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逻辑起点.然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又是不清晰的,原因是其外延不断地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政府职能重合,并随着农业经济与金融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从而具有模糊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因此,要清楚界定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是很困难的,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即:其核心边界是为农业提供基础性和开发性贷款,其外延是为弱势群体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政策性金融边界的确定成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关键和逻辑起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金融性、政策性和优惠性出发确定其理论边界;其次,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从生产、流通两个环节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进行界定;最后,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区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核心和外延边界。以此为基石,得出农业政策性金融边界的模糊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而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就要加快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结合.文章从农业金融的需求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出发,实证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并就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着力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意义的阐述,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对策,即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创新、制度创新和配套措施完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中都面临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其研究的角度存在偏差,从而影响到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质把握。本文立足于历史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以期达到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和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业政策性银行能够使农业"麦克米伦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对金融公平和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立法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以及业务狭隘等困境已日渐成为其服务"三农"的掣肘。因此,必须通过机构创新、范式转换和立法完善等途径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普惠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章对当前粮食流通市场化带来的变化,现行农业政策性信贷管理体制对市场化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现行农业政策性信贷管理体制的建议,希据此促进农业政策性银行不断进行自我改革,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粮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个比较利益低、投资风险大的弱质产业,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国家将在WTO规则范围内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这都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性支农作用。本文从分析农发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以求对农发行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对农业发展银行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发展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农业发展银行应加快农业政蓑性金融法规的立法进程,对涉及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研究确定区域性、阶段性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和支持重点,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尽快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使其更好地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现状的基础上,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随着其共同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而不断自我强化。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共同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共同农业市场组织、共同农业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共同农业财税、农业信贷和保险支持体系等。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很有必要借鉴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及其相关财税金融政策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保持农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12.
减税与增发国债都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以增发国债为主要手段的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面临国债投资效益递减、并可能导致未来经济陷入“滞胀”的情况下 ,将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方向和新手段 ,是明智而现实的选择。目前适度减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明确减负是减税的真正含义 ;二是减税应与改革和完善现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相结合 ;三是明确农村税费改革与逐步免除农业税费是减税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旭华 《西部金融》2013,(11):67-71
杨凌示范区作为西北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地区,在农村金融创新实践方面做出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投贷联盟等诸多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金融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仍存在瓶颈.本文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政策法规、健全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有效发挥农头企业作用、发展政策性担保、鼓励金融创新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深化我国农业内部就业的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财政支农政策的基本依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的稳定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尤其在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下,农业的弱质性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以促其稳定发展。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公共财政支农应当成为保护和支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文章选取我国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描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推动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收入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积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大,但总体来看,这种正向冲击还是偏弱。最后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有利益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后农业税时期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提出必须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完善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初,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财政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运用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综合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平等的农业支持政策,给予不同所有制农业经济组织以公平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