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量快速增长,种类日益多样,结构日趋复杂,据初步清查,廊坊市行政事业单位有1600家,国有资产总额已达141亿元。管好用好如此庞大规模的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对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有效监管,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职责和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建立政府公物仓 开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在产权统管、阳光招租、资产配置、资产运营、公开处置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逐步加强,全社会对资产管理也日益关注。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尤其是资产使用效率偏低,资产重复购置、任意闲置、随意处置的现象较为突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要求,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基础上,加强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综合管理,注重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安徽省芜湖市实施了以国有房屋、土地资产清理及明晰资产权属为重点的资产管理改革,逐步构建起"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的新型产权集中管理体制。通过抓制度建设夯实产权管理基础、抓资产清理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抓协同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抓权证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抓资产调剂促进资产共享共用、抓交易监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有效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4.
资产利用率是评价资产管理的重要指标,资产共享共用是提高资产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资产配置不均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闲置与紧缺并存、资产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积极探索资产共享共用措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有效、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7,(13)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其国有资产管理的安全和效益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影响着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必须对其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财政部印发了相关指导文件并指引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指引,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低、使用效率不如预期、管理混乱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本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潜藏的风险,并对改善这一现状提出对策,从而有效控制资产管理风险,确保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基本上是分散管理经营的,尚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由此带来的经营收益也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主要由单位自行核算和收支,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随着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两令的颁布实施,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也就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定义、特点、范围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合肥市财政局认真履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职责,不断探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依托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协调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可追溯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体系,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规范处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必须从机制上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一、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一要确立资产管理体制框架.2009年4月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组建运行,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行政事业资产的职能正式确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财政部门一主管部门一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资产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安徽省芜湖市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建立资产的全程动态监管体制。严把资产入口、使用、调剂、处置四个关口.实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统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精细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相对滞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脱节,制约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部门预算管理的进一步深化。近年来,为贯彻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北京市坚持创新,开展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为继续推进财政资金资产统筹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我们对以往的实践认真总结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1.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造成了单位资产管理的混乱。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和无偿调入的,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拨款的使用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导致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甚至浪费流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在新财务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其中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本文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了新财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新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从2006年7月1日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确立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框架,明确了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部门.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夯实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基础,中央、省、市相应出台政策措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等六大类。生物资产位居第六位。随着资产管理日渐深入、细化,如何规范生物资产管理,逐渐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一、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二级预算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一是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为了弥补预算内经费不足,甚至为了解决职工福利,一些单位热衷于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内部经营,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其所得收入又不缴纳资产占用费。如,一些国税局超标准购建办公大楼,并借机将闲置楼层或旧办公用房出租给企业办公或直接装修成酒店对外经营;有的事业单位还将财政拨款节余资金对外投资,获取集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6.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要。2006年,随着财政部第35号和36号部长令的颁布,揭开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新篇章,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对接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地探索与实践,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了深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以下简称单位资产).主要是政府划拨和财政性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目前实行国家所有、单位使用、财政监管的体制。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高校的资产规模体量巨大,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闲置资产,如何盘活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资产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开展资产盘活的背景、意义及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盘活的建议,以期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过紧日子”的要求,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事业单位涉及到的资产规模较大,并且结构复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形式是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根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单位本级,并严格根据相关的规定程序开展工作,并以调剂或者购置等等不同方式进行配备,进而得来.  相似文献   

20.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从2007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基本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而且不完整、不准确,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