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伤认定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军 《经济师》2009,(1):83-83
工伤,即因工负伤,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而受到的伤害。工伤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各种因素,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具体的进行判断和认定。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工程工伤事件日益突出,工伤事件的发生不仅危及到人们的日常收入,而且还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当事者陷入极度狂躁的情绪,因此,工伤认定的真实性对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使其获取到应有的工伤待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现行工伤认定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工伤职工难以及时获得认定,最终导致其职工应有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文章针对于我国现行工伤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确保每位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均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庞婧 《经济研究导刊》2014,(26):302-303
随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全,工伤形式日趋多样化,工伤认定制度也在不断跟进,工伤认定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伤认定关系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关乎一个家庭的幸与不幸,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虽然工伤认定也逐步趋于合理,但认定制度的某些不足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暴露。目前,特别是工伤认定中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的规定,引起了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4.
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利益的必经环节,为维护工伤职工合法的工伤保险利益,有必要将工伤认定基本因素、重要因素和相关因素进行界定与分析。工伤保险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工伤的认定问题,工伤认定纠纷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受伤情形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上,而工伤认定条件又由若干因素组成。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3)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文章以实践中所遇到的案例为例,对与《工伤保险条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商业保险作为涵盖范围较广的产业需要对受保人的各项信息进行调查以维护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这就意味着商业保险与受保人的社会各项保障信息之间关联也将更为紧密。同时,随着就业压力及行业风险的增加导致社会保障工作挑战增大。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与商业保险的结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社会保险权益补充的关键途径,具有一定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几年来,遇到了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的工伤认定问题,由于法律规定的遗漏及含糊,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工伤认定方面陷入了困境.2011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工伤保险条例》,在这些法律基础与事实情况下,本文重在通过案例呈现现阶段主要发生的工伤认定争议,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如何规避可能出现的不适当的公伤认定情形,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针对人们争议已久的工伤保险认定范围、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伤处理及工伤处理程序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在新的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工伤认定争议和程序的修改共涉及了4个条文。为那些因无法正常拿到工伤保险而踏上维权路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但这些修改能否彻底改变我国现有工伤认定制度中存在的种种不完善,解决职工维权难的问题?本文在此尝试从工伤认定的角度分析我国原《工伤保险条例》与《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法规,以及借鉴国外制度的优势从而对我国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工伤认定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8)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劳动者,尤其是一些未依法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发生伤亡事故,进行工伤维权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文章对工伤维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期案例:马先生是一家工厂的职工,前不久在正常上班时间因突发高血压而引起中风。虽然因抢救及时而保住了生命,但是却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当马先生的家人和工厂交涉要求享受工伤待遇时,工厂明确拒绝按工伤处理,只同意按非因工负伤而享受相应的待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机动车数量激增,交通出行人次屡创新高,路上交通参与者也变得复杂,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大为增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判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划分事故当事人的责任,确认案件事实,深入研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法院判决中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应从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制作程序着手,到法院适用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查原则,最后探究事故认定书的作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探究事故责任认定在判决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尹雪英 《经济论坛》2005,(16):111-111,114
一、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侵权认定归责和损害赔偿的要求 TRIPS协议45条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损害赔偿做了这样的规定,其第1款规定:“对已知或者有充分理由应知自己从事的活动系侵权的侵权人,司法当局应有权责令其向权利人支付足以弥补因侵犯知识产权而给权利持有人造成之损失的损害赔偿费。”其第2款规定:“司法当局还应有权责令侵权人向权利持有人支付其开支,其中可包括适当的律师费。  相似文献   

13.
李朝晖 《当代经济》2007,(20):40-43
目前农民工多从业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企业等非正规生产部门,生产环境的恶劣导致工伤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根于执法体系的不健全,农民工雇用企业不承担或极少量承担事故损失成本,这种工伤风险负外部性的存在破坏了帕累托效率条件,导致市场失灵的产生.从社会角度看,政府应该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民工工伤风险控制,运用政府强权调整竞争市场资源配置,为农民工提供工伤社会保障福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服务和精神保障两个方面来探讨完善工伤保障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完善工伤保障办法,使工伤职工在得到物质保障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服务、精神方面的保障,构建全面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阚堪  潘云 《经济视角》2012,(2):12-1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开始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网络为基础的商业行为也日益丰富,形成了网络产业。网络产业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在垄断与竞争方面,其特殊性表现的尤为明显。2010年11月,中国互联网行业爆发了沸沸扬扬的"腾讯与360之争",虽然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争执表面上已经解决,但"3Q之争"所折射出的我国网络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现状无疑值得我们深思。传统反垄断规则如何面对网络产业中的新问题,如何规制网络产业中的垄断,保障网络产业的有序竞争,成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后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8)
涉案财物价格认定,为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提供定罪量刑的依据。在价格认定过程中,由于价格认定人员的素养和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价格认定结论的偏颇或失实,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案件的定性,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判定和"罪行相适应"的实现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主张与保护。因此,我们需要对涉案财物价格认定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规范,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积极促进涉案财物价格认定科学化、合理化进行,为司法公平、公正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工作者.因为农民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这个群体中出现了大量的职业病患者,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出现大量的劳资纠纷现象.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其中还是存在一些没有考虑到位的实际问题存在.本文主要研究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合理处理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和芳 《经济师》2011,(12):60-62
文章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一起工伤案例,分析此案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指出此案例中工伤赔偿面临的困境并不是由于企业或是遇难者家属的故意为之,而是因为相关立法和执法部门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导致的价值失衡。因此,解决此种问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立法和国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是单纯地对民营企业的道德谴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8)
近年来政府对职工工伤伤害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的保障力度。医务人员的工伤伤害也不仅局限于职业暴露与操作时锐器伤等。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院前急救人员受到工伤伤害不仅影响了医务人员从业的安全感,更减弱了院前急救服务于患者的整体能力。如何减少或避免院前急救人员工伤伤害,维护职工权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需要系统全面分析并加以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早在16世纪就已开始,到20世纪初发展为相当成熟的程度,而在中国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中,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合理性审查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很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