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1,(5):I0006-I0006
中印两国之间的可比性很强,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世界上排名前两位的人口大国,又同为发展中的新兴大国,发展速度引人瞩目并为全球所看好。中国的崛起与印度的崛起同属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印现代化的道路与发展模式各有所长,那么企业之间是否也存有差异,体现在何处?  相似文献   

2.
徐鹏 《活力》2007,(1):51-51
一、引言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提出,在他和“许多人的心中有一个复兴印度的愿望”,就是“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道路不能打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问道路是可能的”。这不仅成为印度对外战略的总目标,也成为印度国家发展战略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世界近代史上的大国崛起导致世界格局发生改变,并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从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的崛起史可以找到大国崛起的"规律"和"模式"。几乎所有崛起的大国都是建立在统一的状态下,在结束了国家分裂后,并幸运地抓住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契机,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大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在崛起的路上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和困难比发达国家要多。  相似文献   

4.
假如中国企业失去在本土市场的母国优势,就不可能成为支撑大国崛起的“大国企业”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界的“思索年”,而年底播出的电视片《大国崛起》,为企业界的思考提供了一个震撼性的视野——企业眼下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前景,只有放在大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才能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高峰论坛接踵而至,笔者也有幸多次聆听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铿锵之声。在人民大学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业内专家开始谋划中国金融崛起之路;在北京大学“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高官名家纷纷点拨“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展望大国经济适逢快速崛起的良机,中国或许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或许十年后经济总量就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6.
国际铁矿石价格近几年成为我国甚至全球关注的国际贸易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间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逐步提高。但是,铁矿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材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命脉。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各行业尤其是新产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能源材料需求逐年增长。在这种情势下,我国参与铁矿石定价机制谈判出现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当前铁矿石定价机制问题入手,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书香     
《企业研究》2009,(8):80-80
《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 这是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肯尼亚……以及许许多多国家正在强大。这是一本能够改变你对这个世界惯常看法的书!世界经济新秩序重整,我们的基点和机会在哪里?后美国时代,谁能为我们重画世界经济结构大蓝图!  相似文献   

8.
优秀领导力的共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国内外的一些财经杂志,关于中、印经济对比的文章比比皆是。不过,其中最引起笔者兴趣的是美国2006年3月6日出版的《新闻周刊》一篇关于《印度崛起》的文章,文章分析了印度正在成为世界新的关注焦点,尤其是从经济、政治、企业家等视角比较了亚洲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实,围绕中印对比的话题一直未间断过。但当2006年有23名印度企业家进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后,关于印度经济、企业家的讨论再度升温。关于中、印经济的比较逐渐被聚焦在企业家的领导力上。印度学者指出,“任何经济体的成功最终依靠的是为它作经济决策的领袖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9.
昨天从信箱里拿到贵刊第169期,迫不及待地翻开。看过之后,特别喜欢这期《聚焦——制造业下一轮大国博弈的筹码》一文。世界上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强大的制造业为这些国家铺就了振兴之路,在这一点上,我国现在开始规划制造业振兴之路可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中华文明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落后了,  相似文献   

10.
史佳卉  张笛 《企业导报》2012,(7):254-255
印度从建国初就力争成为世界大国,历届政府也在尼赫鲁思想指导下积极追寻大国梦。军事发展一直是印度大国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军费投入,维持庞大常备兵力,并且试图借力印度洋推行海洋战略来加速实现其大国梦。然而欲速则不达,印度欲借助加速发展军力来实现其大国梦的战略仍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为人类第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制造业大国,是可能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可能的:中美共治全球,是必然的;中国人力优势的衰减,也是必然的。那么,我们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企业管理》2007,(3):40-41
最近一部纪录片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多方角度,深刻挖掘了近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的大国之路。据说这部纪录片的背景是国家领导人几年前的一个研讨课题,对于一个领先了两千多年、但近代饱受欺凌而今又迫切希望重新迈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国家来说,的确有太多值得深思和反省的地方。同样的,大国崛起之道与企业崛起之道,是异曲同工的,落后的企业、小企业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非洲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作为重要的新兴国家,印度也十分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全面伙伴关系,并通过一系列计划与项目的实施,形成了独特的对非洲经贸战略,使其对非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印度的一些发展经验也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崛起向金融大国崛起的过渡阶段,中国经济未来15年的持续增长没有金融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三峡大坝、头号国家战略、冶病、养身、资本如水——在金融分论坛上,这几个原本毫无关联的词被链接到了一起,用来论证同一个观点:说中国是金融大国还为时尚早,我们在自己的"封闭环体"内谈论是否金融大国还好,但千万不要喊到国际上去。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李小加还是语重心长的孙建一,或者是直到走下讲台还眉头紧锁的陈东升,都始终在表达着这样一种谨慎、低调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印度成为世界软件大国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中国软件业还在迷惘中艰难前进时,印度已经把计算机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印度民族经济的一面旗帜。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软件大国,剖析印度软件业成功的原因,或许对我们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崛起向金融大国崛起的过渡阶段,中国经济未来15年的持续增长没有金融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宣兴章 《新远见》2008,(4):62-71
罗伯特.吉尔平指出:"在过去三个世纪中,核心区所在地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分布不断变化,从地中海转向北大西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又转向太平洋。亚洲和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国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分工,并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性质和领导权的深刻变化。"①在500多年的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市场经济逐渐展开为全球经济。世界经济体系从地中海扩展到西欧,又从整个欧洲扩展到美洲、印度、远东,今天已经囊括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这个宏大而又复杂的世界经济运动,犹如汹涌的波涛将一个又一个大国推上历史的巅峰,同时又将一个又一个大国从巅峰上推下。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实现持续的繁荣,而有的国家的崛起只是昙花一现?在近现代史上,葡萄牙、法国、德国以及苏联等倏忽即逝的崛起历程以及英美等国持久的力量存续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这里,我们从经济地理演化的角度来考察一个国家处于一定地理位置之上的产业——国家实力的真正依托,由此分析中国崛起并实现力量存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各国矿难预防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可是频繁发生的矿难却成为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我国是产煤大国,同样也是矿难大国。有资料显示,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但我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中国矿难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是南非的30倍。是印度的8倍。在中国媒体公布的十大危险职业中,矿工总是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9.
黄菁菁 《数据》2011,(12):10-11
充分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这一突出资源禀赋,以规模经济为主要优势,成为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大国及贸易大国——这是我国纺织业过去十年的真实写照,几乎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成为“制造大国”所走过的道路。传统纺织业的特点是产业价值链较长,行业平均规模小,高新产品产值比例不高。  相似文献   

20.
尺棰 《陕西审计》2004,(B10):1-1
在刚刚过去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数十块金牌。数字传达给我们中国体育已经在各个项目中全面开花的信息,这是一个进步,它说明我们的体育素质和技能正在向大国迈进。我们忘不了中国女排绝处逢生,勇夺最后胜利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忘不了百米跨栏冠军刘翔子弹般冲破终点后,身披国旗,向全场观众致意的潇洒英姿;忘不了老当益壮的王义夫稳拿金牌后的挥泪奖台……一场场全力地拼,一分分艰难地拿,每块奖牌都凝聚无数的心血、汗水。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崛起的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