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赵永立 《经济师》2011,(6):49-51
文章从近几年来我国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地震、海啸频发的恶性灾难入手,分析了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欠缺和日本、新西兰、美国赔付巨灾险的先进理念,指出我国政府与保险行业要尽快落实震灾保险方案,加快推进震灾保险体系建设,从而使普通老百姓震灾造成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地震保险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经历了建立的前期准备、正式建立和修改与完善三个变迁阶段。介绍了现行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中保险覆盖范围、损失的赔付范围和保险索赔支付办法、参保方法、保险费率、保险金额、保险索赔支付金额限制、再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日本居民户地震保险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我国重大地震灾害易引起财政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保险机制替代财政救灾的方式,根据我国地震相关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地震灾害财政救灾支出负担的积累模型,模拟了在不同保险金额下2014-2020年我国地震灾害财政积累救灾支出负担的变动情况,并以此检验保险如何平滑财政波动风险的事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购买保险可以有效地平滑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且波动性与保险赔付呈反向关系。在98%的置信区间与10%的赔付率下,100亿元保额的地震保险可以使财政积累救灾负担的上下界各有08.%和12.%的下降,而1000亿元保额则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文章研究表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有助于政府优化灾害管理、提高救灾效率、发挥市场功能和尽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外巨灾保险模式分析与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历经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面对巨额损失,政府用于救灾的财政资金及社会救济累计超过1000亿元,而商业性保险赔付却不足百亿元,不及损失的1%,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成功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对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损产业 ●保险业 申银万国5月13日发布分析报告,认为地震将引起市场对于保险赔付上升的担心,造成保险公司股价压力.也有分析认为地震通常被列为产险的除外责任,除非单独购买,保险公司不负赔付责任,因此产险的赌付支出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6.
一、新的尝试 大同市南郊区试办农业合作保险,现已三年。三年的农业合作保险,是在改革中诞生,在探索中完善。1987年,在小南头、城关、马军营三个乡搞了“限额赔付,节约返还”的农业保险试点,收取保费12.3万元。因灾害频繁,当年支付赔款11.6万元,为支持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1988年,在全区范围内试办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发生、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地震保险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地震风险管理的落后、地震灾害损失保障面狭窄、地震保险基金的匮乏以及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不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中国地震保险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所以,构建与完善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分析现阶段中国地震保险业务开展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地震保险制度构建机遇进行阐述,并最终给出了建立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保险法将责任保险纳入财产保险章节予以规范,致使适用法律过程中产生责任保险和一般财产保险并无区别的误解,然责任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在保险标的及保险价值上有着重大区别,该区别凸现出责任保险的特殊之处:不适用比例赔付。故保险人承保责任险时约定比例赔付系无效行为。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业保险所承保的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统计学上的不可预测性,灾害学上的时空延展性和经济学上的不可控性,使得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面临较高赔付风险. 为测算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风险度,收集整理1984~2012年农业保险与财产保险赔付率数据,采用H-P滤波分解法对其进行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分解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保险整体赔付水平和赔付的波动幅度远高于财产保险,验证了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性. 但是近年来,农业保险长期赔付趋势呈现平稳略微下降态势,短期波动幅度逐步收敛. 未来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中须把握保险保障度的提升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农业保险的适当盈利性与福利改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刘世强 《经济师》2008,(8):232-232
蒙古国正在试点的以平均死亡率为赔付依据的指数牲畜保险解决了传统牲畜保险的主要问题。这种保险更多地引入市场力量,减少了政府干预和财政压力,充分发挥并有效地整合了农户、市场与政府在风险管理中的比较优势,是牲畜保险乃至农业保险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车辆保险业的不断发展,赔付率作为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考核指标,反映了赔付金额与保费收入比值的大小,在业务发展中,如何降低赔付率、保持良好经营效益,是车辆保险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此,对机动车辆保险降低赔付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一个封闭的拉姆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代表性行为人具有有限生命的条件,探讨保险发展、市场结构改变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发现保险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增进社会福利,保险市场垄断降低竞争加强会提高福利.然后,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市在2005-2014 年间的面板数据,考虑内生性,采用2SLS方法,进一步将保险发展划分为为保险深度与保险赔付两个层次,对保险发展与保险市场结构影响福利的规律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保险深度、保险赔付均可显著提高福利水平,同时保险市场垄断程度的降低会显著提高福利水平.基于面板门槛回归表明,保险深度、赔付与市场结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校保险专业实验室如何建设与管理,是我国保险教育界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高校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总结和比较国内外实验室建设与国内高校文科实验室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自1966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经过了46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数10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巨额损失赔付再次证明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成熟性.然而,尽管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日本是地震高发国,未来若再发生巨大地震,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难以应对巨额的损失赔付.因此,日本国内目前已开始酝酿修订地震保险制度.本文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地震保险制度调整为切入口,在总结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改革的要点及方向,以期对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6.
保险法将责任保险纳入财产保险章节予以规范,致使适用法律过程中产生责任保险和一般财产保险并无区别的误解,然责任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在保险标的及保险价值上有着重大区别,该区别凸现出责任保险的特殊之处:不适用比例赔付.故保险人承保责任险时约定比例赔付系无效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保险发展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个体微观变量和人均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后得出结论:财险业和寿险业都能够影响居民幸福感,但是具有差异性。从财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人均赔付的影响不显著;从寿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和人均赔付均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本文首次将保险发展纳入居民幸福感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2013,(7):44-45
汶川地震赔偿率低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由于四川保险保障程度较低,四川共接到保险报案30多万件,其中有效报案23.6万件,涉及金额200多亿元。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09年5月10日,保险业已赔付保险金11.6亿元,预付保险金4.97亿元。保险业共处理有效赔案23.9万  相似文献   

19.
许凯 《生产力研究》2012,(1):68-69,90
保险服务贸易作为WTO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贸易,其具有三个层次的纪律约束。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在保险服务贸易项下做出了较多的承诺,这些承诺构成了我国国内保险立法的国际法义务。另一方面,我国在入世后对于《保险法》进行了两次修订,尤其是2009年《保险法》的修订体现了现今保险业的发展潮流,履行甚至超越了我国在WTO中的相关承诺与义务。但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此次修订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审慎监管等方面表现的不足与缺陷。如何处理好国内保险立法与国际义务的关系,将是今后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防止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多座城市纷纷推出普惠型医疗补充保险。基于此,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典型省市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优缺点,提出普惠补充医疗保险设计多样化、拓宽支付渠道及打通个人账户、赔付一站式结算及产品可持续发展等建议,以期能切实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推动健康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