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亲亲相隐的讨论越发激烈,使得我国的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也不能不开始重视这一制度,我国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不能强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证就是"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法律条文中的显现,虽然这个条文没有完全赋予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拒绝作证的权利,但是确实是表明我国法律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本人主要从"亲亲相隐"制度的含义以及制度在我国当前法律中的现状为基础来探讨"亲亲相隐"制度背后的价值考量,旨在以后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熊珊 《时代经贸》2008,6(5):243-244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在近代世界各国的法律都有运用,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领域却是一个空白,文章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探讨了如何在我国刑法体系中构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法中的"亲亲相为隐"到近现代法中的亲属拒证权,虽然制度的基本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其本质已实现了从家庭为本的亲情伦理立法到以人为本的亲属权利立法之实质性转变,而后者对于完善中国的证人制度,有效解决证人在涉及亲属权益的案件中出庭率低、容易作伪证等问题,同时避免诉讼过程中产生新的纠纷,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环境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是用社会科学方式诠释中国文化最经典的概念之一,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呈现出一些局限.本文从丧服制度的角度指出,差序格局概念的解释力,主要在于它很好地把握了"亲亲"原则,但却无法解释"尊尊"原则;而费孝通先生所谓的"自我主义"其实是"利己主义",无法展现丧服图中"己身"的意义.通过对丧服体制的研究,我们应该可以进入对中国文化结构更立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亚男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分析了封建地主经济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历程.通过阐述税制、科举制的改革,以及对儒家思想的不同阐释,从社会角度入手,分析中国传统封建官僚体制下,士宦与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小农经济"封建经济形式的影响,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际投资法的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指外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的投资,享有的待遇不得低于相同或者相类似情形下本国投资者所享有的待遇.准确地适用"国民待遇原则",核心在于"相同相类似情形"的解释与判断.在国际投资争端仲裁实践中,对于"相同和相类似情形"的界定还没有具体成文的规则.通过对国民待遇的经典的案件研究,分析总结"相同和相类似情形"的解释适用规则,帮助我们在国际投资中更好地运用国民待遇原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学说,"仓颉造字"说诞生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在先秦时期有关"仓颉造字"说的讨论中,造字是一门为人称道的技艺,且具备象征自然万物和设立社会法则的"道"与"法"的内涵.到了两汉时期,"仓颉造字"说的叙事在先秦的基础上,增添了与天相感而生以及辅助王政的要素,并最终在许慎的调和与综合中得到了权威性的确定.伴随着"仓颉造字"说的形成,汉字确立了其融体现技艺、象征自然万物、设立社会法则、与天相感而生以及辅助王政为一体的多维度内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XX作为方法"一语频繁出现.其中的"XX"大抵是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域,规模大到亚洲或中国,小到国内的地区,最近它甚至缩小到"自己"了."亚洲作为方法",由汪晖借自日本学者竹内好的叙述,用以还原一个超越国族疆界的、复合的认识主体地位(即"主体间性").①"中国作为方法"是日本著名学者沟口雄三提出的,②在国内学界受到关注,指作为历史"内发动力"的中国本土思想."XX地区作为方法",似与"华南派"历史人类学家有特殊关系,指其长期研究的岭南区域的突出特征及其理论价值.③"自己作为方法",则出自近期项飙、吴琦的对话录的书名,④这本书以项飙自己的学术人生为主线,牵出一连串对乡土、学界与世界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商周刊》2010,(20)
国手也好,博士也罢,邓亚萍留给中国人最深的印象永远是她在乒乓球桌旁的喊杀.退役后的她,没有成为教练,没有转而经商,而是开始11年的求学之路,从初识ABC到戴着剑桥的博士帽骄傲回国;从在国际奥委会任职到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为中国申奥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从"明星志愿者"到北京奥运村"村官",面向世界推广中国……邓亚萍每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都演绎着一次华美的转身.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战略:省域经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大多数的地区和省份都已经或正在制定和实施"走出去"的方针与政策,从理论上对不同省份、不同省域经济如何"走出去"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和研究恰是当务之急,省域经济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与发展阶段极不平衡特征,省域差别突出,不同省域经济"走出去"不应当也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或同样的战略.正因为如此,本文将舍弃宏观和微观层面,而以省域层面为研究范畴,以省域经济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为研究目的,对不同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寻求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制定的依据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走出去"的现状和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我们不妨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经验,对"支部建在班上"原则进行一下探索和尝试,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本文即是结合高校实际,从"支部建在班上"原则的提出、班级党支部的运行方式、"支部建在班上"原则的具体落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高校广大党务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彭芸安 《时代经贸》2008,6(5):233-234
"法治"理论是西方的产物,其定义涵义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分歧.中国法家的"法治观"产生在中国战国时期的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之下,是一种"战国法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普世主义法治的路径是相融通的.  相似文献   

13.
打开"无知之幕"--正义原则与社会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主要依赖于"无知之幕"的假设."无知之幕"打开之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立即面对着正义原则的可行性问题,即社会的稳定性问题.为此,罗尔斯在<自由主义>中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即"正当的优先性"、"公共理性"和"部分共识".本文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的可欲性"到"正义的可行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提出申请到公司注册成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建设厂房到产品出口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家用坐"过山车"一样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公司叫做深圳时代饮品公司,作为时代(中国)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他们如此着急生产的是一种以"沙棘"为原料的饮品."现在在日本市场的日销售额已达600万元人民币,占据了日本保健品、化妆品直销市场41%的市场份额,利润率非常可观."时代(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兵在提到自己的产品时,言语间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相似文献   

15.
一、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多样性中得到的启示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法中的社会教育法,其中第一条提到,灌输儒家政治思想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一方面是,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利用课堂系统灌输儒家思想;另一方面,采用编写启蒙读物等普及手段,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导向.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等编成故事、格言、话本,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灌输.  相似文献   

16.
"亲水性"堤岸是能够满足当代人们滨水游憩活动要求的亲切堤岸.它侧重于堤岸的景观效果和人们的使用要求.本文从"亲水性"堤岸的概念、特点入手,对现阶段堤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亲水性"堤岸景观的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问题从不同视角的研究深入,有关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污染责任认定原则研究也经历了从"生产负责"到"消费负责"再到"共同负责"的嬗变。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相关学者就贸易碳排放污染先后提出了生产者负责原则、消费者负责原则和共同负责原则三种划分方式。而在这一系列有关国际贸易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生产者负责,还是消费者负责抑或共同负责,有一点是不变的,即碳排放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最终的消费或财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美国适时地出台了"新阶段"对华贸易政策,在重点强调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核心原则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该以一个"成熟"的"贸易强国"的身份积极地、全面地参加对发达国家适用的国际协议与国际组织,从而让美国厂商获得更多的中国市场准入机会.该项政策的出台,是美国秉承其"融合战略"主导下的"引导"和"塑造"同步推进的政策,其实质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税存在许多问题.自"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主要实行三步走计划,逐渐扩大"营改增"范围.目前,建筑行业纳入实施范围,为了提高相关企业财务人员对"营改增"政策认知度,本文"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分析法等,从"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影响入手,分析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的策略,为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提供了一定帮助,对建筑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前性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安全生产法片面强调实害犯,使得预防为主的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过失危险理论及国外相应的立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把握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与谦抑性原则和法益保护理念的统一中提出"违犯法令禁止的危险行为"这一新的概念,为安全法学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