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与“李嘉图等价观点”对国债融资的消费效应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将国债幻觉引入基本消费函数,区分私人部门持有的国债资产和其他资产两部分,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对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其他金融资产对城镇居民具有“负”的财富效应,而住房资产对城镇居民而言具有“正”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ARDL-UECM模型计量分析了长短期内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长期内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促进作用;而实物资产长期内对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对消费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产生长期扭曲,以及过高自有住房率在房价攀升时只能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长期则有限。现阶段只有降低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及抑制过高的房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资产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3.
资产结构、收入结构与股市财富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分析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0.84%.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有:股票价值占GDP的比例较小;居民在股票等方面的财产性收入较低.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扩大股票资产占居民资产的比重,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比例,提高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骆祚炎 《当代财经》2004,(7):10-13,27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5.
财富效应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990年为分界点,财富效应理论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生命周期等理论为基础,把资产引入到消费函数的分析中。第二阶段在1990年以后。与第一阶段相比,财富效应研究发生系列变化。一是财富效应的检验技术进一步发展;二是对各种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三是进行财富效应的国别比较研究;四是分析资产价值的变化对住房贷款需求、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自我保险需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财富效应的理论概述 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是指由于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财富效应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又称实际余额效应。财富包括两种形式: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资产占居民实物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7.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资产对消费影响的财富效应是国内外经济学研究和宏观决策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对国内外近年来财富效应的相关文献在理论、方法和经验证据上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综合起来,现有的文献表明:生命周期理论的经典经济学框架可以很好地解释财富效应的存在;众多实证文献支持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共同的趋势;在大多数国家财富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并且资产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会因不同的资产和不同的国家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剑 《财经研究》2015,(8):90-104
文章在最优跨期消费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居民的借贷约束和预防性动机,推导出检验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预防性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根据不同渠道作用机理的差异,利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2003年以后,房价上升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具有微弱的财富效应,从影响渠道来看,主要是通过预防性储蓄渠道,其次是流动性约束渠道实现的,而直接财富效应并不明显.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额耐用消费品支出以及支配自由度较大、往往具有享受特征的消费支出的促进上.这一时期房价上升带来的财富增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对不确定性的谨慎程度,缓解了居民在面对大额刚性支出时所受到的流动性约束,从而降低了消费对当期收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王立平 《当代经济》2009,(17):148-150
本文利用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比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结果表明:收入约束假说并未得到支持,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利率和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住房的家庭跨期资产决策模型并进行参数赋值,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挤出效应,而当家庭财富水平或分布区域不同时,挤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微观上说明了完善家庭资产结构、分散家庭投资风险的必要性,从宏观上解释了住房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市场的资源挤占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合理配置住房资产、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合理引导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实现房价平稳回归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低收入居民缺乏金融资产,无法通过消费与投资选择,直接影响资产收益率,因此,利用全国人均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检验了收入约束假说,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CCAPM在各收入组的表现是不规律的,收入约束假说没能通过实证检验,将收入约束纳入到CCAPM的研究中未能解开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13.
邢大伟 《经济论坛》2012,(1):98-100
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规模不断增加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复杂性.针对金融资产中居民股票持有行为,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持有股票的相关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是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居民短期财富增长对冲通货膨胀的理论进行梳理,随后搜集并整理出2000-2013年我国居民金融财富和实物财富增长的季度数据.通过Eviews、Mircofit软件,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对冲通货膨胀的能力建立解释方程,并运用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长期居民财富增长同通货膨胀变动存在某种特定的均衡关系,表现为居民金融财富增长对冲预期内通货膨胀具有显著性,且方向一致;居民实物资产对冲预期外通货膨胀的能力较预期内通货膨胀大,但显著性和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取决于滞后期数.近年来我国居民财富虽增幅巨大,数据表明居民财富增长对冲通货膨胀的能力有限,但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居民对冲通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股票财富、信号传递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尝试在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居民的借贷约束和预防性储蓄,推导出能够检验股市的财富效应、信号传递效应和不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中国股市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国内相关文献所得结论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不仅考虑股票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而且考虑其信号传递效应,那么中国股票市场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分析也表明,如果用工资而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度量人力资本回报,中国股票市场同样存在正的财富效应,且这种财富效应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的股价变动对中国居民消费具有长期影响,投机因素引起的股价变动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许桂华 《财经科学》2013,(3):95-104
通过引入家庭债务变量对LC-PIH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方法、误差修正模型、暂时性-持久性因子分解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收入和财富的持久性变动对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收入的持久性变动影响最大,财富和家庭债务次之;不同于传统分析框架结论,不但财富的持久性变动会影响消费,而且其暂时性变动也会影响消费,但收入的暂时性变动对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在家庭债务和财富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共同作用下,消费变动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7.
波动性和非对称性是财富效应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文以一个修正后的比较分析模型为基础,检验发现居民三种类型资产的财富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住房资产的波动性最小,证券资产财富效应的波动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证券类资产的财富效应呈现较强的"震荡"特征,非证券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呈现较弱的单向效应。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并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应该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和侧重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主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对当前消费有促进作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最高的是无风险的通货和存款;家庭普遍现象是财产性收入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贡献小;中低收入的男性户主家庭消费低于女性户主家庭;高学历和婚姻状态正常的家庭消费更高.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0年~2010年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性正向关系,地区间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股票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不大,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周慧 《当代经济》2016,(26):116-117
金融资产定价是现代资产定价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综述,行为资产定价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消费资产定价模型(CCAPM),借用不同的效用函数来反映不同的投资者偏好,比如财富偏好,损失厌恶,习惯形成,追赶时髦,嫉妒等等.二是在进行资产定价时直接考虑投资者心理因素,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分析的过度自信,保守性偏差等认知偏差,用模型量化此类偏差然后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均衡时的资产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