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25-31
“十五”期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是推进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已经进入到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来促进发展的阶段。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而且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快速发展,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十五”期间,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调整重点和重大措施。本刊予以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为 指导我国工业各行业“十五”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经贸委研究制定了机械、汽车、冶金、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医药、煤炭、建材、轻工、纺织、电力等13个行业“十五”规划,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十五”行业规划编制的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发展迅猛,企业并购不断升级;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世界经…  相似文献   

3.
据了解,我国“十五”涂料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已确定。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我国工业各行业“十五”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经贸委研究制定了机械、汽车、冶金、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医药、煤炭、建材、轻工、纺织、电力等13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炭工业“十五”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刊曾于今年第 5期、第 6期刊登了《能源工业“九五”回眸》和《我国能源工业“十五”展望》 ,引起了不同层面上的反响。现在 ,本期再次刊登国家经贸委制定的《我国煤炭工业“十五”规划》。这个规划在总结煤炭工业“九五”状况的同时 ,科学、务实地勾画了未来几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性蓝图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值得研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际石油经济》2001,9(10):17-23,56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总量目标是:2005年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2005年摩托车产量达到约1300万辆,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20%。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轿车占汽车总量的比重增加,载货汽车中重型车和专用车的比重增加;提高柴油载货车、轻型柴油客车的比重,中型车要全部实现柴油化;柴油轿车、柴油微型车生产开始起步,燃气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的产量将适当增加;到2005年轿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9.2%提高到35%以上,柴油车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9.7%提高到35%左右,代用燃料车达到总产量的2%以上。技术结构调整目标包括: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2005年力争使各种车型的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10%,其中,轿车和轻型车降低5%-10%,中重型汽车降低10%-15%;提高代用燃料汽车所占的比例,优化我国汽车能源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业结构升级与国有工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国有工业布局有很大关系,这两者是造成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基本原因。因此,应当通过推动国有工业结构调整,来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即在资源流动的条件下,降低基础工业中国有工业的比重,提高国有工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推动工业技术体系的升级和加工工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需求预测 (一)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载货汽车需求量将增长,但市场分额将有所下降。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市场分额将进一步提高。以城镇为中心,公款购买、公务使用的第一层次市场会逐步缩小,以企事业单位公款购置商务用车的第二消费层次市场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私人购买和使用的第三层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  相似文献   

9.
一、工业增长速度要做适应性下调1 .“十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1 978~ 1 995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 ,最高增长率的年份出现在1 985、1 992年和 1 993年 ,时间持续了 1 7年。这可以认为是一次长的上升周期 ,期间有两次较显著的小周期波动 ;从 1 995年开始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即告别短缺 ,步入相对过剩时期 ,过去粗放型增长模式明显不适合于新的经济增长环境。从 1 995年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将进入新的增长长周期 ,估计经济增长率仍将呈缓慢地下调态势 ,最低点可能在 5 %左右 ,持续的时间大…  相似文献   

10.
一、“十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根据机械工业的战略地位和21世纪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机械工业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是:要从主要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服务向为生产和消费双重领域服务拓展;要从机械设备进口大国发展成为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强国;要从机械产品生产大国发展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机械工业强国。 机械工业服务范围广,产品门类多,生产工艺复杂,很难以企业、产品的大小论优劣,也难以采用“关小”的手段限规模,必须确定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突出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机械…  相似文献   

11.
12.
对“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结构;稳步调整积累和与消费比例;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与扩大内需、加入WTO、西部大开发等联系起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可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回顾历年来制订五年规划的情况,我认为务实最为重要。无论是厂家的五年规划,还是国家的五年规划,莫不如此。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大致在2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可能在70—80万辆之间,而当年曾预测将达到120-150万辆。国内若干厂家在早些年作出的2000年规划曾给人们留下强烈印象,10万辆20万辆都是些小意思,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实际上1998年中国汽车企业老大——一汽集团的产量也还到不了30万辆。至于汽车品种的情况,规划与现实脱节更严重。做现划要多考虑市场…  相似文献   

14.
林杉 《化工管理》2001,(1):14-15
“十五”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力争发展一批填补空白和进口替代产品,改造一批技术含量低、原料路线不合理的产品,淘汰一批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无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资源、产品、营销、技术、投资、企业等方面的结构优化,实现集约经营,并以此带动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市场结构的调整,使炼油和化工行业中国有经济在全行业的控制力明显提高,重点企业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的结构调整为借鉴,通过对石化集团化工化纤结构性问题的分析,从业务、技术、产品、原料和布局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石化集团化工化纤结构调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文武 《中国石化》2001,(1):12-13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石化集团公司“十五”计划纲要正式出台了。在纲要起草期间,恰逢中央召开十五届五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石化股份公司境外上市成功。这些重大事件将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也必然要反映到集团公司“十五”计划纲要中来。整个纲要方向明确、切实可行,是集团公司新世纪初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结合石化集团公司的实际,“十五”计划纲要重点突出了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体现纲要的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又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在突出主营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迅速,2000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已达92.7Mt/a。我国乙烯工业经过30年的发展,初具规模,但自给率偏低,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十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将面临加入WTO以后的激烈竞争,为此以中外合资建设运营大型乙烯项目为契机,引进跨国石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营方式,加速国内乙烯工业的发展,合理选择现有乙烯装置进行改扩建,优化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乙烯装置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十五”回顾 中国磷肥工业“十五”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磷肥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结构大为改善,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