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能力结构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与能力结构差异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实行国家计划的东西部生产力布局、转移与协作,以东部支援国家布局于西部的三线建设为  相似文献   

2.
《经济界》1997,(3)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是当前一个令人们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此作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严峻性在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建国前,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以.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占国土面积85.8%的中西部地区,仅占全国工业的9%。建国后的30年里,政府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努力改变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地区的缺陷,有计划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这种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保证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代产业及技术变革的发展,美国对我国技术遏制的加剧,以及全球供应链在新冠疫情之后的加速重构,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新挑战。部分地区传统优势弱化,参与新经济体系分工的能力不足;地区分化加剧,基于传统产业形成的供应链分工体系面临着“解锁”的潜在风险,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突出问题。从国家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国内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角度,提出以“技术集群”为着力点,突破传统生产力布局的思路,推动新的产业分工、技术分工与区域分工的融合贯通,构建与新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空间布局。实施更积极的人才政策和更具地区导向型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创造更适宜于“技术集群”的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4.
一、陇海—兰新线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为连云港经济腹地的主轴线陇海——兰新线,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点轴开发论的一条还未充分发展的轴线。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没有强调发展商品经济,国内重要货流是北煤南调,南粮北调,以及原料区向发展区输入原料,发展区的工业品输往未发展区,出口贸易也不够发展。为了发展国内外大规模商品贸易,我们认为,今后更应加强东西联系,以达到真正的“内联外挤”。我们一直强调尽管从全国来看可以分为沿海地带、内地地区和边远地区三个经济梯  相似文献   

5.
杨杰 《上海企业》2022,(12):96-97
<正>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振兴中华”建设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发展经济建设为重心,凝聚民心,解放思想,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形成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振兴中华的历史新趋势。发展经济,工业是重点。工业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是前端。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企业》2007,(5):68-68
当前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与服务业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以综合化分工“外包”的横断面深化与整合的阶段.因此,我国应牢牢抓住这一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发展的着眼点是“做最好的自己”。温总理一句话:“让全国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点透了未来中国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7.
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空间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构筑起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仍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从5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城市以工业活动为主,城市就业和生活几乎全由国家统一控制了起来.农民则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推动产业全球布局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盘”。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晰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重要且必要。  相似文献   

10.
张耀民 《西部财会》2009,(4):73-74,14
铜川市因煤而兴,被誉为渭北的黑腰带。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陕西省一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建材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铜川曾因产业结构单一,包袱沉重几乎陷入困境,长期积累的城市建设欠账和环境污染问题集中显现,成为当时全国少数几个“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不懈的努力,铜川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走上了发展的新路子,煤城铜川初步实现了“二次创业”,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陕西中北部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配送系统中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应用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以转运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讨论了如何动态地集中控制各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给出了按BENGERS方法设计的求解算法。模型中约束方程数量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苏果超市为背景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孔庆岩  张莹 《价值工程》2012,31(35):223-224
经济学中弹性问题一直是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总结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内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理解及运用弹性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强氯精生产过程中若控制不当,会使物料结晶颗粒过小,造成氯化锅出料结晶差,出黏料,产生废料,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8,(14):277-278
对110kV红某变电站#2主变A相高压套管介质损耗角tanδ值增长速度异常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套管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对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可供类似情况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面分析了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打造“人本型、民主沟通型、激励型、服务型、学习型”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好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伟玲  李海平 《价值工程》2012,31(7):136-137
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文章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宝同  王琳  郭峰 《价值工程》2012,31(1):275-276
本文建立了场站保障装备管理指标体系,重点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垄断产业改革进程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顺利推进并深化垄断产业改革,全面系统评价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现状,系统研究影响、制约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因素,设计推进、深化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利用OECD测度垄断产业规制指数的方法,测度得到了我国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燃气、公路等7个产业的规制程度以及我国垄断产业垄断程度的总指数,并与OECD主要国家进行了比较,为推进并深化我国垄断产业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施工项目危险源进行概括分析,并论述了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我国当前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