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被广泛引入。对企业而言,这种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灵活性用工需求、提高用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劳动者管理和发展方面又存在局限性。文章着重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劳务派遣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用工所造成的影响,初探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各种措施,并且时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涉及用工单位的规定着重提示,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被广泛引入.对企业而言.这种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灵活性用工需求、提高用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劳动者管理和发展方面又存在局限性.文章着重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劳务派遣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用工所造成的影响,初探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各种措施,并且对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涉及用工单位的规定着重提示,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风暴让众多行业遭受到冲击,而作为企业和求职者的桥梁,人力资源行业也率先感受到了浪头的汹涌。在我国,当前劳务派遣业是人力资源行业的最重要的一只生力军。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和“用人不招人”的劳务方式。实施劳务派遣后,作为政府,可以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规范劳务用工市场秩序;作为用工企业,合法用工,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自2014年3月1日实施生效起,至今已运行一周年。新规的出台对劳务派遣工、用工单位及派遣公司形成了巨大冲击,引发了劳动力市场的一系列变化。随着劳务派遣制度框架的基本形成,劳务派遣用工已大幅减少,逐步纳入了预设轨道,彰显出政策法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回顾劳务派遣新规实施一年来的执行情况,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法律规定到位,实施效果不错,但旧矛盾解决后又涌现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事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变,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成为解决企业用人困难、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虽然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论文立足多年工作实践,阐述了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利弊,进而提出控制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牟娜 《价值工程》2011,30(29):78-78
目前,施工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动,增加了外部劳务用工队伍,大大削减了职工的数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作用越发明显,逐渐成为企业适度扩大规模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受到企业的关注,尤其是象从事旅客运输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次不齐,日常管理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本文通过探讨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劳务用工风险是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中的一种,企业通过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劳务用工管理、规范劳务分包管理,保留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可以有效减少纠纷的发生、规避法律风险。本文分析了总承包企业当前劳务用工的现状,指出了劳务用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15):23-25
建筑工业化通过设计标准化,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改善了建筑劳务企业的生存环境。建筑劳务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应随之变革,劳务管理应趋于信息化、闭路化,劳务用工培养精英化。随着建筑工业化专业分工逐渐清晰,建筑劳务用工流动性降低,所受职业培训渠道增多,配合政府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务用工的企业归属感逐渐增强。建筑工业化有利于建筑劳务企业增加技术人才储备,加强凝聚力,创立企业品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劳务用工管理,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它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落实政府一系列关于农民工政策的要求,随着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和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劳务用工管理也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刘新华 《中外企业家》2012,(15):113-114
近年来,劳务用工群体中的骨干力量逐步在企业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独挡一面,成为了企业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企业用工管理的差异性,影响了劳务用工的思想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在分析劳务用工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做好劳务用工的思想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激发劳务用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杰 《企业导报》2014,(15):156-157
随着国家劳动用工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一方面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体现劳动用工的公平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工风险和人力资源成本。本文通过分析电网企业的用工模式现状、用工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并对电网企业用工模式优化提出建议,包括:注重公平就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规范用工管理和收入分配结构性问题,促进员工队伍融合,大力提升整体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尝试在企业内部构建"内部劳动力市场",动态开展组聘和竞聘,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应运而生。它不同于传统的用工方式,在促进就业和扩大劳动力市场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用工单位来说,能更好地管理员工,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我国劳务派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市场准入标准存在不合理、责任承担不明确、难以实现同工同酬、监管不严等,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依次阐述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点、劳务派遣在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煤矿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劳动力,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能够根据基层建设与矿井生产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定员审批制度,但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常常存在着规避用工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用工程序,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军 《中外企业家》2013,(10):195-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一些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定义概念和主要特征,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重点剖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关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军 《中外企业家》2013,(27):195-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一些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定义概念和主要特征,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重点剖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关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逐渐被企业接受并悄然兴起。利用契约形式约定劳务派遣公司、实际用人单位和劳务人员三方的责、权、利,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也为大中型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煤矿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劳动力,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能够根据基层建设与矿井生产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定员审批制度,但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常常存在着规避用工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用工程序,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务工,作为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的主力军和顶梁柱,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企业,推进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显得日趋紧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