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创业(上海)》2004,(2):37-37,53
中国本土创投和外资创投在2003年出现了两重天的局面,外资创投机构几乎包揽了所有大宗投资案例,而本土机构的身影却极少出现。究其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退出渠道的缺位严重束缚了本土创投机构施展拳脚。  相似文献   

2.
本土创业投资从1998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发展,自2001年以来进入了“调整期”。尽管从2003年开始整个创投行业又趋于活跃.但主要还是受到外资创投机构的带动作用,对绝大部分本土创投机构来说,还仍处在“坚持”阶段,处境相对比较艰难。  相似文献   

3.
创业投资     
《科学投资》评出中国十大本土风险投资机构 在2001年表现活跃,投资总量大于外资创投,投资个数约为外资的4倍。《科学投资》评选的中国本土十大风险投资机构,排名依据的是其历史投资总量。 1、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历史投资总量为1.68亿美元,基金总量为1.93亿美元,2001年投资总量为6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004中国创业投资全面复苏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回暖趋势,投资更为活跃,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中外创投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额总计12.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案例数量较2003年增加43%,投资金额上升28%,中国创投业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IC行业得到了创业资本最多的青睐,以4.24亿美元的总投资额位居各行业榜首。作为2004年的最大热点,海外上市推动创投繁荣,外资/本土差距依然存在,外资主流创投来势凶猛…  相似文献   

5.
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外资创投在中国全面出击,投资项目涉及诸多领域,从IC制造到互联网,从应用软件到传统产业,都受到了外资创投不同程度的关注。从全年的投资总量来看,外资创投更是以占总量近80%的投资金额令人侧目。 中国经济繁荣吸引外资创投 对于2003年外资创投的活跃,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徐新女士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业(上海)》2004,(2):37-37,47,48
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外资创投在中国全面出击,投资项目涉及诸多领域,从IC制造到互联网,从应用软件到传统产业,都受到了外资创投不同程度的关注。从全年的投资总量来看,外资创投更是以占总量近80%的投资金额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7.
2003年的中国的创投事业,是极令人振奋的:中国的创业投资总量近10亿美元,较前两年有了大幅的攀升;本土创投回暖,外资创投则重拳出击,极佳地证明了中国的创业事业在2003年的飞速发展,也佐证了中国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事实。 创业投资是创业成功重要的要素,创业投资环境则是创业环境最关键的一环,2003年开始的中国创业投资环境好转的势头,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创业投资环境在2004年会更好,春天已经离我们不是那么远了!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大幅飙升,近10亿美元的投资金额,一系列的上市和并购案例,让整个行业为之一振。人们期望,中国创投就此步入拐点,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那么,2004年上半年的行业态势是否能如人所愿?投资量的攀升能否持续?退出、资金募集是否能再度令人欣喜?创投业的两大类投资主体:本土创投和外资创投分别有什么样的表现?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对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有何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上海)》2004,(2):37-37,45,46
2003年的中国的创投事业,是极令人振奋的:中国的创业投资总量近10亿美元,较前两年有了大幅的攀升;本土创投回暖,外资创投则重拳出击,极佳地证明了中国的创业事业在2003年的飞速发展,也佐证了中国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事实。创业投资是创业成功重要的要素,创业投资环境则是创业环境中最关键的一环,2003年开始的中国创业投资环境好转的势头,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创业投资环境在2004年会更好,春天已经离我们不是那么远了!  相似文献   

10.
清科公司近日宣布:经历了2003年投资大幅增长之后,中国创业投资2004年首季度再续辉煌:调查范围内共有35家中外创投机构对3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已知投资金额2.16亿美元,与2003年第四季度相比,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认为,尽管在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金额上少于2003年同期,但由于参与投资的机构(主要是外资创投机构)数量的增加,本季度投资活力指数达到了108.33,创下了2003年以来的最高。  相似文献   

11.
创业投资     
外资创投或将迎来新宽松环境:审批备案登记三步走我们正在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商讨,从政策法规上为已本土化的外资创投厘清法律障碍。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林哲莹日前在苏州出席第二届独墅湖创业投资高峰论坛时指出,正在考虑将目前创投企业实行的备案制逐渐转为直接登记制。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资创投机构的成立始于1993年IDG与北京和上海的科委成立的合资创业投资公司,此后,中外合资创投机构的发展较为缓慢。1994年至2001年期间,共有9家中外合资创投机构成立。2002年掀起的中外创投合作浪潮使中外合资创投机构迎来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02年新增的中外合资创投机构的数量及新增资金规模都超过了此前的历史总和,共有15家中外合资(合作)创投机构成立,新增资本规模达5.87亿美元。合资创投机构的纷纷成立为中国创投业增添了一股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原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五家政府机构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创业企业管理规定》。该规定对2001年8月发布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作了小范围的修改,但也有很大的突破。 “管理规定”对外资创投进入国内创投市场的组织形式作了新规定,原“暂行规定”认可的“有限责任公司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可以说绝大多数在中国的外国创投机构是在失望和煎熬中度过世纪之交的.进入2002年,许多国际著名的外资创投大举登陆中国,尽管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但目前实际情况是进来的多,实际投资的少,其经过深刻反思后将更加审慎和务实地评估中国市场,在战略上趋于谨慎和平静.  相似文献   

15.
2003年让中国创投界稍感欣喜,在国际创投尚未走出低谷时,中国的创投总量已经比2001年和2002年增长不少。虽然这其中主要是依靠外资创投的大笔投资,但毕竟是发生中国的领土上。Nasdaq中国网络股的再度飞扬,携程网的海外上市,以及业界盛传的几个网络公司准备冲刺Nasdaq的摩拳擦掌,又燃起了VC们对退出的憧憬。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中国创投行业最"绚烂"之处就是许多国际著名的外资创投大举登陆.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诠释其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理由就是--  相似文献   

17.
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创投机构就开始了在中国市场前进的步伐。截止2002年上半年,世界绝大多数的著名创投机构在中国都有投资。如汉鼎亚太曾投资于海南航空,华登国际投资于新浪,华平创投投资于亚信。在这些成功案例的示范下,更多的创投基金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8.
创投机构投资难,基金的投资人负责,谁也不愿意把创投基金的钱白白助人为乐,或者打了水漂玩。了解创投机构投资策略和投资心理,对亟待融资的创业者来说或许能带来一种换位思考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创投机构投资难,基金的投资人负责,谁也不愿意把创投基金的钱白白助人为乐,或者打了水漂玩。了解创投机构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心理,对亟待融资的创业者来说或许能带来一种换位思考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投资》2009,(12):14-14
“我们正在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商讨,从政策法规上为已本土化的外资创投厘清法律障碍。”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林哲莹日前在苏州出席“第二届独墅湖创业投资高峰论坛”时指出,正在考虑将目前创投企业实行的备案制逐渐转为直接登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