往往试图借鉴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区域间的金融资源流动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已成为金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易形成金融集聚或金融中心,经济学家往往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该问题,得出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和机制等,最近国内也有研究者从金融资源的角度探讨金融集聚,提供了较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此后经济学界就一直非常关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的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所固有的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兴起,空间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空间经济学中空间效应和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经济增长,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然后用云南省基础设施的数据来分析、计算基础设施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拓荒,独立地开辟了后来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研究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据此建立的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借鉴西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