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家外企的中国区总经理和秘书的信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外企员工中广为传阅。很多人读后的感叹是:这位秘书太“牛”了。而事件的结果是:秘书辞职,总裁被调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家美资存储器生产商的中国区总裁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没带钥匙,而秘书已经下班,自己被关在门外。他给秘书发的谴责信中,要求她今后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都要跟每一名经理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叶紫 《企业文化》2005,(9):79-80
Do what you say,say what you do,做你说过的,说你能做的。这是在外企工作的员工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外企员工因为不同的工作文化造成了他们的职场经历也不同,那么在外企他们的生活、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本期话题将特别请一些在外企工作的职员来说一说他们的职场经历。  相似文献   

3.
魏刚说自己是当年进入外企时年龄最小的一名外派员工,同时也是最早当上外国商社首席代表的人. 当年外企为年轻的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当身边的人只能凭想象了解外面的世界时,他就拥有了走出国门大开眼界的机会."外企给了我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拥有了深厚的人生阅历."魏刚对<中国新时代>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1期一线《孙伊萍:非攻蒙牛》读书的时候,管理学有一门叫企业文化,我当时觉得讲得特别虚,都是学术界总结出来形而上的东西。工作之后,经历了外企、民企以及国企不同的职场,我经常感叹企业文化是潜移默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是大多数员工有所共识的一种潜规则。每个形态组织、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公司的文化都不一样,有的组织员工必须要听从指挥,不轻易做决策。而在某些企业里面,最低成本达到目的是第一位的。企业文化甚至能直接影响企业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蒙牛,曾经的3倍平均行业增长率对赌协  相似文献   

5.
员工绩效评估是企业组织激励员工的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本文共研究了六家不同企业(中国企业和美资企业各三家)的员工绩效评估实践。调查显示,这两类企业在员工绩效评估方面存在着系统性差异。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如崇拜权威,对高权力距离的认可和集体主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这种差异。研究结果给管理者的启示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文化导向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广东的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参保率更是低得让人心寒。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为什么广大私企职工及外企员工却没有对企业主的行为诉诸法律?《广东:私企外企不“保险”》为你解剖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7.
在外企一直顺风顺水的叶明钦,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所谓"天花板"的存在."如果你说在外企的话就一定不能做到高层,就有玻璃顶,那也未必.IBM在我以前是老外作一把手,从我开始之后就是华人."  相似文献   

8.
在外企一直顺风顺水的叶明钦,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所谓“天花板”的存在。“如果你说在外企的话就一定不能做到高层,就有玻璃顶,那也未必。IBM在我以前是老外作一把手,从我开始之后就是华人。”明钦  相似文献   

9.
我本人有近20年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验。我将20年前的外企称为“老式外企”,因为当时大多数外企进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都没能实现本土化。当时的外企基本上没有实现本土化的可能性。因为当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中国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熏陶,无法理解市场是怎么一回事。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与外国人很难沟通。  相似文献   

10.
韦尔奇一直都在寻找最好的员工,他说:"我想提醒你们我观念中的领导艺术是什么。它只是跟人有关。只是要得到最优秀的员工。没有最好的运动员,你就不会有最好的体操队、排球队或橄榄球队。对于企业队伍也是如此。"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世界一流员工,所以它也是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  相似文献   

11.
外商投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有科技理论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而且还有企业精神的培训。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训,促使员工热爱企业,把自己的荣辱、利益、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多作贡献。这里介绍一下我国境内的外企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培训的几个事例,其他企业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训。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外企特别注重的。这关系员工对工作负荷和节奏的承受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于是,外企采取种种形式培养本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例如,中韩合资三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对新招聘的员工首先就是进  相似文献   

12.
现象     
96%外企工作超过40小时据最新一季的《中国翰德就业报告》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过长已经成为大多数行业中的普遍现象,96%的受调查企业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都超过40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准点就能下班,这在大多数外企员工眼中几乎是奢望。《中国翰德就业报告》调查的数据显示,能够做到坚守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只占受调查企业的4%。55%企业的工作时间尚在每周40-50小时的“可容忍程度”,而41%的受访者指出,他们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其中甚至有7%的人超  相似文献   

