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理论上分析,财务总监委派制应当是企业行为而非政府行为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所有者通过委派财务总监,代表其履行对经营者的监督权,以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其利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团体)利益最大化的所谓“败德”行为。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下,既要给经营者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但也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财务总监委派制就是为了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它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本质上看,它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企业行为而非政府行为。西方国家中也有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财务总监一般是由董事会委派的,行使对经营者的监督权。在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中,董事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分散的股东很难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下,董事会实际上代行了股东的权利,由董事会委派财务总监可以起到加强所有者监督的作用。这里可以看出,西方企业的财务总监委派制表现的是一种企业行为。二、我国现行财务总监委派制较多地表现为政府行为我国最早实行...  相似文献   

2.
财务总监制是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同的企业治理机制会产生不同的财务总监机制,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着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主体缺位,所有权人的职权弱化、淡化、务虚而不务实。其二,在国有企业中决策层(董事会)成员与经营层(经理层)成员一般都由政府任命,造成了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混乱,经理层不必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也没有切实履行所有者代表的职责。其三,企业治理机制中的核心内容———监督机制不完善。所有者对经营者具有终极的监督权利,但由于现实中存在多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敌意收购及其规制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份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经营的分离产生了如何有效监督经营者的问题,而敌意收购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既要看到敌意收购确实对公司的经营者起着一定的监督作用,也应承认这种监督作用的局限性。因此需借鉴国际上对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规制的模式,完善我国关于敌意收购及其规制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代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吵,所有者和经营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有可能损害所有者利益,从而产生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诸多产生代理问题的体现性诱因,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的效益欠佳,亏损面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代理问题的存在所致,其对策思路是:重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公司财务监督机制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以及保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方式。财务监督过程包括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经营者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目前存在以审计委员会为财务监督核心的英美模式和以监事会为财务监督核心的德日模式。公司财务监督形式上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构成,形成具有递进性和交互性的综合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位与扭曲.经营者激励机制应选择报酬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应充分引人市场竞争的约束,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加强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特别应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并从所有者和经理人市场两个方面论述了强化约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同时提出还要重视思想、文化、道德等非制度因素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制度安排与非制度因素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问题,MBO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MBO基金的提出也基于此,它能够解决MBO收购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同时又给广大投资者一个新的投资工具,但我们也要懂得加强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而且大有扩大之势,究其原因,从制度上讲主要是产权结构失衡,具体地说,这几年企业产权制度的急剧变革,原有的产权制度已经被打破,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直接经营者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而新出现的企业产权结构则严重侵蚀了国家的权益,过分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倾斜,已经出现了内部人控制(insidercon-trol)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人的监督力下降到十分微弱的地步.企业经营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所有者的责任,同时他们还可以不费力气去经营自己所管理的企业,而靠…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中,激励成为契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因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的同时出现,难以解决经营者不能全心努力于企业经营的难题。本文基于无限期博弈模型,对影响经营者和所有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企业实施有效激励管理提供科学判据。  相似文献   

11.
转轨经济下的我国国有企业其内部治理机制体现出所有者现实缺位,内部人控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中小股东利益被漠视甚至被侵蚀;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形成有效监督;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评估机制弱化等特征。而外部治理机制有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经营者选择机制低效;控制权市场尚不活跃,银行的软约束等问题。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公司治理而言,应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优化内部制度,建立合适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往往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如何使经营者像企业所有者那样思考和行动,成为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业绩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入手,分析了目前使用的业绩评价指标的特点和不足,并对目前国外运用的主要业绩评价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之后,如何加强对企业经营权的监督制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保障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热点课题。本文就此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位与扭曲,经营者激励机制应选择报酬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应充分引入市场竞争的约束,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加强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两权分离从一开始就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属性。目前,在不存在完善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且不存在国家和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评价机制,以便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人事监督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两权分离从一开始就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属性。目前,在不存在完善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且不存在国家和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评价机制,以便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人事监督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孔万生 《全国商情》2012,(17):34-36
会计委派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委托经营方式实施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尚未能完全履行职责阶段,作为会计监督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立图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属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环境的内容。其目的是保护所有者利益,按照所有者的需求对经营者在财务会计方面实施监管,为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提供保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施会计委派与现行政策法规的冲突、环境不成熟、定位不准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成功实施会计委派制,就应先处理现行法规政策与会计委派的冲突,完善内部环境,准确定位委派会计管理,以期达到所有者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从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上到中央 ,下到百姓 ,人人都关注它 ,重视它 ,期望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则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亦已成为会计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从客观因素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一个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评价 ,不能简单地用会计账簿上所有者权益的期末和期初数相比较来确定。因为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所有者权益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单凭期初、期末数之差额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国…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目标。然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价值的实现,要通过经营者的努力经营才得以实现。而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并不一致。企业的所有者要实现其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全国商情》2012,(7):43-45
有效的公司财务治理应该达到两个目标: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去经营管理企业,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保证经营者能以股东的利益为准绳,运用好这些自主权,即企业经营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这两大目标的实现要求所有者既不能对经营者作过多的直接干预,又必须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