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必须加强公共财政在优化农村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财政监督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民生财政"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化视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有的公共物品理论较多从公共物品特性的静态视角考察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而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现实问题上都过分强调单一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公共物品一方面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强弱程度的不同组合,使公共物品呈现出层次性;另一方面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动态变化的,使其边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特性的动态性及边界的模糊性,要求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不能静止不变,应当确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不同的财政约束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下,政府采取了特殊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摊成本和劳动替代资本。在财政软约束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往往不符合农民的偏好。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紧约束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而财政约束法治化,为摆脱困境、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海波 《财经科学》2005,(3):142-147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及其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刚 《经济师》2003,(9):21-21,23
公共物品由于其消费的特殊性 ,其供给方式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还比较单一 ,效率低下。文章结合中国实际状况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公共物品供给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吴园园 《时代经贸》2010,(12):146-14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自农村改革以来,存在四种农田灌溉均衡:一是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织以收取共同生产费的形式来组织农田灌溉的均衡;二是由村庄强人出面组织农户进行灌溉的均衡;三是既无乡村组织借重国家强制力,也无村庄强人借重私人暴力来抑制搭便车行为,从而形成的以微型水利灌溉为主的均衡;四是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用水协会,组织农户灌溉的均衡。在当下中国,由于农民特殊的公正观,乡村组织退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后,农村很可能普遍出现第二或第三种均衡的糟糕局面。因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形成国家与村庄之间合作与互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农民生活所需的公共物品角度,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理论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湖南省农民的需求偏好和农村主要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的职能,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湖南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多中心供给模式相比于之前的供给制度固然优越,但要走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政府不仅仅要从以前完全由自己垄断供给的模式中抽身出来,把适当的权力转让给更多的供给主体,还要在公共物品供给前期、供给过程中、供给过程后期,通过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逐步使公共物品供给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生产力研究》2008,(24):32-34
农村公共物品能否充分而有效的提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是使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是由于长期发展战略的忽视,供给主体权责失衡,决策机制偏离,行政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文章建议通过创新供给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制度保障等多种措施,来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者的乡(镇)、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社会福祉的提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文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地方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少新 《生产力研究》2004,(9):71-72,90
传统理论将公共物品区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但是这种区别正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变得模糊。本文将地方公共物品区分为经营性公共物品和非经营性公共物品 ,并分析了私人供给经营性公共物品的动机、形式和制度约束 ,为拓宽经营性公共物品供给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要求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要求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构与公共组织三套工具,建立起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公共产品作为政府支出的主体,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政府究竟在怎样花钱?因为公共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势必也成为每个纳税人关注的焦点和理论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阶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均衡,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环。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物品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是推进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村第三部门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公共物品的理论框架,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营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通过经营城市,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城市财政收入,为城市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坚实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经营城市,为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先进的运作模式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并增加其数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价值和增进公众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缺陷依然存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创新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公共物品供给逐步规范化、合理化,其数量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整体上还处于低效率的供给状态。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