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农村扶贫的推进也使得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城市的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城市贫困的研究发现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导致贫困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对于缓解贫困代际传递有着重要作用,对消除贫困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CHNS数据分析,父辈的贫困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源以及教育等途径传递给下一代,使得子辈很难真正脱离贫困群体.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实现,绝对贫困人口数量逐步减少,但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脱离贫困的贫困家庭子女的收入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社会阶层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人际关系的怪圈促进底层贫困人口向上层社会流动,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个人能力,才能真正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3.
李楠 《当代经济》2018,(7):116-117
人力资本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可正可负,如何发挥人力资本价值量的正向作用,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重大.人力资本价值量是效率性人力资本、动力性人力资本和交易性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效果,基于此,研究效率性人力资本、动力性人力资本和交易性人力资本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发展效率性人力资本、动力性人力资本和交易性人力资本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4.
女性贫困、代际传递与和谐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代际传承角度审视长期贫困的复杂性、持久性,是近年来经济学研究贫困问题的一个新视角.鉴于女性在抚育后代、家庭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我们认识到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性别差异存在很强的关联度.贫困女性欠缺足够的营养健康、医疗保障和完整教育,弱化了她们对子女的早期喂养能力与早期教育能力,限制了子女成年后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抑制了子女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发挥.  相似文献   

5.
贫困代际传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根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富分化现象日渐严重,贫困群体出现了代际传递趋势,在广大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尤为明显,已成为中国21世纪反贫困的新目标.造成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极为复杂,重点从环境性因素、制度性因素、文化性因素、贫困家庭与贫困者个人等方面深入揭示了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公平的就业机会,防止“因病致贫”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家庭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特征,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素质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性别与营养投资、基因遗传与疾病等,家庭外部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机会平等与政策制度等.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必须消除妇女儿童贫困.促进性别平等,实施积极的教育反贫战略,提升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贫困治理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就.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制定高效细化的扶贫方案,本文以长春市为例,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比研究城乡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与收入水平的相关程度,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破除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关注点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贫困文化在农民工与子女之间的代际传递以及对于流动儿童的影响.作者对流动家庭及其生活环境、社会参与、流动人口个人心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调查流动儿童的升学、就业情况,与父辈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贫困文化在流动人口中的代际传递的渠道和方面:个人心态以及价值观、家庭条件、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程度、社区环境等,并在对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对抑制贫困文化在流动人口中的代际传递,促进流动儿童向上流动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摆脱贫困十分重要,但是数据显示,相比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普遍地无法、或者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较高教育。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模型,从教育投资的风险和决策的角度解释低收入家庭持续性贫困的问题。本文模型表明:家庭贫困带来的风险溢价会成为其投资中的一项额外成本而削弱教育投资的吸引力,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分样本处理和Chow式统计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即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更低;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极强或极弱的个体,收入的变动对他们投资意愿的改变有很强的影响,而意愿居于中间的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对其意愿的改变影响则更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CHNS调查数据,对城乡居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及动态趋势进行了研究。静态分析表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要明显大于城市,且城乡差距明显;个体行业差异显著影响个体贫困发生机会,但父辈行业差异对子代贫困发生机会的代际影响不明显,健康、教育降低子代贫困作用巨大,同等条件下女性贫困发生机会要高于男性,贫困发生机会与年龄呈"U"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虽然中国整体面的贫困水平逐年下降,但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基本呈上升趋势;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大于城市;城乡子代贫困机会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拉大。  相似文献   

15.
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贫困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14省区609户农村家庭调查结果的分析,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一代家庭摆脱贫困的比例越高,并且能传承下代家庭使其免受贫困;家庭贫困代际变动的断裂点为15年(大专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代际传递的原则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龙志 《经济管理》2004,(12):43-50
根据温州大学2003年在温州地区和台州地区的家族企业实地调查结果,作者对家族企业代际传递的若干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提出家族企业代际传递是血缘亲缘特殊主义原则和能力经验普遍主义原则的有机结合的实证观点;同时对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如创业目的、家族企业主层次和外部职业经理成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这对于认识和促进家族企业代际传递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丁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71-272
关于代际传递效应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对该问题有相关研究。代际传递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解释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代际传递效应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有利于拓展教育公平的研究视角,促进对代际公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回归,考察了13~20岁青少年社会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显著存在,且整体上母亲的影响略大于父亲;不同群体的代际传递效应不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性别父母的影响,小学及以下的青少年的代际传递效应更强;父母信任的社会态度与较不信任的态度相比更可能发生代际传递,但父母信任态度不一致可能削弱这种效应;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可能影响到母亲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12岁以前离开出生环境的经历可能大大增强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9.
长期贫困的重要特征是贫困经常从上一代转移到子女身上.儿童时期的贫困体验对个体未来的经济获得有着持久性影响.要阻止贫困代际转移,有效的工具是实行家庭津贴政策.发达国家不同家庭津贴的效率表明,普惠型优于补缺型,服务供给优于现金转移,服务的公共供给优于私人供给.因此,实行服务偏向、公共供给为主的普惠型家庭津贴政策是我国减少儿童贫困,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收入阶层代际传递现象引起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基因科学研究的进步,使用遗传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解读人类行为决策已成为经济学研究关注的前沿议题。本文以收入阶层代际传递影响因素为起点,梳理基因及其环境对收入阶层代际传递因素影响的研究脉络,进而探寻基因在收入阶层代际传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基因对收入阶层代际传递具有基础性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而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基因不能独立作用的科学依据,并揭示了基因对收入阶层代际传递的影响是一个包含家庭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的多路径复杂传递系统。未来研究重点是改善低收入群体家庭环境,充分挖掘个体的遗传潜力,拓展环境修饰基因的政策空间,预防基因风险,探索构建精准分类的公共政策体系,为阻断收入不平等代际传递提供理论、实证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