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着寻找新股“过度投机”与股票估值“非价值因素”联系的思路,基于“锚定效应”的理论假设,通过建立一个新股上市后短期价格过度投机的模型,分析过度投机的形成机制,并构造测度新股上市后短期价格非理性程度的指标,甄别影响过度投机程度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发现,影响短期投资者决策的锚定物为上一个月内已上市新股中单个股票的最好市场表现,说明新股短期投资非理性现象中存在“明星效应”,前期上市新股中“明星”股票的表现左右投资者的投资情绪,进而影响新一期的过度投机程度.此外,新股发行制度的诸多改革并未有效影响新股上市后短期非理性投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意见>,标志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7月年至2010年7月的一年中,平均新股发行价27.93元,平均发行市盈率52倍,募资总额4901.72亿元,几乎所有公司都出现资金超募现象.由此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三高"现象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本身的缺陷及配套的市场不到位、制度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股发行"三高"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现行的发行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新股申购存在不公,询价制度流于形式,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上市首日上涨幅度过大等。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保证新股发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公平,完善询价制度,限制发行价格,对二级市场中首日上市股票实行涨跌幅限制,以完善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4.
姚俊峰 《现代商业》2014,(30):190-191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正处于从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此项改革不仅涉及新股发行制度本身的转变,还必须相应地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退市机制等。这一系列改革对一级市场的影响包括抑制新股发行价格过高、改善新股供求关系、抑制新股发行寻租行为等,对一级市场的影响将传导向二级市场;同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方式在二级市场上有利于引导价值投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注册制也对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新股抑价程度变化的分析来评价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实施核准制)的实施效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核准制度后新股抑价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的虚拟变量检验法分析表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地改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经济结构,上述新股抑价程度显著下降更可能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自身的波动,而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准市场化改革对降低我国新股抑价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股票已经成为老百姓极为常见的投资和理财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很多的企业崭露头角,纷纷发行新股,伴着而来的就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新股发行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新定位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权利下放、券商产权结构改革、加强投资者教育以及改进政府监管工作等方面的策略来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吴黎华 《商》2014,(2):14-14
尽管在制度设计上绞尽脑汁,本次IPO重启以来的新股发行,在二级市场上仍然遭遇到集体爆炒.“新股不败”神话也再度上演。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由于新股供给端的行政控制与二级市场博傻行为引发的投机怪圈所致,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进一步实现从新股发行节奏到发行价格的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8.
周科竞 《商》2014,(3):11-11
尽管在制度设计上绞尽脑汁,本次IPO重启以来的新股发行。在二级市场上仍然遭遇到集体爆炒,“新股不败”神话也再度上演。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由于新股供给端的行政控制与二级市场博傻行为引发的投机怪圈所致,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进一步实现从新股发行节奏到发行价格的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票市场的任务是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投资场所。因此,股票交易者和持有人也被定义为投资者。然而在过去20多年,由于制度建设及投资者结构等原因,造成A股市场坐庄文化盛行、投机氛围太浓的局面。适度的投机行为对活跃二级市场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投机过度,对资本市场稳定、投资者权益保护、投融资功能发挥均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厘清投资和投机、适度投机与过度投机的界限,进而对过度投机行为进行约束,对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及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推动我国股票市场逐步实现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  相似文献   

10.
滕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44-146
财务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新股申购等多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证券投资业务。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等,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分析了目前财务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现状,在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财务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的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投资团队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结合的前提下,财务公司稳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证监会视为抑制股市"三高"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发布将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有助于发行人的合理筹资,也有助于形成对承销商的约束。但是它的发布也有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下滑、新股发行重回固定价格发行机制等结果,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有悖于新股发行改革"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为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的产生,在推动这一指标在IPO中应用的同时,应对不同风险的投资市场进行划分,加强对承销商的约束、提升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并努力提升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强化政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已成为困扰新股发行、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障碍。本文将从发行制度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剖析"三高"现象的成因,并提出新股发行改革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询价对象多元化且比例合理、采用美式招标法、设立风险保证金、加强信息披露、对欺诈发行进行赔偿、大力发展三板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张娆 《商业会计》2012,(18):3-5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者保护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到投资者保护工作中来。本文通过对天能科技终止新股发行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证监会新政、媒体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保荐机构履职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影响,提出在新股发行环节对投资者进行全方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远宁 《商业时代》2004,(21):36-37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定价方式的演变进行总结,分析了我国行政性定价出现的原因、向市场化定价方式过渡的内在需求以及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各主体的收益和改革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股发行定价方式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朱邦凌 《商》2014,(10):10-10
2009年IPO市场化改革以来,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即如影随行。从监管层到投资者,从政策重心到舆论焦点,多轮IPO改革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新股“三高”问题。笔者认为,新股改革的终极目标决不是“三高”问题的解决,而是促进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建设两个市场共赢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8):236-237
注册制改革是在资本市场中发展的必经之路,核心是信息披露,证监会甲核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准确全面及时性,标志着我国的政府监管体制向市场化改革靠近。新股发行注册制将加强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的稳定形势,提高投资者的选择空间,降低企业上市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对《证券法》的修改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国新股发行市场股票接连跌破发行价,造成了上市公司资金超募,使用效率低下以及股民利益受损等问题,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新股"破发"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股破发的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吉舟 《商界》2006,(11):24-27
虽然有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出台,但是在新股发行中依然避免不了高开低走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哑巴吃黄连的悲剧,我国新股发行中的制度缺陷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廷瑞  李婷 《商》2012,(6):95-95
新股发行是首次的公开并发行新股,是还没上市的公司具备了发行新股的条件,首次向广大投资者发行公司的股票的行为。在新股问题中新股折价发行问题早期就已经受到关注并且被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与之相适应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也是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着股票市场的开放,新股发行的市场化以使价格反映价值已经是大势所趋。新股询价制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使发行定价制度市场化,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环境即市场环境的非市场化以及特有的股权分置现象,使得这一市场化制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