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是保证庭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前奏,有助于收集和固定证据、促进合意解决纠纷、整理争点。我国仍未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目前我国还无法复制和移植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民事审前程序,而且即使是移植司法实践中也很难得到实施和推广,因此必须要考虑建构我国特色的民事审前程序。中国特色民事审前程序的构架在强调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要协调当事人权利与法官权利的运行,使其二者成为互助作用、互相制约的程序整体,最终建立起一种理性化的程序秩序。  相似文献   

2.
民事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前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审前程序。我中审前程序模式构建由审前程序与庭审分离和法官主导模式组成。审前法官模式有三种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会议制度、释明制度。  相似文献   

3.
吕弘善 《北方经贸》2006,(11):60-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客体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审计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条件下,要想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电算化审计方案,而审前准备是制定电算化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是开展好电算化审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相玲 《商》2014,(1):256-256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前程序具有一定的纠纷解决功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调解的独霸地位难以动摇、欠缺开发审前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的思维以及现实中没有相应的制度。制度具有引导性,缺少相应的规范是制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子墨 《商场现代化》2012,(20):315-316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带给我许多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启示,影片中民事纠纷的解决,反映了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在基层司法中的问题。文章现从影片中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出发,分析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民事诉讼程序完善的建议,并表达对程序正义的畅想。  相似文献   

6.
质征是民事诉讼证明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它是诉公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针对法庭上出示的征据材料进行的质疑、说明与辩驳活动。质征的程序性要素应当包括主体、客体、内容和时序四大方面。质征的程序性保障离不开直接、言词、平等原则的贯彻执行和交叉询问规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6)
当前世界各国为了实现充分利用司法资源,减轻法院负担,实现司法的大众化的目标,都逐渐开始尝试在民事司法改革中实行小额诉讼程序。本文对民事诉讼中的小额诉讼制度的背景进行考证,详细论证了民事诉讼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并且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对当前小额诉讼程序的研究进行总结,从多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爽 《消费导刊》2014,(1):155-155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民事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下,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对回避制度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从扩大回避主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爽 《消费导刊》2014,(2):155-155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民事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下,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对回避制度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从扩大回避主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侯江波 《商》2012,(20):124-124
中国证券侵权诉讼制度还很不健全,而其中关于行政处罚前置程序的规定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促使我国证券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余云 《商》2012,(10):127-127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具有密切的联系。民事诉讼目的观的不同,决定了在实务中将采取不同的结案方式为主。本文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探讨在现行民事诉讼法目的观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判决型程序和调解型程序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定,对企业集团内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范围、所需取证材料、审批权限、核销工作程序进行探讨,对企业集团内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刘松慧 《商》2013,(10):181-181,161
民事诉讼目的理论是法治国家传统民事诉讼法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更为重视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研究,由此产生了权力保护说,维护法律秩序说等树种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笔者从自己的角度,以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来阐述程序保障说的特点及优点,提出了应将程序保障学说确立为我国民事诉讼目的通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曹政 《商》2014,(38):253-253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审前程序在民事诉讼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的相应制度建设却十分滞后。构建答辩失权制度不仅与证据失权制度相契合,而且完善了民事审前程序,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本文评析了民事审前程序中的答辩制度和我国关于答辩的立法现状,重点分析了答辩失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审前羁押是各国普泛存在的刑事诉讼活动之一,如果适用不当,审前羁押可能会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因此,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均对审前羁押的适用予以了严格的限制.我国审前羁押从制度设计到实践运行都存在着诸多弊端,难以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目的.本文试图对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民事诉讼相较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制度还是有些许的不同之处,原被告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证据偏在"问题,原告在调查、收集证据以及承担举证责任方面处于极其不利地位,导致了反垄断民事诉讼起诉少、败诉多的现象,从而对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有极大的不利.本文在拟对我国现行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进行讨论,希望通过与美国、欧盟等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半叶,传统的英美对抗制民事诉讼程序经历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变革。导致这种变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的呼声,也有司法体系内部的反省。变革的核心内容是法官的角色转变和司法对程序控制的加大。这种变革,不仅使英美法官的传统职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一直与大陆民事程序完全不同的英美程序机制具有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因而这种变革不可避免地在法律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证券集团诉讼是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设立的一项程序,具有参与条件宽松、经济简便等特点,相较而言,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程序仍存在诸多缺陷,建议借鉴集团诉讼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程序,扩大诉讼受案范围、取消行政前置程序、扩大参与人范围、建立激励机制、改革登记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对在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的处理进行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并作出稳妥的处理,是对案件作出正确裁判的前提,也是衡量一个法官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针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在民事诉讼中无足为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需严格遵循立法精神,以遏制刑讯逼供等严重非法取证行为为首要目标.而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属于非公权性质的行为,对其不当取证行为的制裁及对被侵权人的法律救助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设置该规则应当采用最低且必要原则,以减少其可能对实体正义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司法是反垄断法有效运行的关键一环,但是普通民事诉讼程序的设置难以满足反垄断民事诉讼实践发展的特殊需要,给反垄断的司法实务操作带来困难。本文从民事诉讼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程序问题进行分析,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对未来建立反垄断民事诉讼程序作些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