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兰 《经济师》2002,(10):112-1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 ,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等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白莎 《大陆桥视野》2016,(24):189-19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国民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结合,这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都围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态的发展变化,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调整.本课题以江西省的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逐渐成为我国的新一个支柱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也受到该行业的热切需要,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主要来源是各大高校,旅游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现状展开讨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既为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地方高等旅游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何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实用型人才,适应地方国际旅游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要适应国际旅游发展的要求,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高校双语教学中旅游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冬英 《经贸实践》2016,(18):207-208
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但是旅游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基于专业本身来说,其地位也尤其突出.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提出以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从专业方向与能力分解、相应课程及实习基地、评价及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渐带动了社会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思考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思考,也就成为了旅游专业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与源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新趋势"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其次,以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为例,总结了其酒店管理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最后,提出了扎根地方经济、突出培养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提升教师队伍、扩展双语教学;注重科研训练、强调"复合"实践等未来构想.  相似文献   

8.
孙江虹 《新经济》2013,(29):110-111
随着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优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本文通过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这也使得全国范围内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以延安市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景区环境,旅游管理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旅游发展与旅游外语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矛盾分析,探索了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途径及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在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以期为旅游发展服务,做到教学为经济服务,教学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夏鹤  于海静 《当代经济》2016,(17):49-5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海洋开发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以及“一带一路”的提出,海洋旅游业正在成为引领海南省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红利等方面阐述海南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罗丽丽 《经济师》2011,(12):123-125,127
21世纪,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旅游业对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有了更高的期盼。那么旅游院校如何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呢?文章通过以旅游单位为对等面,结合对河南省多家旅游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构建基于匹配岗位的旅游管理专业素养模型,依据旅游专业相关岗位设计旅游专业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旅游专业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旅游企业开始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与管理相结合,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开始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高职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究与旅游企业无缝对接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为企业培育出与岗位高效匹配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旅游行业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专业教学是培养专业化旅游人才的重要过程.当前很多高校、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并且对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旅游人才,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在旅游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旅游专业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旅游业4E发展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强 《经济师》2010,(6):223-224
低碳经济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规划开发生态化、旅游生产节能化、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消费环保化道路,使旅游业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创新旅游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休闲度假和风景观赏紧密结合起来,农业休闲观光游的火热发展和寿县所具备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条件,使得寿县在向新形式旅游方式转变时具备了巨大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寿县如何利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推动寿县传统旅游方式的创新发展,进而引导寿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将近一半的旅游地区都集中在离东部交通发达地区地理位置较远且交通不便的地方,这些有困难的地方受到人为的影响因素很大,让我国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和这些贫困地区交叉相交.为了促进该贫穷地区旅游业的顺利发展,我国颁布了许多的旅游扶贫原则和扶贫方法.国家对贫困地区旅游行业的支持成为了当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之一.而国家旅游扶贫的发展政策也受到贫困地区老百姓的欢迎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旅游产业的崛起产生了对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极大需求.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输出有赖于高水平的旅游教育.因此要想促进旅游经济飞速发展和良性循环,旅游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欲从课程设置这一关键点着手,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并以企业课程设置改革为突破点,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业用了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赶超了许多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实现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发展地位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自2008年我国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关口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家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智力服务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旅游业要实现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旅游策划、规划、设计、运营、营销、管理等环节,以创新促进发展理念的提升、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丁任重  廖瑾 《财经科学》2004,(2):104-107
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在旅游资源有限性与旅游开发普遍性之间、旅游资源的不变性与旅客需求多变性之间、旅游活动集中性与景点开放经常性之间、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以及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应调整发展思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树立"大旅游"观、加强旅游科学规划、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