13.
以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从上到下都是执行型的,特别在中层,基本是强调执行。而且前些年,一些企业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中层没有自主性,高层领导对中层又往往以听话为评价好坏的标准,这就使得一些中层以听领导话、讨领导欢心为目的,不考虑自己在下边有没有威信,有什么意见。有些中层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上传下达,因为企业的一切是领导定的,领导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而对于本部门的员工,也是我让你怎么干,你就得怎么干。这样,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就大打折扣了。表面上看,这些中层管理者是在贯彻领导的意图,实际上他们是对领导意图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10,(4):16-16
相较于其他企业,外企为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留住人才激励员工,除了富有竞争力的工资之外,完善的福利计划也是外企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尽管每一个企业的员工待遇要根据具体企业的效益而定,但外企的国际身份,基本代表了其背后所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的大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牛励耘 《人力资源》2005,(13):53-55
加里·L·贝克斯通:员工是你最重要的资产 我们调查研究了美国3000多家公司,得出一个结论:企业拿出利润的10%投资于设备或者技术,得到的回报率是3.9%;同样的投资用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回报率是8.5%.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非常投入,会产生三个积极的效果:你会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更高的生产能力;更高的人力能力.我们对美国企业的一些员工作过调查,问他们对公司的哪些方面不满意,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离开?10个员工有9个员工说,他们缺少奖励.他们没说钱,也没有说需要一个更好的医疗保障计划;10个员工会有8个员工都会说我离开公司是因为缺少老板对我的赏识.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以德治厂,大胜靠德,大力营建企业文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者务必十分注意自己的德行修炼:你对工作应是什么态度,对员工应是什么态度,员工对工作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员工对你为什么是这种态度……老板,你应当注意和记住: 一、凡要求下属做到的,领导得必须率先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应当力求当全方位完美的榜样。二、下属有意见,不一定是坏事;领导者一到场就鸦雀无声,不一定是好事。"群言堂",能集思广义,"一言堂"  相似文献   

17.
员工观     
任真 《企业文明》2007,(11):45-47
什么叫员工观?如果套用一句曾经流行的哲学语言来说,那就是对待员工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地讲,员工观就是如何认识员工、评价员工、使用员工、对待员工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员工观不同,对员工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与评价就不同,对待员工的情感、态度与方法就不同,进而在经营管理、改革开放中的政策与措施就不同,最终企业的前途与命运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纪事     
“我斗不过只说不办的这些人”甘肃省成县一村民来信:去年7月村主任找到我,说要占我家偏房地基,作为黑池龙王庙址,用远处闲地兑换。我没有答应,因为我的宅基地是经过县政府确权发证,是受国法保护的。但村主任说,不换就硬拆。7月23日,主任上房带头拆,各神会会头齐动手,不管我的阻拦和我母亲的哭喊,一口气拆光。我拿着土地局发的使用证,找到土管所的人,他们非但不制止,反说原图不准。还说,村委会是一级政府,拆了就拆了,你告去,到国务院告去。我找到镇长,镇长说,土管所的意见就能代表镇上意见。我找律师写诉状,法院说需要村里和镇里先有个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我作为浙江省质量和市场考察团的一员,赴美进行了为期17天的考察,参观、拜访了美国著名的UL认证机构和GFE等著名的企业集团,从而对美国社会的质量意识和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强国,商品经济发达,这种发达也表现在社会的质量意识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一般的企业员工,对保证产品质量都表现出一种毫无疑虑的坚决,认为是员工劳动和企业组织生产的第一要求。对于员工,没有质量的劳动是无效的劳动;对于企业,质量品位越高盈利性越大是经营的一个主要努力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员工沟通是促进企业战略有效执行的基本前提;是员工保持团结向上心理状态的重要保证;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佳方式;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基业长青的重要条件。员工沟通是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相互发生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企业天然就存在的一种运行方式,从企业建立开始就有,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沟通"的企业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员工沟通"一般指企业与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