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0年发生的79起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样本,测度和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采用国外常用的事件研究方法,通过计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第一次公告日前后(-10,30)天等不同窗口期的AAR和CAR,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本文测度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从主并公司股权结构角度,通过分析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后短期市场反应的关系,本文发现了主并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的影响,从而为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6例最为接近市场收购行为的要约收购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贷款强度对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强度与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可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加强对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国有控制权转移、终极控制人变更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变更对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制权转移总体上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变更能够改善国有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控制权转移之后收购的资产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没有发现这种正向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是否变更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市场绩效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果,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投入导向型模型,考量我国30家人寿保险公司2002~2011年经营绩效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相对有效性与人寿保险公司规模成一定正相关关系,中外合资或外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有效性低于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有效性,我国寿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寿保险宏观管理政策有较强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10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购双方的文化异质对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影响显著正相关;收购公司的政府关联度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正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负相关;收购公司的公司规模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显著负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应加大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扶持力度,应当谨慎选择跨国并购的时机和目标公司,强化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效应,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我国控制权转移日益频繁,上市公司企图通过控制权转移更换不良经理层,解决资本市场的代理问题,以提高企业绩效。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究竟能否得到改善,哪些因素影响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我国控制权转移绩效的研究进行分析综述,以便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控制权转移绩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是针对证劵行业两大券商的并购进行的分析。本案中两家公司都被同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控制,本案的特殊性也正在此。从对相关时间段数据的分析和新闻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官方的公告中所述;再对收购溢价进行研究,分别从盈利能力和二级市场表现、市场周期和国有企业公司规模各方面对案例进行并购溢价方面的分析;最终通过事件分析方法考虑收购绩效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控制权转移前业绩、收购方性质对控制权转移绩效的影响。以1994—2007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从长期绩效来看,亏损公司控制权转移后,业绩明显上升;盈利公司被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明显下降,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没有明显变化。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的市场反应明显优于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A股和H/R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企业收购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A股市场的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面的,而H/R股的收购对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及公司内外部治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认为上市企业要慎重对待收购行为,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上市公司多次被收购这一现象,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企业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公司盈余管理提高了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被收购取得的短期绩效更好但长期绩效更差.(2)公司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会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市场反应之间的正向关系、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后长期绩效之间的反向关系.(3)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分析师跟踪程度越高,因而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丰富了目标公司特征的研究,同时对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市场中介监管条例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基本形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现实考察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设立了一系列守门人,从而构建了一个形式上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框架。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底被证券管制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初步考察和评价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制度的整体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对上市公司管制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各个制度环节———监事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并购重组是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的一大热点.杠杆收购由于其创新性的并购方式,强大的融资能力,成为近年来在我国并购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商业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杠杆收购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选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司杠杆收购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为:杠杆收购对短期的企业绩效有正向激励作用,但是对长期绩效积极影响不明显,企业总体绩效在杠杆收购第3年后下滑,同时归纳出我国目前杠杆收购融资模式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贷款、信托机构融资的方式,融资模式较为局限,现存资本市场条件及政策对杠杆收购绩效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15.
国外已有许多关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其基本结论是认为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没有提供各经营部门的详细数据,目前国内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还极少。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行为中收购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对其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主要考察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现金流入、流出对收购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主并公司在不同融资约束情况下对并购规模的选择情况,进而对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融资约束的主并公司会选择相对较小的并购规模,且其绩效也相对较差.但并购规模对并购绩效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该研究对上市公司并购时融资方案的选择,以及并购规模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聂鹂娴 《会计师》2023,(14):49-5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A股市场上市公司被举牌、陷入控制权争夺战的事件频繁发生。了解控制权争夺的动因有助于企业做好防范,避免失去控制权。选取A股市场老牌国有企业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争夺案为例进行研究,分阶段对整个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其控制权争夺的原因以及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是讨论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却并不多,这是我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选择从控制权转让的视角,采取我国证券市场1995-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协议收购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以证券基金为代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作用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协议收购交易期后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受到协议收购交易期效应的影响,使得机构持股与公司价值变动成反向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持股将对持股公司价值则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中收购方的动机以及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通过分析1997年到2003年间发生的307次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交易,本文发现收购方收购大量非流通股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当收购方在交易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时,转让价格相对于账面净资产的溢价较高。市场对股权协议转让有正面的反应,并且公司流通股的超额回报仅当收购方在交易后成为第一大股东时才存在。这说明市场认为只有具有控制权的收购方才能提高公司价值。收购方的控制总体上有利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及其流通股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