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牌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名牌在争得世界巨大市场过程中,名牌价值随之大幅度上升:可口可乐品牌价值3595亿美元,万宝路品牌价值330.45亿美元,麦当劳品牌价值189亿美元,雀巢品牌价值115.49亿美元。这些名牌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很大份额。非常明显外国名牌在成功地跨越国界大量销售的同时,其价值增长也获得了成功。一、名牌价值的内涵名牌价值是指凝结在名牌中的劳动者的劳动,它是在创造名牌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加到名牌上新价值的综合。是名牌生产和进人市场过程中所付出劳动的体现没以名牌的生产劳动就反映不出名牌价值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王洋洋 《魅力中国》2014,(18):67-67
科技劳动者的劳动是一种创造高价值的复杂劳动。其劳动的报酬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其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光荣!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刊在这一期刊发了“感动甘肃·2016年陇人骄子”和他们的模范事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基层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也都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生动地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正>人的潜力发掘及其充分发挥是发展经济的核心,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发掘人类潜能并使之同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因此,深圳特区要保持其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就应该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确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观念 1、劳动力(含智力)商品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从原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转换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轨道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必然成为商品,必然要进入市场,由市场配置。否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就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并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深圳特区在1986年已有劳务市场,随后又有了人才交流市场,但从来不敢承认劳动力商品这个概念。其实,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并不等于说劳动者也是商品。诚然,劳动者是劳动力的载体,但从社会属性上讲,劳动者从来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制度的,那么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是归属社会主义劳动者自身所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只有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一方是用人主体──企业,即劳动力购买者,另一方是劳动主体──劳动者,即劳动力供应者,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企业自主招聘,劳动者自主择业,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自愿结合,履?  相似文献   

5.
1 商品价值包含消费资本的价值 企业商品价值应该既包含资本价值也包含劳动价值,但除了资本和劳动外,就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企业商品上了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同按"全要素"即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也意味着一种"全要素价值论"的成立:商品价值是全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而全部生产要素并不只包含投资者的资本(货币或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还包含消费者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1 商品价值包含消费资本的价值 企业商品价值应该既包含资本价值也包含劳动价值,但除了资本和劳动外,就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企业商品上了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同按"全要素"即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也意味着一种"全要素价值论"的成立:商品价值是全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而全部生产要素并不只包含投资者的资本(货币或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还包含消费者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从当年的“省优部优”,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再到现在的“中国名牌”;从“劳模”到“优秀企业家”,到“中国财富排行榜”,再到“中国慈善排行榜”、“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形形色色的“评优”或“排行”,这一商业符号背后潜伏着鲜明的时代品性。劳动者、企业家和企业的评选,到底是其经济贡献的真实评价,还是作为补偿和奖励的一种政治荣誉,抑或是某些权力的另一种寻租? 共和国56年中,劳模、先进单位的每一次登台,优秀产品的每一次面世,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灵魂的亮相……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对于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调解力度超越了一般性社会规范。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起到巨大的现实推动力。如何使这种推动力进一步优化并完善,是立法者对劳动立法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当代劳动法在发挥作用主要对劳动者人性观念的保护,也就是人性私法论的主基调。因此,对劳动法人性价值的轨迹进行探讨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现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都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怀礼 《特区经济》2002,(12):51-53
<正> 一、商品的价值量与物化劳动的关系 (一)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说“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更抽象地说,价值就是劳动。这就是价值的质。劳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这种社会性是通过价值来体现的。价值关系“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们用价值“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因此,说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也就是说价值本质上是劳动者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但是,在商品社会里,“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由于有些人不能透过物的关系看到人的关系,对物产生了崇拜,马克思则认为这就是商品拜物教的根源。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其根源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自诞生之始就处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始终指引着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前进的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标杆性和支柱性的理论就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它展现出马克思的人文主义关怀,向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文明和财富之外的部分,也就是对人性的忽视、剥削以及对劳动者的压迫.本文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剖析其内在价值,探究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走向世界》2010,(2):42-53
由青岛市文明办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感动青岛”十佳人物评选活动,是青岛市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度的评选在组织推荐、社会推荐、媒体推荐的基础上,经推选委员会投票,从155个推荐人选中产生了32个候选人物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市民通过电话投票、短信投票和网上投票的方式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感动人物。  相似文献   

12.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决定”作用(一)商品型按劳分配的产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者的劳动被直接当作社会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在作了社会扣除以后,从社会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产品型按劳分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那末,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陆清丽 《走向世界》2012,(13):26-28
劳模是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建国之初,面对经济落后、生产不足的困境,党中央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产,提倡劳动光荣,鼓励劳动者建设新中国,在各条战线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先进人物。1950年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对杰出的劳动者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5.
宋圭武 《发展》2014,(3):5-5
正如何实现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需要采取综合对策。一是要尽可能公开评选过程。取消匿名投票环节,让每个专家的投票都公开化。同时,每个投票专家必须要说明投票的理由。匿名有匿名的好处,但匿名的弊端也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多数人的情况下,匿名往往会产生责任分散现象。由于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小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就很容易发生。而且这种匿名形式,也为一些身上具有负能量的人提供了发泄渠道。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一个独立的学术监督体系,对院士评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有不服评选的,可通过学术监督体系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相似文献   

17.
报道     
李铁映撰文强调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撰文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和解放劳动者,就表现为保护和解放劳动本身。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劳动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劳动和劳动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谁要我!——大学生就业寒流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成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难题。就在前不久,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透过媒体说:大学生不应该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就业。那么,是不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的期许过高呢?非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卫东  辛万鹏 《开发研究》2003,23(6):79-80
经营管理工作是不是生产劳动 ?经营管理活动创造不创造价值 ?经营管理人员应不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经营管理活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而且是工人的劳动耗费凝结为商品价值的关键性前提条件 ,是一种复杂的科学劳动。经营管理人员应该获得相应的高额报酬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既有物的具体有用性——提供劳动,创造某种使用价值并形成价值,又具有人的自觉能动性——储存在劳动者体内,受劳动者思想和意志的支配。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是一个敏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最使人们感到棘手的就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