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交叉上市是指同一企业主体的股票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行为。本文选取截至2010年12月31日实现境内外交叉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行业分布、企业规模和市场表现这三个方面进行基本特征分析,其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我国交叉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采掘业这三大行业板块,均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且无论从市值、IPO规模还是从营业收入、总资产等方面衡量,我国交叉上市企业基本上均为各行业的代表性大型企业。此外基于境内外市场IPO价格对比以及同步市场价格对比发现,我国交叉上市企业普遍存在境内市场溢价现象。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监管成了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培育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构建公司股权制衡治理机制,加强中小股东的保护,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就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监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公司治理领域,控制权私利问题成为经济学界和财务学界实证和规范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控制权私利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涉及的名词、理论、测算公式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叉上市对资本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从市场互动机制和竞争者反应机制两方面展开。市场互动机制又可分为风险分散机制、流动性机制和价格发现机制;竞争者反应机制主要研究交叉上市对母国市场同行业公司的影响。国内的学者就交叉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开展了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大都是国有大型企业,融资额度高,对我国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不断增多,交叉上市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值得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2005—2009年沪深两市发生了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从公司成长能力和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研究表明:(1)公司的成长能力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者成正相关关系;(2)国有控股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利水平,但随着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民营企业的控制权私利比国有控股公司增长更快;(3)股权制衡度对控制权私利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一直难以根除。对此,本文以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清欠为背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境内外交叉上市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大股东较少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表明交叉上市公司较能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从而说明交叉上市有助于限制大股东资金占用。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通过交叉上市引入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可能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少有研究从该视角切入。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探究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相比仅在A股上市的企业,交叉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在区分了交叉上市类型后发现,交叉上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A+H股交叉上市公司;(3)以境内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测度投资者关注的异质性,实证检验境内外投资者关注差异是引起企业创新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拓展了交叉上市领域的研究范畴,并为解决中国企业创新不足提供不同视角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综述——基于“流动性假说”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深层次因素。一个基本结论是:到一个更加发达的市场实现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但是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是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多方面因素会影响交叉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12.
13.
广东省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控股股东行为分析与权利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国内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理论发展进行回顾并从委托代理、利益攫取两方面评述控制权与私有收益的关系,对大宗股权交易溢价法、大小宗股权交易差异法等测量方法进行分析,以找出适用我国股份企业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方法,为探讨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理论现状和测量方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自1993年的“宝延风波”以来,公司控制权交易越来越多,控制权争夺越来越普遍,公司控制权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但是,长期以来,对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研究较为缺乏,还停留在对国外公司控制权理论的介绍上,真正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笔者认为,从实证的角度检验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绩效就更显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回报激励与基层行长行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支行制的组织形式下 ,基层行长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经营管理的核心 ,其努力程度和能力的发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很大。本文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控制权回报作为基层行长主要激励手段 ,而基层行长普遍存在着努力经营、偷懒 ,致力于搞好上下级关系、不致力搞好上下级关系这四种行为选择的现实状况 ,通过建立模型 ,我们分析了基层行长之间为追求“晋升”这一控制权回报实现形式 ,进行博弈所做出的行为选择 ,比较了形成各种行为选择的均衡条件 ,结论认为 ,以“晋升”激励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基层行长努力经营的行为 ,更大的可能是引发基层行长的偷懒和致力于搞好上下级关系等不能有效促进绩效提高的行为。为有效提高国有银行的绩效 ,笔者提出应当以剩余分享制作为激励基层行长努力经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