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解释并非存在于一切法律制度中,在形式主义的法律体系中,合同解释这一问题是不存在的。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垄断阶段,当事人之间的实际经济地位已经不再平等,为了重新在当事人之间实现公平,并使市场机制得以顺利运转,国家不得不强行干预契约关系,并赋予了司法机关在处理契约纠纷时改变契约中不公平条款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出现了合同社会化的倾向,对合同解释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解释之客观化、统一化及诚信化。合同解释之客观化适用于格式条款解释时,演化为两个下位原则,一是解释资料的客观化,二是利益衡量原则的运用,即解释时应考虑企业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衡平,当格式条款有疑义时,作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因此,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制度的确立非源于保险人的知识优势,而是出于对合同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所导致的话语权的平衡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博弈是社会活动以对策为核心的主体、资源、目标、规则诸要素的统一;合同是一种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法律行为。合同麻立过程中的意思表示犹如博弈中的对策;合同订立的过程亦即合同双方当事人相互作出意思表示的过程,是一种博弈;至于合同本身-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等于博弈的结局。作为社会活动,博弈必须遵循事先确定的规则,其结局才能被社会认同。作为一种博弈,合同在订立的过程中,也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才能被认为公正,从而生效。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意向协议书的特征、功能和类型,认为由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和意向书的客观内容不同,签订意向书可以产生预约、本约或不具有任何法律意义三种法律效果。提出意向书的合同效力须满足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内容确定和愿意受协议约束三个条件。鉴于我国对意向协议书和预约合同未作出明文规定,文中建议我国最高法院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并在未来民法典中确立预约制度。  相似文献   

4.
合同形式要求规则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证据功能,一是强调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严肃性。当今各国因各自的立法目的不同而在这两种功能上各有侧重。我国立法有关合同形式要求规则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应根据其功能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当事人主义具有程序主体性、自律性特征和保障程序参加者的诉讼权利的价值取向 ,与意思自治的自由、平等、权利本位的价值蕴涵相融通。程序参加者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主义的重要支撑。以主张、质疑、举证为核心的平等对话机制有助于实现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6.
合同是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最常见的意思表达形式之一。但在合同的实际操作中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变化 ,合同争议的产生在所难免。而在实践中合同争议也大量存在。因而如何妥善解决合同争议使当事人能从合同纠纷中解脱出来就成为当事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合同法规定的四种争议处理办法———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分析、比较 ,帮助当事人结合具体案情选择较有效的合同争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影响电子商务的法律安全,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为重要.应从合同的效力要件方面,分析电子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问题,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的判断问题,电子合同内容及形式的有效性问题.现行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规定太少,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法.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中确立的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履行中出现履行瑕疵时,赋予一方当事人进行救济的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守法当事人丧失合同利益,对于维护合同安全亦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两种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维护合同安全的法律机制并不相同,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确认合同无效应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合同被确认为无效,产生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以及未涉及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时,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当事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应适用诉讼时效:当合同给付的内容为有体物时,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区分不同的合同财产的性质内容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释义利益解释原则,又称不利解释原则,系指“在保险单被如此拟制以致可以进行两种解释的情况下,保单用语应当依照最不利于保险人的方式予以解释。”之所以要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用语存在义的情况下,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其理由在于:保险合同已经基本实现了格式化,格式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备制,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险人拟就的条款。再者,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也实现了合同用语的专业化,保险合同所用术语非常通人所能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人的利益。为了保护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国在长期的保险实践中积累发展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以求为被保险人的或者受人提供救济。接轨国际保险立法,我国《保险法》亦规定这一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合同法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和司法界对国际合同法用意思自治原则是否应受限制以及究竟应受哪些限制并没有达成统一看法。世界各国对国际合同法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有加强趋势,但在当事人所选法律的空间限制和性质限制、选择法律的方式限制和时间限制、特殊性质的合同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限制以及分割选择和不可分割选择的限制等方面的做法各不相同。应根据国际合同法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限制加强的趋势,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2.
论违约金数量的调整——法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对违约金数量的调整是对合同自由的限制。法经济学分析表明,这种限制只有在促进效率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应从事前和事后两个标准来判断违约金数量是否合理。当法院认为违约金不合理时,如果是损失难以评估、当事人对履行赋予了较高的主观价值以及当事人自愿承担风险等情况,法院应执行违约金条款。只有在当事人按照损失的期望值约定违约金和缔约后发生情势变更时,在当事人的要求下才可以调整违约金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流质契约是指当事人双方在设立的抵押(质押)合同中约定当债务履行期届满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所有的契约。对流质契约.理论界存在流质契约禁止说和流质契约合理说两种对立的观点,立法上存在禁止主义、放任主义和允许主义三种立法例。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对流质契约采取的是禁止主义。流质契约的合法化必将是我国未来民事立法的一个合理选择。在将来对物权法进行修订时,立法机关应当取消“流质契约之禁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合同中的免除责任条款及限制责任条款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条款,《合同法》第五十三条适用于免除责任条款,不适用于限制责任条款;合同当事人得依意思自治约定免除责任条款及限制责任条款,除法律明确规定无效的情形外,这种约定的效力需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同解除是一项重要的合同法律制度。合同解除后,以保护非违约方或当事人双方的合法利益为衡量标准,原合同有可能溯及合同成立时归于消灭,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也有可能自合同解除时消灭,不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后的溯及力问题与合同解除的重要法律后果关系密切。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个方面:恢复原状与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6.
合同解释是民法解释的重要制度,合同解释其实质是一种裁判行为,是构成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虽然得到一定的建设和发展,但在合同解释问题上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合同订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订立合同时考虑周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发生,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合同法中确立的不安抗辨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履行中出现履行瑕疵时,赋予一方当事人进行救济的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守法当事人丧失合同利益,对于维护合同安全亦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两种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维护合同安全的法律机制并不相同,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由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引出对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合同效力的探讨,考察了我国现行法对于不符合法定形式合同效力的规定,比较了外国相关法律和司法实践,认为我国的法律规定较为合理,综合考虑了形式主义和意思自治的利弊,平衡了合同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并具体阐明违反一般书面形式和违反特殊书面形式的合同各自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建设工程合同内容复杂,涉及领域广,在订立时有关问题是否考虑周全与其顺利履行有重大影响。其中,工程项目合法与否的问题、当事人的主体资格问题、合同可行性以及合同条款完备等问题,应是当事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