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多位权威专家在即将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二○○一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对二○○一年的中国社会形势进行了总体预测:   ——中国经济将从振幅较大的高增长时期转入稳定增长时期。短缺经济的结束、增长基数的扩大、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过去外延扩张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结构调整的深化,使中国在追求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今后中国百分之八的增长率将是一个稳定的增长率。   ——加入 WTO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加入 WTO对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将提出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2.
1996年我国经济已实现快速增长和低通胀的目标。可以说这是经过各方面努力,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总结1996年经济运行经验,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1.经济快速增长,潜在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7%,虽然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低谷,但高涨幅是前所未有的。从去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调整性增长期,即国内结构性需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9.8%,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预见,我国经济还将有30年左右(年均增速在7.2%以上)的高增长期.  相似文献   

4.
在年初由中央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年均GDP增长指标被定为75%。相比于整个”十五”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9%,7.5%这个指标是低了,但实际上它体现中央的一个愿望.即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着眼于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仅仅追求发展的规模.更要追求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我国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年。宏观调控成效将继续显现,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平稳降低;但受世界经济不确定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稳定物价涨幅,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  相似文献   

6.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4个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上述各项目标,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历史上,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较多地关注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情况: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问题压力较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考虑如下诸方面: 经济增长率:1952~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5%,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改变。2003~2006年,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四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1%,平均通货膨胀率仅2.1%;2007年,经济逐步开始向高增长、高通胀方向转变,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货膨胀率上升至4.8%;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通胀运行态势,经济增长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8.
姜增伟 《新远见》2012,(11):8-13
一、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当前和“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国内发展要求更高,内外两个大局互动更为深刻。从国际看.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和模式调整期。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世界经济贸易快速增长期结束,低碳、新能源、物联网等新技术革命尚处探索阶段,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的曲折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增长率从量的方面反映经济增长,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基本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增长,需要确立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战略,虽然现实中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但在理论上认识适度增长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对适度增长率作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率作一初步的实证考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经济已开始从前一阶段的加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期,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总需求增长的结构性失衡,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内需中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不足。从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来看,2006年可能正好是2003年以来高投资形成的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的时期。因此,明年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落在解决生产过剩,调整总需求结构上。据我们测算,2006年GDP增长达到8.8%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并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为达到保证经济增长、加强宏观调控的双重目标,2006年货币政策仍应坚…  相似文献   

11.
每当过去一个月,我们就会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更多的迹象——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我们为对付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 几个月前,人们估计全球经济增长率1999年将从1998年的2.5%增长至3%,2000年将达到3.5%。而现在看来,实际增长情况有可能超过这些预测。 在工业化国家,通货膨胀仍然保持低水平,最近几年总的增长趋势预计将更加平衡。预计经济发展势头一直强劲的美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将放慢,但是西欧将出现增长的趋势。在日本,最近几年令人痛苦的经济衰退将会结束,并且已经为实现自给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1%,而根据社科院的预测,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达7.5%-8%。但中央高层对此却持审慎态度,这一点从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可看出,会议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定在7%,财政部亦提前宣布今年再增发1000亿元特种国债,这已是中国连续三年增发特种国债刺激经济增长了。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央持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从最先启动的出口需求来看,预计今年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可能比过去几年的高增长稍为放缓。而且,今年中国出口存在隐忧,由于对美顺差不断扩大,两国有…  相似文献   

13.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当前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在我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减轻企业税负,使其尽快摆脱困境,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家的税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看,峰顶时的1992年经济增长率是14.2%,其后,经过1993年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逐步回落至1998年的7.8%。与此同时,全国工商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也从1994年的26.59%逐步回落到1998年的13.3%,说明我国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4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率,2006年更是迎来了增长的高峰,GDP增长率达到10.7%,但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不稳定不协调因素仍较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之间的联动性逐步增强,来自外部的经济风险随着开放度的扩大而增加,其产生的连锁效应将在较大程度上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叔莲 《经济界》2002,(6):17-21
一、经济发展能够维持比较高的速度 200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世界经济可以概括为三个下降:一是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4.7%下降到不足2%,二是国际贸易的增长率由2000年的12.4%下降到2%左右,三是国际资本市场累计直接投资由上年的12300亿美元下降到7600亿美元,减少了40%。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三个增长:一是经济增长率7.3%,GDP总量达到95933亿元人民币。二是进出口贸易总额5098亿美元,增长了7.5%,其中出口2662亿美元,增长6.8%。三是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9%。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6.
日前我国保险产业正处于开发和深化的高增长阶段。2001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从1997年至2001期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7-8%的经济增长率。同一期间,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也从1725亿元增长到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将近28%。  相似文献   

17.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望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1%。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可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国际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细化,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的国际产业转移仍将是跨国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将有利于我国发挥吸收外资的比较优势。 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环境日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底,世界银行发布了《2006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周期性增长的缓慢阶段。高油价、持续存在的全球不平衡和高收入国家公共债务的增加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的因素。报告预计发达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长将从去年的3.1%减缓至2.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将有所减缓。但由于中国在未来10年内经济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世界经济的增长不会出现持续减速的趋势。报告再次肯定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火车头”地位。然而,尽管未来1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仍将扮演一枝独秀的重要角色,但一些不利因素不容忽视。报告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包括进一步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成功地发展服务业等几大挑战。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报告同时就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对全球尤其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仍陶醉在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率8%的喜悦中,有关200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又纷至沓来。日前,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在《2003世界经济状况及前景报告》中预计,我国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会达到7%,同时全球经济也会逐渐摆脱颓势,增长率由去年的1.7%上升到2.75%。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发表了对200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7.5%。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03年,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那么,是哪些因素在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呢?内需将会是拉动中国GDP增长率的主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表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率高达12.8%,在全球经济多数国家和地区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一枝独秀,为举世所瞩目。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蓬勃发展势头,各地抓机遇求发展的意识十分强烈,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强劲,带动了生产的高速增长,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进一步加速到14.1%。总的看,整体形势是好的。但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些矛盾也在加速积累,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通货膨胀压力已开始释放。这表明下阶段宏观调控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宏观调控要谨慎科学地操作,从改革入手,依托对外开放,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手段,不断微调宏观控制力度,以保持和发展好的运行态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