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广慧 《经济师》2012,7(2):209-210
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继续深入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全面提升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某银行将2010年确定为"贷后管理年",该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刻认识到健全完善贷后管理长效机制对全面提升银行长期竞争能力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该行近几年来不良贷款贷后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公司类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仁辉 《经济师》2010,(4):193-193
防止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要从两方面着手工作:一是把好贷前准入门槛,将风险大的信贷客户拒绝在银行门外;二是进行积极有效的贷后管理,通过贷后的严格管理,实施专款专用,防范贷款移用。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防止企业出现名盈实亏状态,从而防止降低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加大银行风险。文章着重探讨贷后管理举措,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信贷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特征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优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整个业务流程的过程监控,完善信贷业务权限管理,提高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顾海军  陈洪转  郑垂勇  张虎春 《经济师》2003,(9):212-212,214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 ,至今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风险之一 ,控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当前信贷工作的重点。文章从贷前调查、贷中调查、贷款的审批决策及发放、贷后跟踪和检查以及贷后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首笔贷款的发放工作 ,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5.
一、相关研究和文献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银行违约和破产的事件,在新兴市场经济中这种现象尤为频繁。(一)银行违约与银行内部风险因素导致银行违约的内部因素主要为落后的公司治理和所有制结构。1998年,一项O.C.C.对于80年代美国破产银行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原因主要是银行资产质量低下。由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取决于经营者的管理,所以,银行违约风险主要起源于效率低下的风险管理,表现为:1、缺乏完善的信用政策;2、缺乏完善监控系统(贷前控制、贷后管理);3、缺乏完善的不良贷款(Non Perform-ing Loans,NPL)鉴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1·加强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配合。(1)严格做好贷前审查。各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增加小额担保贷款人员的配备。政府部门应研究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把好审贷第一关,保证贷款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劳动保障部门、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要按规定要求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经营项目、有效的证明材料和贷款人的资信等进行贷前联合审查。(2)加强贷后跟踪管理。街道、社区要配合商业银行做好贷后检查和项目跟踪工作,每月对小额担保贷款人的经营情况、经营地址是否变动等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经办银行要不定期对小额担保…  相似文献   

7.
周远泽 《经济师》2004,(1):286-286
一、当前信贷资金贷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1 .对贷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 ,是通过周密、科学的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客户在贷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贷款安全、健康、有效运行。实际工作中对贷后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 :一方面客户经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普遍遇到融资瓶颈,另一方面银行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不愿意提供微贷,为此,本论文结合银行融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设立微贷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政府担保、银行差别管理等经营策略,帮助银行破解中小企业微贷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速公路项目BOT模式中主要参与者的利益及行为进行分析,阐述银行在不同中标人(业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中应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特点,提出银行高速公路BOT项目贷款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侯艳玲 《经济师》2007,3(4):96-97
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与以往相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立法理念、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较大调整。其修订的内容不仅对公司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事关公司相关利益人,对作为主要债权人的银行开展对公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主要从《公司法》中与银行经营管理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及保全银行债权方面来分析新《公司法》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提示银行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等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近年来大量出现的类银行网贷平台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亟需一些监管措施.对类银行网贷平台的监管,既要达到监管目标,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又要考虑行业的普惠属性,降低类银行网贷平台的进入门槛.本文从银行属性和互联网属性两个方面分别指出了问题所在,并针对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8)
文章从商业银行信贷流程入手,通过对业务受理环节、业务评价环节、业务审批流程、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操作的五个环节的操作风险防控管理,从而提升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水平,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胡延奇  曹传顺  马金伦  宗华 《经济师》2001,(10):226-226
“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即是银行根据企业拟将购进或调入的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和销售多少,能否盈利及利润高低,确定贷款的投入与否。因此,该贷款管理办法是银行贷款“效益性”的最好体现,它强调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流与增值”。农业发展银行对“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应把握的重点及对策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对实现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和微利经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人在贷后高度关注借款人、担保人及外部事件,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早期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对影响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的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不良贷款率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银行的风险无处不在,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贯穿于业务发展的过程之中,对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控制与业务营销、小额无贷户管理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加强营销促进发展"是摆在我们当前工作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不对称信息下,关系型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参与借款企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文章实证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信贷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授信和债务重组公告引起股价显著上涨,表明中国银行体系自1996年以来有意识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的政策具有治理效应.文章还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治理越差的公司,治理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贷前甄别企业质量和贷后救助方面,而在贷中监督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则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17.
银行帐户管理亟待加强董翠英,李永萍最近,我们在组织金融机构清贷收息工作中了解到,企业利用银行帐户管理上的漏洞钻银行空子的问题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钻了银行贷前调查不严密的空子,多头骗取银行贷款,一户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并取得贷款的现象非...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典当行、小贷公司等机构进行调研后,本文分析了威海市影子银行的业务现状、各类机构的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子银行对当地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影响,并依此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被判刑,罪名是"非法融资".2004年6月7日,这位从银行贷款无门的企业家在参加"民营资本和城市经济论坛"时说:"融资难、贷款难,不光中小民营企业是受害者,银行本身也是受害者.企业贷款难,造成了银行收贷难.而企业曲曲折折贷了款,尤其是在按照潜规则操作以后才贷到款,它就不愿意还."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主要是出现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上。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是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防线,是内部控制贷款风险的安全闸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会决定贷款的终极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