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汽车20年之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中国汽车工业的前30年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发展的,这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1983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了合资合作之路。但是,结果却是矫枉过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几乎失去了原有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成功的自主品牌。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都显示出了危机和对外资更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贾可 《经营者》2011,(11):112-117
在合资自主眼看着一哄而上的所谓后合资时代,必须深层次地研究和阐述合资自主品牌建设模式的得失利弊和对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到底有无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促进还是伤害?合资自主是否是中国汽车工业迷失在合资道路上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巴西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后发现,从“依附”走向自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的产业政策至关重要,中国通过车企合资积累技术,并通过扶持自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弯道超车,摆脱了依附;而巴西则在引进外资建厂后没有培养出成熟的本土品牌,因此汽车工业始终无法摆脱对欧美国家的依附。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1背景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泛亚)由美国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合资组建,是亚太地区首家合资的专业汽车技术与设计中心。主要负责上海通用汽车所有车型以及上汽、上汽五菱部分车型的设计开发工作。泛亚研发体系是基于通用汽车的全球开发流程,结合了中国本土开发特点,形成的泛亚特色的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走自主之路 创民族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整个汽车业都在谈论自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我们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产品主要采用外国汽车品牌和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发展成熟,乃至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但我们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的自主品牌虽然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汽车自主品牌建设与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讨论的焦点.“中国汽车必须要发展自主品牌”已逐渐成为共识,国家也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但必须指出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也必然要经历一番长期艰苦的奋斗。影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的因素较多,本土研发人才、环境已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下面就是针对汽车自主品牌与研发、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萍 《企业导报》2011,(21):100-101
<正>一、引言汽车配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汽车配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汽车需求量,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配件企业纷纷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使得我国汽车配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总数8000多家,其中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