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直至取消了上限,但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区间管理,最高上浮系数,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下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掌握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近期笔者对辖区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8日, 中央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作为人民银行基层行,人行魏山县支行将辖内金融机构对本次降息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的反应和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部分机构将存款利率“—浮到顶”.调查显示,巍山县农行、建行邮储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仍维持降息前的利率不变,即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3.25%上浮1.077倍,而农村信用社则将存款利率浮—到顶,按照3575%执行. 暂无机构下调贷款利率.本次调息,中央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为0.8倍,但巍山县内金融机构至今无一家执行此下限.当前,贷款利率下限各家基本相同,最低执行年利率6.94%,上浮10%,上限则各家根据贷款客户质量分类执行,最高上浮110%(主要是信用社),年利率13.25%.  相似文献   

3.
徐良华 《金融会计》2004,(10):55-55,52
近年来,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中央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允许其贷款利率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同时为调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提高农信社的盈利空间,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优惠政策,其浮动上限要高于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实践中这一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4.
王建国 《金融纵横》2001,(10):12-13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体现信用社贷款的政策性、效益性、安全性和自主性,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优惠、灵活的政策。即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贷款利率在法定利率基础可实行上下浮动。目前利率政策规定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50%,  相似文献   

5.
支农再贷款运作中的矛盾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矛盾一:农村信用社收益与农民利息负担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同期限档次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要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低,但在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要求中,只是要求不浮动或少浮动,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户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范围。作为农村信用社,如果不上浮或少上浮,考虑到贷款沉淀因素,盈利空间非常小,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一些农村信用联社将所有种类的贷款利率全部上浮到人行规定利率的2倍,既所有贷款利率全部“一浮到顶”,以6个月至1年期短期贷款利率为例,人行公布的贷款年利率为5.31%,农村信用社执行的利率标准是10.62%。7月份,根据“黑龙江省信合协会”要求,农村信用社又将农户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调整为基础利率的1.88倍,既执行年利率9.9828%。在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时存在比例过高、方式简单、使用僵化的现象。“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标准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一是不利于支农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年初,中央就农民增收下发…  相似文献   

7.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康世界  石望林 《甘肃金融》2003,(9):11-12,37
2002年3月21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的步骤,先易后难,首先在中东部地区8家农村信用社偿试浮动利率,即存款利率在法定利率的基础上最大可上浮30%,贷款利率最大可上浮100%.  相似文献   

9.
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农村信用社执行最高贷款利率水平,其原因在于事实上农村信用社对贷款供应的垄断,其效应与"三农"政策相悖,应考虑相对放缓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此番利率管理政策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牢的1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率的200%.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1.
人民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孟津县联社把信用社的贷款上浮划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个大类,按行业划分为四种,最低上浮幅度为60%,最高为100%。虽然县联社对贷款浮动幅度做了规定,但全县基层农村信用社在2004年新发放的865笔1687万元贷款中有98%以上实行上浮100%,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 娄底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方法采取的是成本加成法,其中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税负、费用等,加成的部分为目标利润.贷款利率由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审批委员会统一公布,每年调整一次(见表1).从实际执行看,2013年末全辖5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有2个实行固定利率,分别为涟源市和新化县农村信用联社;有3个实行浮动利率,分别为娄星区、双峰县和冷水江市农村信用联社.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100%。  相似文献   

14.
1998-2004年,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在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下,农村金融机构有将贷款利率上浮到顶的内在冲动,贷款利率的上浮是否会超出农户承受力,影响到农业生产.本文拟围绕农产品利润率展开分析,以农业贷款利率小于或等于农产品利润率作为影响农户投资行为的主要依据.研究发现,近年来,农业平均利润率约在20%左右,可以承受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增强了农户贷款可得性.  相似文献   

15.
温州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历程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试点阶段1980年,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实行部分存贷款浮动利率改革;1987年,温州市被正式确定为全国利率改革试点城市;1990年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50%;2002年3月份,  相似文献   

16.
温州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州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历程与效果评价(一)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试点阶段1980年,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实行部分存贷款浮动利率改革;1987年,温州市被正式确定为全国利率改革试点城市;1990年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50%;2002年3月份,利率改革在瑞安市和苍南县的131家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实施。确定定期存款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们对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浮动、定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就基层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实行“一浮到顶”、“加罚到顶”的无差别利率定价办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支农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1999年中央银行再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2000年9月,实行外汇利  相似文献   

20.
蒋润祥 《西安金融》2007,(11):34-35
本文通过对天水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和水平的调查,提出了改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的政策建议。如合理确定利率浮动区间;尽快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贷款定价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加大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