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入市场经济,一些人被扑朔迷离的信息所诱惑,按捺不住冲动,似“铁臂阿童木”,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横冲直撞,前天炒地皮,昨天炒房产,今天炒股票,明天再炒…… 这些爱“炒”者,多半是爱“抄”者,他们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本领,而是步人后尘,东施效颦。 这些爱“炒”者,又是爱“吵”者。他们把要上的项目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资源丰富”,“技术独特”,“效益可观”,云云。“爱吵的孩子多吃奶”,几番漂亮的“千言万语”,几本印制精美的可行性报告,还真感动了那些不清醒的“上帝”,不尽财源竟落入了“爱吵者”之手,…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炒”这个字眼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从早些年的炒股,到近几年的炒房,从炒黄金、炒字画,到炒大蒜、炒白糖,从炒金融资产到炒日用消费品,从炒稀缺资源到炒普通商品。从少数人炒到全民炒。从一部分地区炒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炒,从偶尔的炒到频繁的炒。  相似文献   

3.
“种”不能再“炒”了由于人们致富心切,当一个新品种出现时,便一窝蜂地上马,给炒种者提供了"炒"的市场。前几年的哈白兔、海狸鼠、水貂、银狐、蓝狐等的"炒"种,使许多人陷入困境,如今仍使人记忆犹新。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鸵鸟,如果像前几年那样"炒"下去,不知...  相似文献   

4.
教你炒楼     
《东南置业》2001,(1):54-54
所谓“炒楼”.顾名思义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目前房市中流行的有“炒楼花”和“炒二手房”的说法。“炒楼花”,是指投资对开发商新开盘的楼盘进行炒作,然后在整个楼盘竣工交房时进行炒作转手,这是“炒楼”中的大手笔,风险大,回报率高。“炒二手房”是投资另一种“炒楼”之作,风险小,利润相对低,但是投资经常光顾的去处。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出现“兼并商”经济学家预言,在中国将出现一种新的产业——产权交易业,将出现大批“兼并商”这个新职业。他们的业务是“炒企业”,而“炒企业”并非坏事,他们收购企业进行整顿、改造、然后再出售。企业经营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效益也将...  相似文献   

6.
炒房三行为     
《企业与市场》2005,(3):31-31
昆明市房产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昆明主要有炒认购卡号、炒期房、炒现房三种“炒房”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洁 《上海企业》2010,(1):89-91
复利教父胡益三说: 赌博是“快速自杀”,储蓄被通货膨胀“慢性他杀”,炒这炒那容易被危机灾难“快速他杀”,只有中高级复利是人生和投资理财大方向,也许复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复利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8.
漫话漫画     
圣人敢在“熊市”炒股,常人呢,那就只会在“牛市”上炒炒股了。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09,(1):62-63
在中国,只要一提到“辣椒炒肉”、“剁椒鱼头”,人们就知道这是近些年与“臭豆腐”、“毛氏红烧肉”齐名的,最有代表性的湘菜,也是食客们在湘菜馆必点的两道菜。然而,在全国各地的湘菜馆,食客们却很难吃到“辣椒炒肉”、“剁椒鱼头”等地道的正宗湘莱,许多餐馆甚至将加了辣椒的菜肴统称为湘菜。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湘菜呢?食客们又怎样才能吃到正宗的湘菜呢?  相似文献   

10.
瓜子、花生、玉米。是最普通不过的农副产品。然而。在老、少、边、贫的湘中安化县,一位同样普通的妇女。却凭炒瓜子、炒花生、炒玉米。做出了大文章。她不仅以5∞元启动资金,“炒”成了一个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的私营企业主。而且把这些土货“炒”到了国外。这个传奇的创造者就是湖南省安化县“水井巷”炒货店的老板谌雪花。  相似文献   

11.
冯唐 《物流时代》2013,(7):19-19
近日,有关“炒快递”的话题在业界盛传在我国许多城市,快递企业把城区分成多个大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不同的承包商,其中一些承包商会把片区再分割开,将经营权二次转包,部分片区甚至出现三包、四包的现象据了解,在西安等地,一些快递企业的区域承包权被炒得火热,甚至动辄标价上百万,以致业界感叹:“炒房不如炒快递”!  相似文献   

12.
“炒”是近年中国使用率极高的一个词,炒邮票,炒股票,炒字画,炒书稿,炒明星,炒房地产……各种热“炒”早把人的情绪煽上去很长时间退不下来,而其中有规模有规律且有正负效应的大概非“炒事”莫属。 炒事,常常是几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精心策划之作,常运用社会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等手段,操纵某事件之始  相似文献   

13.
为何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市场化取向的IPO新政,刚一实施即陷入尴尬?种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对于改革目标的错误——抑制股票发行“三高”(上市公司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这三种现象)与遏制“炒新”行为这两个目标设定是有问题的。“三高”和“炒新”问题的彻底解决,依赖于全程改革的成功,而不应把改革的最终结果作为阶段性改革的目标。“三高”和“炒新”事实上难以衡量.即使要衡量.也应该是投资者自己来衡量.而不是由监管部门来替投资者衡量。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期.行业内刮起了一股小区业主委员会炒物业管理公司之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坚持要炒,一方以诸多理由坚守不撤,新接管的物业管理公司又踌入了小区。一时间三足鼎立,难解难分。笔者认为,这股业委会“炒”物业管理公司之风的产生以及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北大“糖葫芦”毕业生事件在辽沈大地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而且轰动了全国。  相似文献   

16.
张承耀 《英才》2006,(4):20-20
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新近传遍中国:温州“炒房团”要到北京“炒国企”了。作为背景,一是国企缺钱,同时国企也能“放下架子”;二是温州人有钱,在某些地方碰了钉子后想要投资,现在,两方面“情投意合”,看上去真是一件“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2,(21):23-23
眼下在许多大小超市.一些廉价酸奶竞相打着“买三送一”,“买四送一”。的招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些酸奶在宣传自己的营养价值上可谓不遗余力。它们不断地炒概念.自称“健康奶”,“保健奶”、“纯天然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8.
不只是大蒜、生姜,几乎所有农产品都面临着被各路资本“炒一遍”的命运。 中国农科院农村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东阳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当大蒜和生姜被炒得尽人皆知时,其他一些蔬菜品种也在被很隐蔽地“炒”。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先后有3个字与温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是“资”字,即温州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第二个是“假”字,即温州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假货的确不少,有些产业甚至是通过造假起家的。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和品牌意识的兴起,温州货已经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精品、名品的代名词,一大批全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在温州逐步形成。第三个是“炒”字。近年来,媒体谈起温州,往往少不了一个“炒”字,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等。之所以将温州人与“炒”字紧紧联在一起,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满世界炒得沸沸扬扬的投资人与经理人的“婚姻”博弈,更多地“秀”出了股权激励的种种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