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有专家论述过企业的“3本管理”,即“人本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后有学者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能本管理”的概念。笔者想就企业能本管理谈以下三点肤浅认识,望读者指教。1、能本管理突出企业要以人的能力为本,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人本管理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而能本管理则准确提出企业要以人的能力为本,重视人的能力充分展现和使用。可以说,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延伸和深化。实现人本管理向能本管理的转变,顺应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反映了科学管理的时代进程。人的…  相似文献   

2.
ISO9000与“两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本”(即“人本”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ISO900O与“两本”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既有利于ISO9000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对推进“两本”管理也大有神益。llSO9000与“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管子·霸言》中就有“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的论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对“人本”管理有一/更深刻的认识。IS()90O0系列标准与“人本”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企业诸要素中 ,人是第一要素 ,人才是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而以人为本的实质 ,又是以心为本 ,可见搞好人心经营是企业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一、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论思考近年来 ,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等领域。理论界对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以人为本等问题也众说纷纭。普遍认为企业领导者应以职工群众为本 ,一些企业领导者以为以人为本即是以经营集团为本 ,甚至还以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企业的一把手为本 ,以至于近年来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出现了称企业领导人为“老…  相似文献   

4.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强调企业管理要把人和人的需求、发展放在最根本、最重要的地位。“人本”是与“神本”、“资本”和“物本”相对应的一种价值观。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它是在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趋势下,企业管理重心由“资本”、“物本”向“人本”转移的结果。而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又赋予了“以人为本”以新的时代内涵,并给企业管理提出了从理念到制度进行系统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对于国有企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要实现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和尺度来考虑问题,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参与,最终实现“利用人”与“为了人”的和谐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发展观,又是改革观。“以人为本”:以谁为本?在企业里,“以人为本”中的“人”至少包含四重含义。第一,以员工为本。在现代企业里,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是员工。人作为一个高级生命体,具有高度的能动性,本身蕴…  相似文献   

6.
对“以人为本”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涵义不仅是以员工为本的管理,而且还是以市场中的顾客为本的管理。本文将针对顾客的心理需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以人为本”的新涵义-以顾客为本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2003,(4):21-25
我们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地处陕北延安,主要担负安塞油田的开发建设任务。油区分布在延安市四县区,年生产原油188万吨。近几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摸索形成了以“一本三涵”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工作模式。“一本”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三涵”包括:一是“讲求经营之道”,即强调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的结合;二是“培育企业理念”,即注重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作风、企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育;三是“塑造企业形象”,即突出符合油田发展要求的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赵秀丽 《活力》2009,(10):60-60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中的“本”,我们既可以解释为“根本”,也可以解释为“资本(人力资本)”。由于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所以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之“本身”,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而是将人作为第一要素,作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一切都要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激发人的创业激情,使每个人都成为企业的主体,以积极的态度来开创企业和自身的美好前景.本文就如何以人为本来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本文就高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建设安全、和谐的发电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电企业,要以“奉献清洁电能,服务和谐社会”为主线,充分发挥电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撑点作用,妥善处理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核心就是“无为而治”,并在此基础上引早出来的人本思想,柔性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老子的“无为”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模糊管理,从“人大”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从“以弱胜强”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柔性管理,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既要以人为本.更要以公为准。这是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主张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指导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理论家管仲在其名著《管子》中指出:“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德利百姓,威震天下。”“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桓公采纳管仲建议,实行以人为本的财经政策,使齐国首先迅速成为中华东周列国第一强盛之国。  相似文献   

14.
李万来 《企业文化》2003,(12):45-48
企业文化这一新兴的管理科学日益热了起来。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华。如今讲企业文化必说“以人为本”,有太多的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就联系到“以人为本”上,80%以上的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纲领;“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中也很时髦,似乎一讲“以人为本”就表明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很精  相似文献   

15.
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作用效益和防止资金流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其职责就是要保证“血液”流畅,防止出现严重的“失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向人才管理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企业应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在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同时,塑造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重点在不断由“物”向。“人”转移,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可闻可见.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也都非常关注民生.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但还有一些企业对“人”与“本”的真正内涵还缺乏全面的理解,人本管理受限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运用人力资本.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并未有何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武钢计控公司坚持企业整体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以能为本”,建设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浅谈“以人为本”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方式的转变与高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的国情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本文将对“以人文本”的理念从哲学角度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激励和这种观念的应用,旨在寻求更好的人本观念来促进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而开放的国际化教育,其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力求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构建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是成为高职学生管理的迫切需求,它不仅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强化“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的现实需要入手,探讨和研究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阐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的培养,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的建立以及发展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