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权力是腐败的根源。此命题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公权与腐败的不解之缘;二是公权本身的变异性。在公权存在的条件下,腐败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条铁律。减少公权,不失为目前我国遏制腐败之首要选项。  相似文献   

2.
也谈“腐败的经济学原理”尊敬的樊纲先生:您好!您在《经济导刊》第2期发表的《腐败的经济学原理》一文使我深受启发。您认为解决腐败现象的根本出路就是削弱"公权","把更多的事交给个人与市场去做"。这无疑是正确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权"与腐败有某种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腐败经济学     
樊纲 《经济月刊》2000,(7):29-30
所谓腐败,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若是利用“公权”谋公利,那是理所应当的;若是以“私权”谋私利,不说是天经地义,也是合理合法的;若是以私权谋公利,通常称为“大公无私”,经济学上称为“利他主义”,需要提倡;只有以公权谋私利这件事,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是属于要加以“严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腐败经济学     
所谓腐败,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若是利用“公权”谋公利,那是理所应当的;若是以“私权”谋私利,不说是天经地义,也是合理合法的;若是以私权谋公利,通常称为“大公无私”,经济学上称为“利他主义”,需要提倡;只有以公权谋私利这件事,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是属于要加以“严打”的行为。 这种“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当然首先与“用人体制”相关。如果现实一点,即使不说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私的,也总得承认生活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有私心”的,一有机会就要以权谋私。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私权与公权的冲突事件不断出现,迫切要求政府在制度上作出回应.行政拆迁成为现阶段公权与私权的冲突问题的焦点和热点.本文研究了我国行政拆迁中德公权与私权,并指出了二者表现出的行政的不作为和过度干预两种冲突形式.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各地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农村集体土地内含的经济价值日趋升温,大量农用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牵动了各方利益矛盾,如粮食耕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集体农民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在这一现象中,政府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只有政府被赋予法定权力可以变动土地用途,而公共利益是当局推行土地征收的唯一合法目的,但截至目前,什么是公共利益及公共利益行使范围,宪法和法律都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因此,由政府滋生出的滥用公权、钱财腐败、官商连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影响政府公信力.探析我国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践行哪些措施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长志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47-148,173
由城市拆迁引发的公权与私权的对抗冲突,折射出我国多元社会飞速发展与民主制度的脱节.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规制无边界公权,维护合法私权,进而确立公权力与私权利平衡的机制,关系到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公民社会的理论框架正是基于破除公私对立的困境而提出的,是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腐败严重地阻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是硬道理,反腐败也是硬道理.鉴于腐败是一种经营活动,我们在考虑抑制腐败时不要总是从道义的角度去要求官员不腐败,希望通过官员自律来实现廉洁从政的目标,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官员的"经济人"属性,运用经济学的手段去防止官员腐败.  相似文献   

10.
私权的公权规制与公权的私权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经济范畴的产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根据现代社会产权的特点,产权范畴可以定义为,由社会认同的行为主体的经济权利.现代西方社会的产权结构,不是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两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公权对私权进行了大量规制,私权大量地介入公权的有机混合体.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定律"由秦晖教授提出,指历史上的税费改革,短期内使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无论其能否成立,但都把矛头指向农民税负过重问题。由于公权得不到有效限制,不但农民税负难以承受,商人税负同样过重。在强干弱枝政策下,即使朝廷想降低农商负担,也无济于事,地方财政不足以承担各种政务开支,加上腐败,农民负担是愈来愈重。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一定会减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腐败活动呈现不断蔓延的态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制度缺陷"为各种腐败活动提供了空间;二是体制转轨过程中过渡性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和不稳定性,诱发了政府官员的投机腐败动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行为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反洗钱工作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理论实质是在公权运行中运用和保护个人信息,既要确保公权运行中所采集、共享和处理的个人信息能被限制在公共领域,为公共利益所用,同时要配套以立法、控制和救济机制防止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信息被泄露和不当利用.本文通过全面解构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行为,运用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理论和立法原则,系统性地研究了在反洗钱工作中保护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反洗钱工作中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党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效果十分明显.然而,腐败行为仍然难以根治,原因何在? 一、腐败行为负隅顽抗的主观原因 当前腐败问题仍然较为严重,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为何腐败行为负隅顽抗,锐气挫伤不尽?跳蚤实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腐败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难题,它腐蚀机关、败坏风气、阻碍公平,所以腐败问题必须解决.世界各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腐败行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腐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尽管反腐倡廉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腐败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腐败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并且腐败金额数量巨大.同时腐败行为具有精心策划、隐蔽性强、风险成本较低等特点,管理者并不能很好的发现治理腐败行为.实践表明单纯的依靠立法制度来打击和制裁腐败行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忽视了行贿者本身的"经济人"特性,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并且相对于腐败行为的收益其处罚过轻.所以开始出现了用成本收益来和博弈论来分析腐败行为,根据腐败的原理,进而找到抑制腐败行为的机制,并且结合当前的相关政策,提出具有实效性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为根除腐败的肌瘤,保证公职人员的纯洁性,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祛除腐败赖以存在的病灶,本文拟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来探讨腐败问题,并为此构建克服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行为决策理论的腐败选择行为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对于面对损失具有风险偏好倾向的腐败者,虽然位卑权小时廉洁守法,升职后却可能走向腐败.而且,一个弹性的惩罚制度环境会增加行为人的违规价值预期,强化行为人逃避严惩的侥幸心理,加剧腐败行为蔓延.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优化监督环境,提高惩罚制度的执行力,是遏制腐败蔓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是交织在一起的,金融反腐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一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金融腐败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它建立在对稀缺资源配置权的基础之上.对"经济人"来说,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往往会根据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金融腐败的传染性非常强,会极大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具有链条化特征,容易沿着业务链条进行传染,扩大其危害性,扰乱市场秩序,最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分认识金融腐败的本质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使金融腐败的成本远超收益,是抑制金融腐败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19.
赵璨  杨德明  曹伟 《财经研究》2015,41(5):78-89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过度的控制权与残缺的行政权并存的特点.那么,国企高管特殊的权力配置结构是否会影响腐败行为呢?文章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用高管是否被曝出腐败行为和公款吃喝来度量高管腐败,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和行政权过大是诱发国企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行政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即一种权力的提高会强化另一种权力与腐败的正相关关系.不难得出,国企改革的“半市场化”特征及由此派生的国企高管权力配置结构是诱发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国有企业高管的行政级别,通过市场机制选聘、任免、监督和激励国企高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多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对于发达国家,腐败不利于经济增长;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一开始腐败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腐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三是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体制的完善,政府管制的减少,腐败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正面影响,目前处于倒U型的右半部分,即腐败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治理我国腐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